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學前教育“卡脖子”之痛:幼兒園缺教師更缺編制

目前全國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為258萬人,缺額佔到總數的20%。幼兒園缺教師,中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園更缺教師,幼兒園缺教師的重要原因是缺編制。

李莎莎(化名)2011年從一所二本大學的舞蹈學專業畢業後,就回到貴州老家的大山裡,當起了一名山村幼兒園志願者。

開始的時候,李莎莎負責4個村子的孩子,這些孩子聚集在兩個教學點。李莎莎週一至週三在一個教學點上課,週四、週五在另一個教學點上課。

“兩個教學點之間走路大約要1個小時,這裡山路彎彎,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等到了教學點往往累得滿頭大汗。”她說。

李莎莎擔任的志願者,其實是一個半官方身份。當地為了緩解農村幼兒園嚴重的師資短缺,由縣政府統一考試招聘了一批大學生,與當地團委簽訂勞動合同,派往農村幼兒園任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莎莎並不是教師,尤其是她沒有教師編制。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近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的關於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指出,目前全國幼兒園專任教師尚缺52萬人,公辦園專任教師在編比例偏低,教師隊伍不穩定。

“現在在不少地區,房子蓋起來了,但缺教師,尤其缺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重要原因在於缺編制、待遇較低。”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時,常委會委員、學前教育專家龐麗娟認為,教師隊伍建設是學前教育的“卡脖子”問題。

李莎莎很喜歡她的孩子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月兩千多元的工資卻讓她的生活日益捉襟見肘,她時常在心底糾結要不要繼續堅守這份工作。

缺編制導致缺教師

陳寶生所作的報告指出,目前全國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為258萬人,按每班 “兩教一保”標準測算,尚缺52萬人。這意味著,缺額佔到了目前總數的20%。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審議這份報告時,白瑪赤林副委員長說:“我去看過一個村的幼兒園,沒老師,三十多個小孩由兩個家長輪流看,就是集中在一起中午做個飯,下午就回去了。”

幼兒園缺教師,中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園更缺教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今年8月發佈的《西部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案》報告也指出,農村地區幼兒園專任教師的缺口非常大。同時,流動性大的問題也加劇了這一缺口。農村幼兒園教師普遍面臨條件艱苦、福利待遇也較差、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等問題,存在著合格(優秀)教師“進不來”“留不住”的現象。

相關調查顯示,當前34.8%的農村幼兒教師希望變換工作,且65.2%的農村在職幼兒教師曾轉換過職業或崗位。

西部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質量同樣堪憂。當前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師資隊伍的補充主要由特崗計劃、免費師範生、定向培養、自主招聘等方式進行,教師素質有了普遍性提高。但這份報告也指出,西部地區相對中、東部地區來說,學前教育的起點還是較低,城鄉差異大,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夠高,沒有接受或沒有接受足夠的系統培訓。

幼兒園缺教師的重要原因是缺編制。“我們調查發現,農村貧困地區學前教師普遍存在沒有編制的情況,具有編制的幼兒園又大量的將農村貧困地區的優秀幼兒教師吸引走了,造成了農村貧困地區的教師隊伍長期不足,不穩定。”高友東委員在審議時說。

陳寶生在作報告時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國公辦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為97.2萬,事業編制總量55.6萬名,實有在編人數44.8萬人。一些地方公辦幼兒園編制核定不夠及時,還有一些地方一邊空編一邊使用編外教師,教師隊伍不穩定。

河北省某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地有5所公立幼兒園,其中2所位於市區、3所位於鄉鎮。全部二百多名教師中,在編的教師不足15%,3所鄉鎮公辦園的人數為0。

“最近兩年各學段的入學人數暴漲,本地小學又從幼兒園抽調走了幾十名有編制的教師,剩下的在編教師就更少了,而且幾乎都在40歲以上,退居管理或後勤崗位,已經不是一線教師了。”他說。

民辦園的教師編制更是稀缺。一項對山東省17地市學前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公辦幼兒園中具有事業編制的教師人數比例為17.65%,而民辦幼兒園低至3.38%。

沒編制教師工資少一半

編制對於幼兒園教師,為什麼這麼重要?

