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1.2萬左右,組裝臺電腦+顯示器,主要玩遊戲為主,性能優先,同時喜歡光汙染,有哪些推薦?

肥康k


一:整體思路

在預算的大前提確定的情況下構思電腦主機的配置清單時,選取一個配件作為基準,其他配件根據不同需求或者特點進行自由搭配是一種效率比較高的辦法。由於發小的目標是一臺遊戲主機,所以能夠最為直接的帶來遊戲性能差異的硬件:顯卡,自然就成為了本次裝機配置清單中首先需要考慮的基準配件。

那麼接下來就要考慮怎樣通過顯卡來製造差異了,現在的顯卡市場兩巨頭:英偉達和AMD,各自陣營的產品線都十分豐富,不管你的需求為何,你都能在兩家公司低中高不同定位的產品線中找到符合要求的硬件。由於這次預算較為充足,所以我們直接跳過低端以及中端市場,直接思考一臺萬元遊戲電腦“應該”搭配一塊什麼顯卡。

首先英偉達部分自然就是去年全新發布的RTX20系顯卡了。

RTX系列顯卡FE版本經典的“煤氣灶”造型

全新20系顯卡採用圖靈架構,搭配可以實現實時光線追蹤功能的RT Core模塊以及實現更高效率抗鋸齒功能的Tensor Core模塊,實現了消費級顯卡對應技術從0到1的突破。英偉達也抓住機會,推出了從甜品級的RTX2060(3000元左右)到高端級的RTX2070(4000元左右)和RTX2080(5500元左右)以及旗艦級的RTX2080ti(10000元左右)和Titan RTX(20000元左右),迅速完成自家中高端產品的迭代升級併成功佔領市場。但由於新顯卡的架構或顯存問題,並不少見的花屏現象也成為了玩家們避之不及的問題。

全系都是“花花卡”,RTX用戶揮之不去的夢魘

至於AMD部分,最近一段時間AMD並沒有推出十分亮眼的新顯卡,原本的高端顯卡陣營只有早前的Vega56和Vega64,供貨狀況十分堪憂,並且顯卡本身功耗較高,與性能相近的對位競品英偉達GTX1070ti和GTX1080相比優勢並不明顯。而最新的RadeonⅦ性能雖然更進一步與GTX1080ti打的有來有回,但功耗表現比較過分,TDP功耗達到了300W(相比較RTX2080ti功耗為260W),這意味著需要花更多錢購置更大功率的電源,而比功耗更為過分的是這張卡的供貨狀況,已經基本處於“儘管買,買的到算我輸”的程度。但是拋開這些問題,其實RadeonⅦ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的,例如其採用了先進的7nm工藝,同時配備了高達16GB的海量顯存,AMD也有意在之後為這塊顯卡更新包括對光線追蹤的支持在內的專業級圖形顯卡驅動,或許這張卡以後會獲得巨大的性能提升也未可知。

不管怎樣RadeonⅦ的顏值還是在線的

儘管兩家的顯卡各有優劣,但在當下這個時間段,我們裝機的優先選項當然還是搭載了最新技術的英偉達RTX系列顯卡。其不僅有著相對於自家上代對位產品高達40%左右的絕對性能提升,同時對比AMD高端顯卡陣營又有著同樣價格下更高性能的性價比優勢。至於花屏問題,我覺得京東自營的售後還是值得廣大玩家群體信賴的

那麼再結合我們1萬元的預算,這次裝機的基準配置基本可以確定分為三個檔次。分別為:RTX2080(售價5500左右);RTX2070(售價4000元左右);RTX2060(售價3000元左右)。

確定了顯卡之後,就可以清晰明瞭的根據顯卡的性能表現以及剩餘預算物色其他合適的配件了。

<strong>

二:配置列表及選擇原因

1.RTX2080級別:

由於RTX2080顯卡的售價比較高昂,最普通的非公版一般也要5500元左右,所以如果在1w元預算的情況下上2080顯卡,那麼不可避免的要在cpu,內存,主板,固態等配件上縮減配置,才能將剩餘部分預算控制到5000元以內。這個時候矛盾就出現了:一般來說,顯卡雖然是所有配件中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帶來遊戲性能提升的配件,但同時,顯卡也是使用壽命最短和更新換代最快的配件。例如如果在2017年初花費8000元購買最新卡皇GTX1080ti,短短一年後,也就是在2018年下半年新一代卡皇RTX2080ti就已經正式上市了,不僅架構革新還搭載了香噴噴的光線追蹤和DLSS技術,比起前代的提升可不是一點半點。要知道,在顯卡方面不管是英偉達還是AMD,技術的迭代速度目前來說都是非常快的,比起每次更新換代性能提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牙膏廠英特爾來說那可都算是業界良心了。

