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

第 873 份礼物

●●●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20世纪30年代,全球正经历着经济大萧条,当时正身处于中国川滇交界的约瑟夫·洛克先生,给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写信时提到:

“ 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地方,

人们对萧条一无所知;

没有人像机器那样为生存而工作,

因为没有艰难时代。”


作为西方纳西学之父的洛克先生于上世纪在川滇交界处进行几十年的考察,为后人研究纳西人(麽些)、摩梭人(麽梭)提供了积极丰富且珍贵的史料。在洛克先生的记叙中,提到了一种叫作“魔鬼舞蹈”的原始宗教仪式。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1931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

约瑟夫·洛克先生拍摄的纳西族东巴照片


有人认为原始宗教已消失,雍仲本教已被边缘化,不曾想,在一次走访拍摄中,我亲眼见证了“魔鬼舞蹈”以及红供这些原始宗教仪式。原始宗教竟是以另一种形式在这个川滇藏交界的绝世地域遗存着,究竟是怎样的残存呢?这还要从多年前的一次走访说起……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纳西族新年时

村民们在篝火边聚会舞蹈


●●●


初探川滇交界深处


五年前,为了拍摄东巴象形文字专题,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川滇交界的小村庄。我们一行乘着藏区神车从丽江机场出发,消失在扬起的沙尘中。经历了十几小时车——船——卡车的颠簸,终于抵达横断山脉深处的古村落。很难想象,现如今交通发达至此,仍旧需要这么辗转才能到达这里。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村子很小,似乎只有几十户人家。这里隶属于木里藏族自治州,如果没有熟悉这里的人领着,一般很难找到。一些村子当时不通水电,更没有手机信号,只能爬到山头高高举起手机,搜寻来自对面山头信号。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纳西族村落的日常生活


第二天清晨,我们一起去拜访老东巴。东巴,是纳西东巴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村庄内宗教事务的掌管人。这里没有寺庙,所有需要东巴主导进行占卜、治病、婚礼、丧葬等仪式。

我们到的时候,老东巴正在念经祈祷、煨桑——这是老东巴每日清晨都需要进行的仪式。坐下之后,老东巴请我喝酥油茶、吃糌粑,这些生活习惯和藏地极为相似,但与之前在安多或卫藏地区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是直接用手或者勺子把糌粑粉倒进嘴里吃。


东巴文化与藏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过去的千百年里,即便山高水远,交通不便,但文化之间的影响却从未停止过。在这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我熟悉的影子。老东巴甚至一眼看出了我是常年在藏区生活的人,他说我说话举止都与藏族相同。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东巴法器,鸟状物件或许与象雄时期琼鸟崇拜有着联系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这是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前佛教时期托迦

两侧有鸟状装饰图案


饭后,老东巴向我们展示了多本东巴象形文字经书,据老人说,他的祖父与村里另一位大东巴曾在20世纪初应永宁土司总管阿少云之邀,翻越加泽大山来到泸沽湖与洛克先生会面,事后洛克先生买下了他们的东巴经书,这些经书现被收藏在哈佛大学及欧美各大图书馆中。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东巴文经书


这样的反差让我有些恍惚,一方面,这里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几乎与世隔绝;另一方面,这里的文化与生活,因为洛克先生,而被带到遥远的西方世界。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纳西族村落的日常生活


我还记得当时村中有一位小伙主动来找我聊天,我很偶然地问他:你见过海吗?他说见过,手指着远处的山说:“我以前走了几天去了那边,在那山的后面有许多海,我第一次见到海就在那里。”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突然意识到他说的海是哪,那必定是亚丁的几大冰川湖泊。翻阅当年洛克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关于贡嘎日松贡布的文章,里面也提到了这些冰川湖泊。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松明灯边的东巴


离开前的那个夜晚,整个村庄一片漆黑,我靠着高原的天光,行走在村落内拜别东巴,鼻尖时刻萦绕着燃烧过的松枝的味道,这是每户人家用来照明而点的松明灯。没有城市夜晚的灯光闪耀,也没有车来车往的喧哗,只有头顶的星光与熟悉的松香,这里的夜晚真是让人心安。



