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滿大街的漢字,為何中國人看不懂?網友:沒辦法,只能靠猜


在日本街頭處處可見漢字,文物古蹟上的漢字,就更多了。滿大街的漢字,連在一起,你可能很多都看不懂

從我國隋唐時代開始,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

日語中至今保留近2000個漢字,出人意料的是,我們常用的銀行、電話、組織、政治、政府、支配、工業等漢字詞語,是從日本傳到中國的。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脫亞入歐,積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還有政治經濟法律,翻譯成日文時,就用了中文裡的漢字,賦予了這些漢字新的意義。

在日本旅遊的中國人,單個的字認識一些,但連在一起完全讀不懂。因為日語的邏輯和現代漢語不一樣,從語法上不能理解。

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草書衍生成平假名,把中文楷書的偏旁改成片假名。圖為洗手間,寫成了這樣,中國人只能靠猜測,去理解其含義。

現在日本教育的漢字,越來越少了,只有2006個。中文裡有多少個漢字呢?1994年版的新華字典收錄了8500個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