在這種前提下,在思考整機配置時我的個人建議是,顯卡固然很重要,但最好還是不要超過整機預算的50%

cpu,內存和主板這些配件如果買到位了可以用個3年5年甚至更長時間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顯卡可能兩三年後就無法高幀率爽快運行最新的大作了,也就是說,花在顯卡上的錢越多,這臺電腦就越不“保值”。除非是每年都要花幾千上萬讓自己的電腦配置一直處於時代最前沿的發燒級玩家,普通玩家或者正常電腦用戶,在選擇配置時一定要反覆衡量精打細算之後再做決定。

扯得有點遠,回到配置上來,雖然RTX2080的價格高昂,但都已經是萬元級別預算了,其他配置儘管需要縮,但也不至於縮的太過分,雖然很勉強,但是努努力其實還是夠得到的。

下面介紹2080級別的第一套配置

2080顯卡配置方案1

選擇原因及評價:

  • 首先顯卡方面用了影馳的2080大將,這塊顯卡在2080陣營中並不能算用料豪華,頻率表現也比較普通,屬於入門級2080顯卡,之所以選這塊顯卡的原因一個是如果強上2080的話其實各方面預算都比較緊張,只能選擇價格相對低廉的顯卡;其次在我看來真的沒有必要花更多的錢買公版或者非公OC版,性能提升並不是特別明顯;最後就是這種入門級別的顯卡各個廠家的版本在性能上面其實也沒有太大區別,只要散熱規格合理,有完整的核心,可以裝英偉達官方驅動,那麼這塊顯卡就是值得購買的顯卡。而2080作為次頂級旗艦顯卡本身性能強悍,運行3A大作時可以穩定保持4k60fps,甚至在開啟光追之後都可以有較高的幀數表現,而運行主流網遊如守望先鋒、PUBG、魔獸世界等均可以有200fps以上的亮眼表現。

  • 顯卡確定之後來到CPU方面,由於預算有限,而且用戶要求不超頻,所以選擇了某寶上面的i7 8700散片加b360m迫擊炮主板套裝,這塊CPU為目前不能超頻的U裡規格最高的8700,遊戲性能出色,且價格相對較低。

  • 主板方面由於不超頻,所以沒有必要上高端的z370/z390級別,而在b360陣營裡微星的這塊迫擊炮主板性價比比較突出,主板用料紮實供電模塊也沒有縮水,簡單的說就是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一個沒有。這個套餐再加69元可以換購酷冷至尊T400i散熱器,雖然本身也就是百元級別的風冷,但是性能良好,給i7 8700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 內存方面選擇了威剛遊戲威龍2666Mhz的馬甲條,由於這裡的主板是不支持CPU和內存超頻的b360系列,內存頻率最高支持到2666Mhz,故在這裡沒有考慮更高頻率的內存,不過對於英特爾的CPU來說,內存對於遊戲性能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如果想更省錢的話,上兩條2400Mhz的萬紫千紅普條也是可以的。

  • 固態方面選擇了英特爾的760p512G,讀3200Mb/s寫1600Mb/s的速度雖不拔尖但肯定夠用,同時512GB的容量用來做系統盤同時存幾款喜歡的3A大作也是再合適不過,這塊固態在各家評測中都有著較為穩定且符合這個價位的性能,現在又恰逢固態降價,所以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760p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至於機械硬盤方面這裡並沒有給出推薦,原因是發小對這臺電腦的要求只是用來玩遊戲,而機械硬盤由於讀取速度較慢並不是玩遊戲的最佳選擇,只有在需要存儲重要文件時才有必要上機械硬盤,故這裡不做推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後期想要擴展硬盤容量,在無重要文件儲存需求的情況下,仍然不推薦機械硬盤,而是優先選擇SATA通道的固態硬盤,因為此類硬盤價格較低,性能也很穩定。

  • 電源方面選擇了美商海盜船的650W全模組金牌認證電源。在這裡先教大家一個快速確定自己需要的電源瓦數的公式:

    (CPUtdp*1.25+GPUtdp)/0.8≤電源瓦數≤(CPUtdp*1.25+GPUtdp)/0.5』最後計算得出的就是我們需要的電源瓦數範圍,例如這裡我們用的i7 8700tdp為65W,2080顯卡tdp為225W,通過計算得出我們需要的電源瓦數介於382.8W與612.5W之間,所以這裡我們選擇650W的電源是比較合適的。同時,電源的金牌認證又保證了較高的電能質量,紋波和波動都很低,讓我們的電腦可以長期穩定運行。