“有了編制,意味著有了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福利保障。”李莎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這道隱形的編制,造成了幼兒園教師的同工不同酬。龐麗娟委員在審議時介紹,有編的教師平均五六千元/月,沒編的教師才兩三千元/月。

“同崗不同酬的情況下,教師的心態不會平衡,就不可能在工作中表現出愛心和熱情。”邱勇委員說。

“在基層調研的座談會上,有的老師眼含熱淚和我們說,非在編教師每個月收入兩千多元,只有在編教師工資的一半,而且沒有‘五險一金’,做同樣的工作卻享受不到同樣的待遇。”杜玉波委員說。

一份對西部八省市三千多名農村公立幼兒園教師和幼教幹部的問卷調查顯示,有無編制與社會保障有非常重要的關係,94.15%有編制的農村公立幼兒園教師有“五險一金”,92.81% 的無編制的農村公立幼兒園教師沒有任何保障。

一個地區幾乎每年都會招聘幼兒園教師,但並不會每年都投放編制。

“投放編制最主要的方式是組織統一考試,並且根據工作年限、所獲獎勵等情況酌情加分,但這樣的統一考試是不定期的。”上述教育局工作人員說,“實際上編制是有額度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及時補充。”

龐麗娟委員認為,面對新形勢,亟需有個國家編制標準,指導各地可高於這個國家標準,但不能低於這個標準,以保障事業發展。

1987年,當時的勞動人事部、國家教委曾頒發了《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規定了班級規模、師幼比等,但對於教職工人員編制,則規定由編制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掌握。

龐麗娟說,這份標準因為沒有編制部門和財政部門參與,最主要是當時的形勢下不少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學前教育重要性、對它的公益普惠的屬性定位缺乏應有的認識,實際中未能很好執行、落實。

實現“同崗同職同待遇”

幼兒園缺編的問題正在得到緩解,一些地區作出了嘗試。

陳寶生作報告時指出,目前有19個省份出臺了公辦園教師編制標準,貴州省2018年在編幼兒教師數量比2010年增加了7倍,山東省2018年核增人員編制六千餘名。

他指出,要繼續推動地方結合實際出臺公辦園教職工編制標準,及時補充公辦園教職工,嚴禁有編不補、長期使用代課教師。

“有了編制,不僅能帶來物質上的收入提高,更是一種思想上的依靠,有的教師覺得‘有了編制就萬事大吉’,也許就不會離開幼教崗位了。”李莎莎說。

提高幼兒園教師待遇其實不必等待編制。龐麗娟委員建議,抓緊研究建立面向廣大公辦園非在編教師、公辦性質園非在編教師、普惠性民辦園教師的“同崗同職同待遇”制度,同待遇包括工資性收入、社保、培訓、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今年8月發佈的《西部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案》報告則建議,大膽創新幼教志願者管理體系和用人機制。這份報告建議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創新師資補充形式,本地中職幼師專業的畢業生和其他專業的大專畢業生,考試合格可聘為志願者,入職後為其繳納養老、醫療等保險。對於工作達到一定年限並通過考核的志願者,在公辦幼兒園招聘和公務員選聘時,優先錄用。

這需要對幼兒園加大投入,且將更多投入用於教師薪酬。

“近兩年各地對公辦園陸續出臺了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或生均財政撥款標準,但普遍偏低。據我們調研瞭解,有11個省份低於每生每年600元。加之嚴格控制的公辦園保教費收費標準普遍偏低,長期不能調整,普遍200元-500元/月。兩項相加起來,普遍的每生每月300元-600元不到,也就是生均成本的一半,造成幼兒園運轉困難,教師工資待遇得不到保障。”龐麗娟委員說。

對於普惠性民辦園的扶持力度,杜玉波委員認為也不夠。他介紹,調研中有的地方反映,一些民辦幼兒園轉成普惠園後,保育費以前收兩三千元,現在只能收幾百元,政府的補助又遠遠不能彌補差額。幼兒園為平衡收支,有的就降低了教師工資,好的教師就不一定能留得住了。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李敏誼向記者介紹,在學前教育比較發達的挪威,幼兒園辦學成本分擔中,中央政府約承擔50%,市政承擔約30%,剩下的20%由學費承擔。而在政府承擔的經費中,約80%用於生均經費和教師工資,20%用於幼兒園運營。

李敏誼認為,這給我國財政扶持普惠性幼兒園提供了啟示,“錢應該更多花在老師身上,而非硬件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