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主要原因並非外族統治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主要原因並非外族統治

熟悉歷史的同學都知道成吉思汗是我國曆史上一位相當著名的皇帝,他的出名並不是他治理的國家是多麼的繁榮,多麼的富裕,而是因為他打下的疆土可以到今天的歐洲地中海地區,可見當時我國的疆土是多麼的寬廣。可是,這麼強大的元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主要原因並非外族統治

1271年,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史稱元朝。1279年,蒙元大軍在廣東崖山攻滅南宋勢力,統一了全國,中國再度進入大一統時期,元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外來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不過,元朝在中國歷史舞臺上只留下了短暫的身影。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將徐達率25萬大軍直逼元朝京師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帶著自己的后妃、子女倉惶逃回蒙古草原,元朝就此滅亡。

元朝統治中國只有不到90年的時間。作為曾經擁有世界最大版圖的強大帝國,元朝為什麼會那麼快滅亡呢?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主要原因並非外族統治

很多人將元朝滅亡的原因歸結為外族統治,所以不斷受到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漢人反抗,最終導致元朝滅亡。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如果是外族統治的原因,那麼為什麼人數更少的清朝能統治中國長達276年,如果不是因為後來有外國列強入侵因素的話,清朝統治時間可能還會更長。所以,外族統治這一說法並不能成立。

其實,元朝之所以短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一個重要問題上搖擺不定,那就是到底是走哪條路線的問題。元朝的創立者忽必烈是個強有力的統治者,所以在他在位期間,元朝的政治形勢相對還算穩定。

忽必烈雖然是個蒙古人,但他對漢文化非常推崇。不過,忽必烈去世之後,元朝的蒙古統治者就在路線問題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一派堅持以蒙古為基礎的政策;另一派則是認為應該延續忽必烈的路線,以中國為基礎,採用儒家思想治理國家。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主要原因並非外族統治

這兩個派系的蒙古統治者從爭論不休,發展到了兵戎相見,互相殘殺。在忽必烈去世後到元順帝即位前,短短39年時間裡,元朝更換了九位皇帝。元朝政局的不穩定直接就導致了元朝總體實力的迅速衰落,後來全國各地農民起義軍呈現燎原之勢爆發,可是元朝的最高層統治階層還是在忙著內鬥。到了十四世紀中葉,曾經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已經變得不堪一擊了。

朱元璋在北伐元朝之前,先是在江南地區和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其他派系的農民起義軍打得頭破血流,最終朱元璋成功統一江南,然後才集結大軍開始北伐。有人可能會問,朱元璋這樣做難道不怕元朝坐收漁翁之利嗎?答案是真不怕。因為當時的元朝已弱到不值一提了,而且朱元璋在統一江南地區的同時,元朝內部的激烈鬥爭也仍然沒有停止。

所以,元朝之所以那麼快滅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統治階層內部的“豬隊友”實在是太多了!

大家是怎樣認為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主要原因並非外族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