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這是來自喜馬拉雅的

第 873 份禮物

●●●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20世紀30年代,全球正經歷著經濟大蕭條,當時正身處於中國川滇交界的約瑟夫·洛克先生,給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寫信時提到:

“ 我現在生活的這個地方,

人們對蕭條一無所知;

沒有人像機器那樣為生存而工作,

因為沒有艱難時代。”


作為西方納西學之父的洛克先生於上世紀在川滇交界處進行幾十年的考察,為後人研究納西人(麼些)、摩梭人(麼梭)提供了積極豐富且珍貴的史料。在洛克先生的記敘中,提到了一種叫作“魔鬼舞蹈”的原始宗教儀式。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1931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的

約瑟夫·洛克先生拍攝的納西族東巴照片


有人認為原始宗教已消失,雍仲本教已被邊緣化,不曾想,在一次走訪拍攝中,我親眼見證了“魔鬼舞蹈”以及紅供這些原始宗教儀式。原始宗教竟是以另一種形式在這個川滇藏交界的絕世地域遺存著,究竟是怎樣的殘存呢?這還要從多年前的一次走訪說起……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納西族新年時

村民們在篝火邊聚會舞蹈


●●●


初探川滇交界深處


五年前,為了拍攝東巴象形文字專題,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川滇交界的小村莊。我們一行乘著藏區神車從麗江機場出發,消失在揚起的沙塵中。經歷了十幾小時車——船——卡車的顛簸,終於抵達橫斷山脈深處的古村落。很難想象,現如今交通發達至此,仍舊需要這麼輾轉才能到達這裡。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村子很小,似乎只有幾十戶人家。這裡隸屬於木裡藏族自治州,如果沒有熟悉這裡的人領著,一般很難找到。一些村子當時不通水電,更沒有手機信號,只能爬到山頭高高舉起手機,搜尋來自對面山頭信號。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納西族村落的日常生活


第二天清晨,我們一起去拜訪老東巴。東巴,是納西東巴文化的傳承者,也是村莊內宗教事務的掌管人。這裡沒有寺廟,所有需要東巴主導進行占卜、治病、婚禮、喪葬等儀式。

我們到的時候,老東巴正在唸經祈禱、煨桑——這是老東巴每日清晨都需要進行的儀式。坐下之後,老東巴請我喝酥油茶、吃糌粑,這些生活習慣和藏地極為相似,但與之前在安多或衛藏地區不同的是,這裡的人們是直接用手或者勺子把糌粑粉倒進嘴裡吃。


東巴文化與藏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在過去的千百年裡,即便山高水遠,交通不便,但文化之間的影響卻從未停止過。在這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我熟悉的影子。老東巴甚至一眼看出了我是常年在藏區生活的人,他說我說話舉止都與藏族相同。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東巴法器,鳥狀物件或許與象雄時期瓊鳥崇拜有著聯繫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這是在西藏阿里地區發現的前佛教時期託迦

兩側有鳥狀裝飾圖案


飯後,老東巴向我們展示了多本東巴象形文字經書,據老人說,他的祖父與村裡另一位大東巴曾在20世紀初應永寧土司總管阿少雲之邀,翻越加澤大山來到瀘沽湖與洛克先生會面,事後洛克先生買下了他們的東巴經書,這些經書現被收藏在哈佛大學及歐美各大圖書館中。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東巴文經書


這樣的反差讓我有些恍惚,一方面,這裡保留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幾乎與世隔絕;另一方面,這裡的文化與生活,因為洛克先生,而被帶到遙遠的西方世界。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納西族村落的日常生活


我還記得當時村中有一位小夥主動來找我聊天,我很偶然地問他:你見過海嗎?他說見過,手指著遠處的山說:“我以前走了幾天去了那邊,在那山的後面有許多海,我第一次見到海就在那裡。”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突然意識到他說的海是哪,那必定是亞丁的幾大冰川湖泊。翻閱當年洛克在《國家地理》雜誌發表關於貢嘎日松貢布的文章,裡面也提到了這些冰川湖泊。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松明燈邊的東巴


離開前的那個夜晚,整個村莊一片漆黑,我靠著高原的天光,行走在村落內拜別東巴,鼻尖時刻縈繞著燃燒過的松枝的味道,這是每戶人家用來照明而點的松明燈。沒有城市夜晚的燈光閃耀,也沒有車來車往的喧譁,只有頭頂的星光與熟悉的松香,這裡的夜晚真是讓人心安。