  • 最後是機箱,因為發小不要燈,所以可以直接拒絕市面上80%的帶燈/側透的機箱了,剩下的要麼是10年前那種死板的商業機箱,要麼是主打靜音的厚重機箱,這裡包括下面所有的配置單均選擇了先馬的黑洞靜音箱,這款機箱評價較為不錯且價格也比較合適,故可以先作為我們的默認備選項。

2080級別第二套配置:

2080顯卡配置方案2

選擇原因及評價:

  • 這套配置的顯卡還是維持影馳2080大將不變,而是將CPU更換成了AMD的Ryzen5 2600x,其實同價位還有Ryzen7 2700,但在查閱媒體評測結果後發現,2600x的遊戲性能在中土世界2、古墓麗影暗影、GTA5、殺手6、全境封鎖、孤島驚魂5以及PUBG中均優於2700,雖然由於銳龍系列主頻較低以及遊戲多核優化較差等原因導致不管是2600x還是2700甚至是2700x,在上述遊戲中的表現甚至都還不如酷睿i5 8400,但是6核12線程的2600x依然能在遊戲之外的多核應用場景中佔有一席之地。

  • 同樣是由於預算有限,主板也沒有選擇高端的x470平臺而是選擇了性價比較高的b450,微星的b450m迫擊炮同樣由於做工精良供電可靠成為了我們在這個預算下可能的最好選擇。散熱方面由於AMD的板U套裝中cpu是盒裝,自帶散熱器,這也為我們省下了一筆不大不小的花銷。

  • 由於高頻內存對AMD平臺的遊戲性能提升較大,因此這裡即使預算不太充足也上了3000Mhz的金士頓的高頻駭客神條,以求在3000Mhz的頻率下獲得更好的性能。

  • 固態硬盤,機械硬盤和電源機箱等配件選擇的原因與第一套配置基本一致,故不再進行重複說明。

2080級別簡單總結:

如果說要對2080級別的兩套配置進行總結的話,最大的感想就是:

開關一關一開,錢沒了

RTX系列顯卡比想象中的還要貴,在前幾年萬元預算對於電腦來說其實是非常充裕的,這個預算下的電腦硬件也可以有非常高的組合自由度,奈何如今區區一張入門級的2080顯卡就要先去5500塊,無奈。所以從這兩套針對2080顯卡的配置清單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cpu等其他部件性能和顯卡並不匹配,使用時cpu性能可能成為瓶頸,而且在顯卡更新換代時,也會面臨剩餘部件性能跟不上時代的尷尬問題。因此在這個預算下強行上2080顯卡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也不是那麼難理解,首先2080已經坐穩了目前消費級顯卡二哥的位置,這個等級的顯卡過去不會,現在和將來也都不會放下身段去主打性價比;其次如果一件商品賣的再貴都有大批擁簇搶破頭的花錢去買,那麼我想誰都不能否認這是一件成功的商品。當然最後我們還是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預算有限的普通消費者,我們購買顯卡也好其他硬件也好,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夠用”,而不是去盲目的追逐市場賦予這件商品使用價值之外的附加價值

這個道理同樣也可以應用到生活中幾乎所有的購物場景中。

2.RTX2070級別:

來到2070級別,顯卡的預算也來到了4000元檔次,這對於一款追求遊戲性能的萬元主機來說比較合理:既不會因為顯卡價格過高使整機配置畸形,也不會因為顯卡價格過低導致遊戲性能低下。同時,6000元左右的其他硬件預算也代表了在這個檔次會出現更多針對不同硬件特點而制定的整機配置方案。

下面是2070級別的第一套配置:

2070顯卡配置方案1

選擇原因及評價:

  • 這套配置主打性能均衡,沒有亮點也沒有短板。

  • 配置中的顯卡使用了七彩虹iGame2070的OC版本,這個版本比普通的iGame版本核心頻率要稍微高上一些,表示這塊顯卡的性能比起普通2070也要稍微強上一些。RTX2070這塊顯卡和RTX2080同屬高端顯卡,性能強悍,在遊戲中的表現要略微優於上代GTX1080。這塊顯卡主打2K分辨率的流暢遊戲體驗,可以在2k/60fps下流暢運行3A大作,開啟光線追蹤後也有著不錯的幀率表現。同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主流的高端電競顯示器均為2k/144hz規格,而2070的性能不多不少剛剛好可以將開啟三極致的PUBG/開啟全特效的守望等主流電競遊戲運行在2k/144hz下,這簡直就是針對電競遊戲和電競外設特殊定製的顯卡,對此我只能說:

老黃的刀法,穩!

