學前教育的政策,應如何走向?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2019年3月15日上午,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主辦的教育沙龍在新民空間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是“學前教育的政策發展”,多位兒童教育的專家、教育政策的學者、關注教育的媒體、一線教育工作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思考“學前教育”在當前教育土壤下的生長情況。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本次沙龍有幸邀請到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專家陳學鋒,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教授馮曉霞,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首都教育經濟研究院學校財務管理研究所所長袁連生,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曾曉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奕陽教育集團董事長張守禮,以及多位媒體記者、一線工作人員等,在這個春暖花開的三月,一同尋找“幼兒教育的春天在哪裡”。曾曉東老師擔任本次沙龍的主持人。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曾曉東老師

本次沙龍主要圍繞三個問題進行討論。

第一,我們是否應該保留民辦園?40年政策回顧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第二,財政投入“並軌”是否可行?“並軌”的方向是什麼?

第三,中央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如何對待地方供給方式的多樣性?

三位老師分別針對這三個主題進行主題發言,各位與會嘉賓分別進行了相關討論。

張守禮老師首先對40年來學前教育政策的改革歷程進行了梳理,並對新政進行了解讀;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奕陽教育集團董事長張守禮做了“40年來學前公共政策與行業發展”的主題發言,由此本次沙龍提出了第一問題。這是一個規範性問題,楊東平、馮曉霞、陳學鋒老師等從民辦園地位、政府治理、國際經驗等不同角度對此問題進行了討論,並關注了民辦普惠園管理政策的漏洞。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張守禮老師

儲朝暉老師以“幼兒教育政策進入新的更替期”為主題進行發言,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更替期”的重要意義,曾曉東老師、袁連生老師同時從財政的角度進一步對“更替期”進行了解讀,即財政投入“並軌”是否可行?“並軌”的方向是什麼?現有的財政投入政策,對民辦普惠園和公辦園實行“雙軌制”,指公辦、民辦普惠兩類學前教育機構適用不同的財政投入制度,包括預算方式、福利分配效率。而實際上,兩類幼兒園在所服務人群沒有什麼根本性差異。站在家庭的角度,入民辦普惠園,就意味著家庭相對的福利損失。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儲朝暉老師

地方政府在提供學前教育方面存在多樣性。按照法與制度經濟學的概念,中央政府擁有技術和整體信息優勢,可以擁有更多信息,提出高水平技術方案;地方政府擁有嵌入型信息優勢,可以提出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學前教育服務,用自己的方式,提出了央地事權劃分問題。地方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將公共服務置於優先位置,又如何平衡制度創新與統一行動之間的關係?從這個角度出發,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就“辦好學前教育的深圳探索

”主題,為大家介紹了深圳數年以來學前教育的改革,特別是如何實現公辦園、普惠園的平衡,並提出了近幾年深圳的學前教育規劃。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王水發局長

在問答環節,參會者對非戶籍人口的入園問題、普惠幼兒園建設、民辦園的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最後,曾曉東老師對本次沙龍進行總結,強調面對學前教育這一最低學段,卻包含最複雜公共政策的教育階段,對政策制定,一定要秉持著中立的態度和原則。

本次沙龍聚焦當前學前教育問題,從歷史政策演變到當下幼兒教育趨勢,彙集來自一線城市、城鄉地區以及眾多教育專業領域的觀點,甚至全球的視野,去展望21世紀學前教育發展的前景。從社會價值、財政力量和資本參與多個維度,貼地式的思考,什麼樣的方案是符幼兒教育的目標,與會者紛紛表示收穫很大。21教育研究院也將持續關注學前教育的動態。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從左至右:儲朝暉、馮曉霞、楊東平、袁連生、曾曉東、陳學鋒、張守禮

本次沙龍詳細內容將於近期呈現,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