那一次的拜訪,這個小村子所保留的一切傳統都讓我念念不忘並開始著迷,在此後的3年間,我多次回到這裡進行拍攝。在後來的探訪中,我與村民們一起過節、祭山神水神、經歷婚禮及葬禮,見證了他們更多面的生活常態,也窺見了這裡仍舊保留的原始宗教儀式。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新年祭山神祈福


原始宗教(這裡指原始本)到底是什麼宗教?其實,原始本教就是整個青藏高原有人類的初期形成的一種對超自然力量及神靈崇拜的形態。涵蓋了祭祀神靈(超自然力量 如雷電、水災、風暴等)、降妖除魔(生病被認為是惡魔附身)、超度亡靈(認為靈魂需要引路才可去往天堂)、天文氣象歷算等各種沒有成為系統化的儀式。

每個地區和部落都有區別,原始本里面有神(拉本)、龍(魯本)與魔(都本)、妖(贊本),這裡的神與魔都是人類,而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種妖魔,神是維護正義的人,而魔是發動戰爭、破壞安定與神作對的人,其實就相當於當今社會上,那些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殺害他人、損害他人利益的不法分子、恐怖分子。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村子裡的祭水神儀式

在這其中有一種祭祀儀式稱為紅供,這種儀式是使用動物跳動的心臟及新鮮的血液獻給神靈,當時的人們認為神靈喜歡這樣的產物,所以一旦有什麼祭祀儀式就大量屠宰牲畜來供奉。

那麼在川滇交界的村落裡,有著怎樣的原始宗教遺存呢?


●●●

葬禮中原始本儀式的殘留


在一次納西族新年臨近尾聲之時,老東巴告訴我,村子裡一位老人去世了,要舉辦一場葬禮。原本將要離開的我,選擇留了下來。

葬禮一共舉行了3、4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貫穿於整個儀式的祭祀舞蹈以及引導逝者靈魂通往天堂時的紅供。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跳著祭祀舞蹈的東巴


還記得約瑟夫·洛克先生所提的魔鬼舞蹈嗎?在葬禮的第一天,兩位東巴戴著五福冠,披著衣袍,手持法器,在逝者的院子裡跳了整整一天宗教祭祀舞蹈。這正是洛克先生書中所描述的“魔鬼舞蹈”。

逝者家裡並沒有用於葬禮的特殊擺設,家人們大多時候都是沉默的,用沉默來傾訴悲傷。院子裡還有另外兩位東巴在旁邊手持東巴經唸誦經文。在那一整天裡面,東巴們兩兩一組,交換跳祭祀舞蹈、唸經,一直到深夜。我從那裡離開的時候是晚上11點多,祭祀舞蹈仍在繼續。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東巴頭戴帽子兩側有兩根羽毛,推測與象雄時期

國王頭戴的被稱為“甲茹”的帽子有關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阿里古入江寺壁畫象雄十八王之一:

具琉璃光甲茹之利木爾南喀王

相對於祭祀舞蹈,更讓我震驚的是葬禮第二天舉行的儀式。

太陽昇起來之後,人們聚集在逝者家的田地裡。在田地上,家人們用雜草與土堆起了一個小丘,小丘前面是一個木條凳,上面擺放了一些貢品,還有一個糌粑捏成的朵瑪,其中一個別捏成了牛首的樣子。在土丘的不遠處,還有一頭牛和兩隻羊。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超度儀式上


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紅供就開始了。四個壯漢抓著牛的四肢,村子裡的屠夫手法精準地劃開牛的肚皮,從牛身體裡取出了心臟。心臟被取出來的時候,還是跳動著的。屠夫捧著牛心臟,將血擠在了牛首朵瑪上,然後把心臟放在了旁邊一個碗裡。而那兩隻羊是直接被割開了脖子,將血倒入碗中放在祭臺上。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我在一旁看著這一切,田地旁邊已經被取走心臟的牛,沒掙扎一會兒就不再動彈了,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後來,這些用作紅供的牛羊被逝者家人拿了回去進行處理,做成飯食,款待了村民們,以感謝眾人的幫助。據說,如果有東巴去世,儀式會更大,紅供的牛羊會更多。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祭祀儀式途中


