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四氣調神(春)

養生之四氣調神(春)

春意盎然

筆者前篇說到,古人認為,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之生,生萬物也。《黃帝內經》中這樣描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養生之四氣調神(春)

“春三月,此謂發陳”,“發陳”就是發源於過往,即春病多來源於冬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把冬季養生放在第一篇中講。

“天地俱生”,天為乾,乾為陽,地為坤,坤為陰,春之生髮,萬物皆醒,陰陽俱生。

“萬物以榮”,萬物初生長,欣欣向榮。

“夜臥早起”,可以晚睡,但務必早起,但是最晚不過子時。

“廣步於庭”,這句是說在家裡院子慢慢散步,當然,與時下的我們而言,年長者自然可以去公園遛彎,散步,但是對於青少年來說,晨跑會好一點。

“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為什麼要披髮呢,筆者前面反覆強調,春季養的是生,即為生髮之際,豈能束髮,切記散發而行,如此,腎精方能逐漸生髮。

養生之四氣調神(春)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春天,主生髮,萬物復甦,眾生心念生機,豈可動殺心啊,俗語說:春天折一枝花,秋天少收一個果。春意盎然,冰雪消融,四海生機勃勃,萬不可值此際鬱鬱寡歡,憂思重重。春之際,恰如人生之少年。少年之才,思慮開闊、腦洞大開、古靈精怪,切不可壓抑其、強迫其、更不能掠奪其,只可開導之、引導之、啟發之、獎勵之。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這便是應了春生之應,方著養生之道、順養生之規律。

“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中醫認為,春主肝,故而一旦逆行,則傷及肝臟。此傷雖不能一時察覺,但是到了夏天,由於春季沒有生髮得當,夏季則會火候不到,亦即心氣衰弱。

“奉長者少”,春生未能得償,自然給夏天可供生長的東西就太少了。

養生之四氣調神(春)

春天養生的要點:晚睡早起(最晚不宜過子時),活動不宜劇烈,時刻保持身心愉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