那一次的拜访,这个小村子所保留的一切传统都让我念念不忘并开始着迷,在此后的3年间,我多次回到这里进行拍摄。在后来的探访中,我与村民们一起过节、祭山神水神、经历婚礼及葬礼,见证了他们更多面的生活常态,也窥见了这里仍旧保留的原始宗教仪式。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新年祭山神祈福


原始宗教(这里指原始本)到底是什么宗教?其实,原始本教就是整个青藏高原有人类的初期形成的一种对超自然力量及神灵崇拜的形态。涵盖了祭祀神灵(超自然力量 如雷电、水灾、风暴等)、降妖除魔(生病被认为是恶魔附身)、超度亡灵(认为灵魂需要引路才可去往天堂)、天文气象历算等各种没有成为系统化的仪式。

每个地区和部落都有区别,原始本里面有神(拉本)、龙(鲁本)与魔(都本)、妖(赞本),这里的神与魔都是人类,而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种妖魔,神是维护正义的人,而魔是发动战争、破坏安定与神作对的人,其实就相当于当今社会上,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杀害他人、损害他人利益的不法分子、恐怖分子。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村子里的祭水神仪式

在这其中有一种祭祀仪式称为红供,这种仪式是使用动物跳动的心脏及新鲜的血液献给神灵,当时的人们认为神灵喜欢这样的产物,所以一旦有什么祭祀仪式就大量屠宰牲畜来供奉。

那么在川滇交界的村落里,有着怎样的原始宗教遗存呢?


●●●

葬礼中原始本仪式的残留


在一次纳西族新年临近尾声之时,老东巴告诉我,村子里一位老人去世了,要举办一场葬礼。原本将要离开的我,选择留了下来。

葬礼一共举行了3、4天,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贯穿于整个仪式的祭祀舞蹈以及引导逝者灵魂通往天堂时的红供。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跳着祭祀舞蹈的东巴


还记得约瑟夫·洛克先生所提的魔鬼舞蹈吗?在葬礼的第一天,两位东巴戴着五福冠,披着衣袍,手持法器,在逝者的院子里跳了整整一天宗教祭祀舞蹈。这正是洛克先生书中所描述的“魔鬼舞蹈”。

逝者家里并没有用于葬礼的特殊摆设,家人们大多时候都是沉默的,用沉默来倾诉悲伤。院子里还有另外两位东巴在旁边手持东巴经念诵经文。在那一整天里面,东巴们两两一组,交换跳祭祀舞蹈、念经,一直到深夜。我从那里离开的时候是晚上11点多,祭祀舞蹈仍在继续。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东巴头戴帽子两侧有两根羽毛,推测与象雄时期

国王头戴的被称为“甲茹”的帽子有关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阿里古入江寺壁画象雄十八王之一:

具琉璃光甲茹之利木尔南喀王

相对于祭祀舞蹈,更让我震惊的是葬礼第二天举行的仪式。

太阳升起来之后,人们聚集在逝者家的田地里。在田地上,家人们用杂草与土堆起了一个小丘,小丘前面是一个木条凳,上面摆放了一些贡品,还有一个糌粑捏成的朵玛,其中一个别捏成了牛首的样子。在土丘的不远处,还有一头牛和两只羊。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超度仪式上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红供就开始了。四个壮汉抓着牛的四肢,村子里的屠夫手法精准地划开牛的肚皮,从牛身体里取出了心脏。心脏被取出来的时候,还是跳动着的。屠夫捧着牛心脏,将血挤在了牛首朵玛上,然后把心脏放在了旁边一个碗里。而那两只羊是直接被割开了脖子,将血倒入碗中放在祭台上。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我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田地旁边已经被取走心脏的牛,没挣扎一会儿就不再动弹了,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后来,这些用作红供的牛羊被逝者家人拿了回去进行处理,做成饭食,款待了村民们,以感谢众人的帮助。据说,如果有东巴去世,仪式会更大,红供的牛羊会更多。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祭祀仪式途中