這種原始本血腥的祭祀方式後來到了辛繞米沃創立雍仲本教的時期被改變,辛繞米沃勸說眾人:我們講究慈悲,可是動物們也有孩子和父母,殺了父母孩子怎麼辦?何況一家人牛羊本來就不多,有什麼事就屠宰,那最後牛羊都不夠殺,家人要怎麼生活?(此段為孜珠丁真俄色仁波切接受採訪時向我講述)

在辛繞米沃的勸說下,人們漸漸不再繼續這樣的儀式,轉而使用糌粑捏製動物形態的朵瑪來替代紅供。後來,我將自己在這裡見到紅供儀式的事情告訴了孜珠丁真俄色仁波切,並向仁波切詢問,是否希望他們徹底改掉紅供的習慣,丁真俄色師傅說:當然非常希望,但是一切還是由時間來安排吧!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神路圖展開後,東巴們跳法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展開的神路圖

在紅供儀式進行完之後,兩位東巴展開神路圖,把它鋪在土丘前。神路圖是東巴繪製,在葬禮超度儀式上才會使用,寬度僅30釐米左右,展開長度有十幾米。從頭到尾,圖捲上依次畫著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東巴跳起祭祀舞蹈,一路從“地獄”跳到“天堂”,意味著要將逝者的靈魂從地獄一路引到天堂。


這樣類似的超度儀式,我後來在2017年看到過完整而宏達的一場。那是外象雄中心孜珠寺舉辦的十二年一次的“極樂與地獄”法會。在雍仲本教中認為,對因果缺乏認識的靈魂容易在去世後迷失自己,當惡人被審判下地獄之後,會為他們舉行超度儀式。超度是一種特別的力量,能夠讓靈魂警醒,明白前生已逝,來世可求,積極向前。

納西族的這種儀式也是為去世的靈魂引路,把他們從痛苦的地獄中解脫出來,以便於他們能夠順利的通往天堂,不要在途中迷路。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神靈附身”的東巴


在運送逝者火葬的路上,東巴依舊在旁邊跳著祭祀舞蹈,我注意到正在跳舞的東巴面上的表情有些怪。後來當我問到原因的時候,有位東巴告訴我說,當他們在跳舞的時候,是在與靈魂及神靈對話,當時是有特殊意識的。


東巴們的舞蹈依舊是從白天跳到晚上。那天晚上,一位東巴上了樓頂,在傳統素白色的經幡上印蓋經文,還分別用藏文和東巴文在上面寫了經文,最後將經幡掛在了屋頂上。樓下院子裡的一位東巴繼續跳著祭祀舞蹈,樓頂經幡被夜風吹著,不知道上面書寫的祈福,是否隨風傳達給了神靈。

夜深了,魔鬼舞蹈仍然在繼續,回去的路上我反覆回味著在納西村落的生活及在這場儀式中親眼見證的原始宗教儀式的影子。這種儀式本就是原始本的遺存,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雍仲本教及藏傳佛教的影響。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東巴辛繞與敦巴辛繞其實就是雍仲本教創始人辛繞米沃,在納西東巴的頭戴五福冠中,中央位置神靈就是敦巴辛繞(東巴辛繞),只是發音上稍許的區別才造成了現在漢譯文字上的區別。又如納西(麼些)東巴教、摩梭人(麼梭)達巴教及普米人漢歸教中不僅僅有敦巴辛繞及大鵬鳥(夏瓊或瓊),也有藏傳佛教的神靈恰那多吉(金剛手菩薩)等,所以我們現在所看見的形態就是原始宗教(原始本)、雍仲本教及藏傳佛教的混合體,形成了現在納西族特有的東巴文化。

最後我再次向逝者表示悼念,也感謝逝者家人理解搶救納西東巴文化的重要性,並允許我拍攝作為研究及發表的資料。我想也許正是因為交通的閉塞,原始宗教的內容才不至於被完全抹滅。

千年前辛繞米沃已經對這樣的儀式作了評判並改制,所以評判是否應該延續類似儀式這方面我們無需再去關注,我們該明白這是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上形成並存在的一部分,也是研究人類學及宗教的活化石。不管以後這裡原始宗教的影子會不會消失,它曾經的存在就值得去關注,只有深入的瞭解人類發展歷程,我們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注:以上內容為攝影師實地進行田野調查後彙總,如有疑議及錯誤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



親歷者講述:川滇交界深處的“魔鬼舞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