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真正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敢於“袖手旁觀”

現象

常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離園時家長找到教師問:“老師,我們家孩子今天有沒有大便呀?”這時教師臉上滿是自責,慚愧地說:“哎呀!我忘了帶記錄本,不好意思!我本子上記得可清楚呢。”

這種自責中包含了對工作沒到位的自責,對工作不細緻的自責。或許有些家長會諒解表示沒關係,也常常會有家長表面上不說什麼,但心裡早已暗暗責怪“這老師真缺乏責任心”、“工作不夠細心”。

幼兒園的工作瑣碎而繁雜,一個班有三十幾名幼兒,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需求,確實需要教師的細心和責任心。

但是,這所謂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呢?

大包大攬就是責任嗎?

事事周全就是責任嗎?

原來真正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敢於“袖手旁觀”

思考

01 責任有度

責任心是教師必須具有的職業道德,沒有責任心就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但是,曾幾何時,責任心似乎已經成為衡量教師工作優劣的唯一標準。

人們普遍認為,責任心越多越好。然而,幼兒教育真的是責任心越多越好,工作越細越好嗎?這真的需要幼教人好好思考。

教師攬責,越做越多

在家長的期待與社會輿論的共同作用下,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越發迷失自我。孩子病了是教師的責任,衣服髒了是教師的責任,進步小了是教師的責任,習慣沒有養成是教師的責任。

教師自己也會理所當然地將這些問題歸結在自己身上,於是工作越做越細、事情越做越多。

生活中,孩子的褲子塞不好,教師就蹲在廁所一個接一個地仔細幫孩子塞。

小肚皮不露出來當然孩子的健康就多了份保障,這成為領導和家長大力讚揚和鼓勵教師責任心的話題。

活動中材料準備得越來越豐富,孩子在活動中就越容易體驗到成功。

在這種細緻入微的呵護下,在教師精心準備的過程中,孩子表面上獲得了健康和成功,但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又有多少價值呢?

責任過多,就是溺愛

我們教育的目標是要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素質基礎。過多的幫助就是替代、過多的責任就是溺愛。

我們的責任是培養獨立的人,而不是一味的照顧與保護。

我們的責任是要觀察孩子的成長現狀、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和時間。看似悉心照料的背後其實是對孩子的意願與行為的擠壓和剝奪。

我們的責任是觀察孩子的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支持。盲目地給予是用過度的責任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

如果小班的寶寶能自己動手把褲子提起來,能試著學習塞褲子的方法,作為教師要在保證孩子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嘗試的機會,給予科學的方法、送上真誠的鼓勵、投以期待的目光,等待成長、支持成長才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真正讀懂教育、瞭解兒童的人會發現,強行幫助的背後是對兒童的不信任、不肯定、不支持,真心放手才是尊重。從簡單的幫助到內心的支持,從體力的付出到心力的賦予,體現著教育觀念的更迭。

教育需要把握好責任的尺度,從過去的過冷到現在的過熱都是對幼兒的不負責任和傷害,責任有度才是現代教育的追求。

02 成長之責

原來真正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敢於“袖手旁觀”

作為深愛孩子的教師和家長,我們常把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愛之深讓我們忽略了促進二字的含義。

確實,幼兒的成長需要我們去照料、去守護、去引導、去支持,但絕不是去替代。

把成長的責任還給孩子

每個人的成長必須經過自己的努力與實踐、探索與思考。在一次次的困難與挫折中領悟學習、在一次次的挑戰中獲得成長,在真實的生活中積累屬於他們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在實踐的做與玩中獲得知識和技巧,在親身感受中體驗苦與樂,這些都是成長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須把成長的責任還給兒童。

教師家長要擺正位置

作為成人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放平自己的心態,降低自己的期望,準備好足夠的耐心,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成長。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吸收方式和成長規律,當我們感覺教育乏力時也不要急於求成,或許孩子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學習。這需要我們耐心等待,提供足夠的養分和土壤,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不催促,不逼迫,不放棄,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教師需要做到陪伴中有尊重、溝通中有鼓勵、教育中有支持、關心中有共情,相信每個兒童都會像種子一樣,迸發出生命的激情與活力。

03 思維鬆綁

原來真正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敢於“袖手旁觀”

在戶外活動前,常聽見教師叮嚀小朋友:“今天外面颳大風,天氣特別寒冷,咱們自己檢查一下衣服,互相檢查一下鞋帶繫好了嗎?別忘了把帽子戴好。跑步時一定不能張著嘴呼吸,否則會喝風著涼……”在這些話語中我們讀出了教師對孩子的細緻關愛,用心守護孩子的健康。在教師的殷殷提醒下,孩子們做好檢查防護。

這種提示看似沒有任何的問題,甚至獲得了不少讚揚。

但是這樣的努力工作、強烈的責任心,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發現孩子上小學後,早晨灌滿水的水壺放學回來依然滴水未減。孩子的回答也是讓人大跌眼鏡:“我不渴”、“我忘了”、“我不會開這個新水壺”。

幼兒園辛辛苦苦培養的良好習慣,解決問題的能力瞬間崩塌。

根據季節變化調整衣物、根據需要飲水進餐、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這些都是幼兒園期間的具體教育目標。教師也會有專門的課程進行教育,甚至天天掛在嘴邊。那麼為什麼會效果甚微呢?

“思維包辦”大量存在

人的行為是由情緒和思維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並由一再重複的思想行為形成的,無論是行為還是習慣都與思維有著緊密的聯繫。

教師雖然不斷在研究與幼兒的互動方式,支持幼兒的學習,但是在生活中如何培養幼兒的思維習慣還缺少認識、沒有方法。教師與孩子們的互動中多扮演了提示者、告知者的角色。

在教師包辦行為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思維包辦”的行為還大量存在。天氣涼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天氣與自身的健康有什麼關係,具體做法有哪些……這些問題不是通過一節課就能夠讓幼兒習得,這種思維方式的形成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具體問題中通過教師不斷地引發幼兒主動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的。

而簡單的告知、直接的提醒看似對兒童呵護有加,實則是對幼兒思維的主宰。當思維停滯之時,幼兒的行為又怎能自主自如呢?

培養兒童敏銳的思維能力,遇到問題能夠理智思考,自己做出合理判斷,根據問題付諸行動,這才是教師真正要做的事情。

兒童獨立機會缺失

過多的責任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的機會,行為的幫助與思維的替代使孩子失去了更多主動學習、親身體驗、積極思考的機會。

這些機會的缺失導致經驗的不足、能力的侷限、思維的停滯。 在過多責任的裹挾下,在以愛為名的陪伴下,孩子不但不會成長,反而會形成懶惰的習慣、自卑的心理、怕事的性格、簡單的思維,當成人的責任傘一旦離開孩子的頭頂,孩子便會無法面對後繼的生活和學習。

不得不呼籲,責任有度、愛之有法、施之有理、育之有情,這才是一名專業教師帶給孩子智慧的愛與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