这种原始本血腥的祭祀方式后来到了辛绕米沃创立雍仲本教的时期被改变,辛绕米沃劝说众人:我们讲究慈悲,可是动物们也有孩子和父母,杀了父母孩子怎么办?何况一家人牛羊本来就不多,有什么事就屠宰,那最后牛羊都不够杀,家人要怎么生活?(此段为孜珠丁真俄色仁波切接受采访时向我讲述)

在辛绕米沃的劝说下,人们渐渐不再继续这样的仪式,转而使用糌粑捏制动物形态的朵玛来替代红供。后来,我将自己在这里见到红供仪式的事情告诉了孜珠丁真俄色仁波切,并向仁波切询问,是否希望他们彻底改掉红供的习惯,丁真俄色师傅说:当然非常希望,但是一切还是由时间来安排吧!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神路图展开后,东巴们跳法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展开的神路图

在红供仪式进行完之后,两位东巴展开神路图,把它铺在土丘前。神路图是东巴绘制,在葬礼超度仪式上才会使用,宽度仅30厘米左右,展开长度有十几米。从头到尾,图卷上依次画着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东巴跳起祭祀舞蹈,一路从“地狱”跳到“天堂”,意味着要将逝者的灵魂从地狱一路引到天堂。


这样类似的超度仪式,我后来在2017年看到过完整而宏达的一场。那是外象雄中心孜珠寺举办的十二年一次的“极乐与地狱”法会。在雍仲本教中认为,对因果缺乏认识的灵魂容易在去世后迷失自己,当恶人被审判下地狱之后,会为他们举行超度仪式。超度是一种特别的力量,能够让灵魂警醒,明白前生已逝,来世可求,积极向前。

纳西族的这种仪式也是为去世的灵魂引路,把他们从痛苦的地狱中解脱出来,以便于他们能够顺利的通往天堂,不要在途中迷路。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神灵附身”的东巴


在运送逝者火葬的路上,东巴依旧在旁边跳着祭祀舞蹈,我注意到正在跳舞的东巴面上的表情有些怪。后来当我问到原因的时候,有位东巴告诉我说,当他们在跳舞的时候,是在与灵魂及神灵对话,当时是有特殊意识的。


东巴们的舞蹈依旧是从白天跳到晚上。那天晚上,一位东巴上了楼顶,在传统素白色的经幡上印盖经文,还分别用藏文和东巴文在上面写了经文,最后将经幡挂在了屋顶上。楼下院子里的一位东巴继续跳着祭祀舞蹈,楼顶经幡被夜风吹着,不知道上面书写的祈福,是否随风传达给了神灵。

夜深了,魔鬼舞蹈仍然在继续,回去的路上我反复回味着在纳西村落的生活及在这场仪式中亲眼见证的原始宗教仪式的影子。这种仪式本就是原始本的遗存,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雍仲本教及藏传佛教的影响。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东巴辛绕与敦巴辛绕其实就是雍仲本教创始人辛绕米沃,在纳西东巴的头戴五福冠中,中央位置神灵就是敦巴辛绕(东巴辛绕),只是发音上稍许的区别才造成了现在汉译文字上的区别。又如纳西(麽些)东巴教、摩梭人(麽梭)达巴教及普米人汉归教中不仅仅有敦巴辛绕及大鹏鸟(夏琼或琼),也有藏传佛教的神灵恰那多吉(金刚手菩萨)等,所以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形态就是原始宗教(原始本)、雍仲本教及藏传佛教的混合体,形成了现在纳西族特有的东巴文化。

最后我再次向逝者表示悼念,也感谢逝者家人理解抢救纳西东巴文化的重要性,并允许我拍摄作为研究及发表的资料。我想也许正是因为交通的闭塞,原始宗教的内容才不至于被完全抹灭。

千年前辛绕米沃已经对这样的仪式作了评判并改制,所以评判是否应该延续类似仪式这方面我们无需再去关注,我们该明白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形成并存在的一部分,也是研究人类学及宗教的活化石。不管以后这里原始宗教的影子会不会消失,它曾经的存在就值得去关注,只有深入的了解人类发展历程,我们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注:以上内容为摄影师实地进行田野调查后汇总,如有疑议及错误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



亲历者讲述:川滇交界深处的“魔鬼舞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