  • 在讚歎這塊顯卡的性能穩準狠的切中電競玩家需求痛點的同時,其相對較高的性價比也成為了我推薦這塊顯卡的理由。

  • 由於此次顯卡預算為4000檔,也就有了更多預算可以用在其他硬件上面。這一套配置中選擇了現階段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CPU,i7 8700k。這塊可以超頻的cpu主頻較高,同時也有著不錯的超頻能力。這塊cpu的遊戲性能在刺客信條起源、古墓麗影暗影、孤島驚魂5等遊戲中均有著超過第九代i5 9600k但略遜於第九代i7 9700k的亮眼表現。而與之匹配的散熱器選擇了百元性價比之王,九州風神的玄冰400。這款散熱器的唯一缺點就是拆裝不太方便,但是隻看散熱能力的話壓住8700k是沒有問題的。

  • 而在主板方面選擇了z370芯片組級別的技嘉UD3H。對於不刻意追求cpu性能的這套配置來說選擇次頂級的z370芯片組是綽綽有餘的,並且通過查閱主板供電天梯圖也可以發現其實這塊主板的供電還是很良心的,雙4相供電要強於微星的z370迫擊炮系列和戰斧系列。同時也保證了略微超頻的8700k在這塊主板上也可以有比較穩定的發揮。

  • 內存方面選擇了3000Mhz的金士頓駭客神條8g*2套條。其較高的內存頻率和一定的超頻能力保證了在一般的應用場景下內存的性能表現不會成為整臺主機的性能瓶頸。

  • 而固態方面由於這次預算較為充足,所以選擇了性能極為強勁的三星970 evo 512G版本。讀3400Mb/s寫2300Mb/s的性能基本可以完全滿足所有的日常使用需求。512G的容量也可以兼做系統盤和遊戲盤。有趣的是在本文寫作的過程中,三星上架了970evo的升級版970evo plus,讀寫能力更進一步達到了3500Mb/s和3300Mb/s,並且感人的是售價僅比970evo高上幾十塊錢,至於這其中的原因以後可以展開詳細說明,但可以肯定的是,970evo plus絕對是千元級別NVME協議固態的不二之選。因此實際的配置清單這裡需要進行相應改動。

  • 電源方面由於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這裡需要再次用上面的公式計算一下所需瓦數,這裡i7 8700K的tdp為95W,RTX2070的tdp為185W,經過計算得到安全的瓦數範圍為379.7W至607.5W之間,再不進行激烈超頻的情況下550W的金牌認證全模組電源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下面是2070級別第二套配置:

2070顯卡配置方案2

選擇原因及評價:

  • 這套配置主打強悍的cpu性能,可以保證幾年之內性能都在第一梯隊。同時用了入門版2070顯卡降低預算方便日後對顯卡和硬盤等硬件進行升級換代。

  • i7 9700k是目前英特爾陣營i7系列全方位性能最強的產品,其3.6Ghz的主頻、8核8線程的配置及強大的超頻能力保證了其可以應付從遊戲到剪輯基本上所有的應用環境,甚至在某些遊戲的應用場景下,這塊i7 9700k的表現甚至優於比它價格高出將近50%的大哥i9 9900k。為了能夠壓住9700k在所有可能出現的應用場景中發熱的問題,在這裡採用了各方面性能均十分優異的採融A3散熱器,在評測中,壓制默頻滿載的i9 9900k可以穩定保持在cpu核心溫度86°C左右,對於這個價位的散熱器來說效能是非常不錯的了,而對於發熱量更少些的9700k來說會更加遊刃有餘。

  • 為了發揮這塊9700k的實力,一塊z390級別且供電模塊良心的主板是必須的。在這裡我選擇了和微星z390戰斧搭配的板U套裝。這塊戰斧主板有著ATX大板的體型和8相供電,雖然具體配置和z390迫擊炮幾乎一致,但由於這次的散熱器體型較大,因此選擇較大的主板可以增加後期風道選擇的自由度和散熱能力。

  • 內存方面相對於第一套配置也做了較小的升級,選擇了3200Mhz的金士頓8g*2套條,保證內存性能不會成為電腦性能的瓶頸。

  • 電源方面由於9700k的官方tdp和8700k一致,均為95W,因此在不超頻的情況下使用額定550W的電源是可以的。如果有超頻的需求或者希望更換更強的顯卡的話推薦直接上650W的電源比較合適。

2070級別第三套配置:

