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號稱戰神小諸葛,連林彪都怕與之對壘,卻被罵徒有其名不配做人

林彪原名林祚大,字陽春,號毓蓉,是我國的十大開國元帥之一。拋開伙同他人抱團迫害黨內忠良等醜惡行徑不說,在抗戰期間,林彪也算是功勳卓越,從北伐戰爭到解放戰爭,參加革命之後林彪一直表現十分突出,還曾經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也是中央蘇區的開創者之一。

“常勝將軍”林彪傲人的軍事戰績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他漫長的軍事生涯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中,竟有兩場都敗給了同一個人,這也使得林彪對此人的軍事才能非常欽佩,也十分害怕在戰場上遇到此人。

這個人就是,白崇禧。


他號稱戰神小諸葛,連林彪都怕與之對壘,卻被罵徒有其名不配做人


白崇禧是軍閥新桂系代表人物,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被譽為“小諸葛”,與中華民國的首任副總統李宗仁一同合稱“李白”。

白崇禧在當時也是個風雲人物,他非常有打仗天賦,在國民黨中,也冠有常勝將軍的稱號。在北伐戰爭之中,白崇禧可以說是一位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在北伐前他致力兩廣統一,奠定了北伐的基礎,對促成北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他還有為外人稱道的本領是林彪都十分羨慕的,那就是過目不忘。因而仔細評比下來,他的能力可以說和林彪不分伯仲,甚至有在林彪之上的可能,因此他成為林彪的剋星也算名副其實了。


他號稱戰神小諸葛,連林彪都怕與之對壘,卻被罵徒有其名不配做人


林白二人的第一次交手是1946年的四平保衛戰,當時的白崇禧是國民黨軍方的總指揮,而林彪則為我軍的總指揮。因為身邊奸細的出賣,我軍行軍佈陣被國民黨軍隊幾近全數獲悉,林彪更是被白崇禧一路打到松花江邊,要不是蔣介石最後下令放棄追擊,林彪是否能走出戰場都未可知,更不要提成為開國元勳了。

第二次交手則是在1949年,恰臨解放前夕,林彪聽說白崇禧帶著四萬多人南逃,或許是帶著些許一雪前恥的心情,他率領13兵團49軍146師一路南下追擊,但是這一戰並未讓他佔到什麼好處。

儘管大部隊都在撤離,白崇禧也正處於逃跑的路上,但是還是輕易地滅掉了林彪遣來追打的1300名戰士,損失慘重的林彪自此之後不敢再小看白崇禧了。


他號稱戰神小諸葛,連林彪都怕與之對壘,卻被罵徒有其名不配做人


可就是這樣一位戰神卻被罵“徒有其名、不配做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傳聞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提出了建設新廣西口號,組建了“廣西建設研究會”,會址設在八桂廳,邀請了許多當時的省內外政要名人前來參加會議。會議之上,白崇禧開口便吹,言語之間,透露著將功勞均攬至自己和廣西將士的身上之意。

時任國民政府中央監察院監察委員的白鵬飛為人剛正,不為世俗所動,講話也是直來直往,對“商業互捧”向來不感冒。沒等白崇禧說完,他立即站起反駁道:

“廣西將士奮勇殺敵,乃全體將士之功,但戰功之獲得主要還依靠了其他力量(指新四軍)的牽制,何以獨貪天功,自欺欺人,在座諸公非聾非啞均有同感,唯不敢直言耳!健生(白崇禧字健生)你自吹自擂,獨貪天功,不配是個軍人,更不配是個廣西人。”言罷,拂袖離席而去。

白崇禧被嗆得面色鐵青,但事實俱在,又不便發作,只得忍氣吞聲。

他號稱戰神小諸葛,連林彪都怕與之對壘,卻被罵徒有其名不配做人

白鵬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