2070顯卡配置方案3

選擇原因及評價:

這套配置為方案2的cpu減配版,鑑於9600k的性能也可以完美應對目前絕大多數遊戲,所以在不要求cpu擁有極限性能的情況下可以放心選擇這套配置。受益於此,我們可以發現這也是目前為止的配置清單中總價最接近1萬元的一套配置。

2070級別第四套配置:

2070顯卡配置方案4

選擇原因及評價:

  • 前面的配置幾乎都使用了英特爾的CPU,因此這套配置嘗試著使用了AMD的銳龍2代CPU,代表著AMD目前12nm工藝頂級性能的Ryzen 2700x。這塊CPU有著8核16線程的配置,因此應對一些需要多核能力的應用十分得心應手。但由於目前絕大多數的遊戲都對單核性能要求較高,因此單核性能較差的2700x在大部分遊戲中的表現都明顯不如單核能力普遍更強的英特爾陣營產品,在某些極端情況下2700x的遊戲性能表現甚至不及英特爾i5 8400。散熱器方面由於市場上AMD的板U套裝一般為盒裝CPU,自帶AMD專用的幽靈稜鏡散熱器,因此這裡不需要另外購置散熱器,這也為我們節省了一部分預算。

  • 為了完全發揮這塊cpu的實力,這裡選用了AMD陣營中最高端的x470級別芯片組主板,品牌則選擇了微星的Gaming plus,一塊同樣是沒有供電縮水等問題的優秀主板。

  • 內存方面由於AMD平臺比較依賴內存能力所以依舊採用金士頓3200Mhz駭客神條套條。

  • 電源方面則因為2700x的官方tdp為105W,略微高於8700k和9700k的95W,故在這裡選擇了額定650W的金牌認證電源以保證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

2070級別簡單總結:

如果對2070級別的配置進行總結的話可以發現,由於顯卡這一塊的預算少了將近1500塊,所以在選擇配置時能夠明顯感到自由了許多。在列舉出的四種配置中,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是第一套均衡無短板的配置和第2套有一定升級潛力的配置。這兩套配置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玩家對一臺萬元主機的遊戲性能預期,同時還有著一定的搭配自由度,在滿足基本的硬件組合要求的前提下,只要級別相差不太大(i3配z390或Ryzen3配x470之類),不同組合帶來的體驗也不會太大。

3.RTX2060級別:

最後來到了2060級別,由於這個級別的顯卡一般為3000元左右,所以這也給我們的配置組合帶來了更大的自由度。其實在我看來,如果不選擇那些售價將近4000元的頂級非公版顯卡,一臺萬元遊戲主機選擇RTX2060其實是有些不合理的。誠然,如果選擇3000元價位的顯卡,那麼剩下將近7000元都可以用來購買更高端的cpu和硬盤等硬件,但這難免有些脫離了組裝一臺遊戲主機的初衷,畢竟,一塊性能強悍的顯卡才是最能代表遊戲性能的硬件。那麼實際上配一配又如何呢?接下來會用一套實際的配置驗證萬元遊戲主機選擇2060顯卡的合理性。

2060級別的第一套配置:

2060顯卡配置方案1

選擇原因及評價:

  • 這套配置採用了“堆料王”索泰的高端非公2060OC版本,頻率要比普通非公版本高一些,同時也帶來了些許性能上的提升。正好藉此機會來說說2060這塊卡本身的性能。RTX2060相比上代GTX1066絕對性能提升達到了驚人的40%,直接跨級持平上代GTX1070ti,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性能提升也必然伴隨著售價的提升,同1070ti性能接近也就意味著2060的售價也同樣來到了3000元檔,這也是近年來甜品級顯卡起售價格最高的一次。同2080主打4k遊戲,2070主打2k遊戲一樣,2060的擅長領域為1k也就是1080p分辨率下的極致遊戲體驗。2060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以60fps完美運行3A大作,也可以在主流電競遊戲如守望先鋒/吃雞等遊戲中獲得上百幀的亮眼表現。但是,作為搭載最低規格光線追蹤能力和DLSS能力的甜品卡,其在開啟光線追蹤之後的遊戲體驗下降程度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同時由於DLSS現階段只能應用於4k分辨率模式,而2060顯然無法吃到這部分性能紅利,因此,如果是想要追求更高級別光線追蹤體驗的朋友,親親這邊的建議是直接加錢上旗艦顯卡呢

親親不用謝呢

  • CPU內存以及主板由於預算較為充足所以直接沿用了2070配置2中的硬件,固態硬盤也上了規格豪華性能強勁的三星970evo512G版本,當然同之前一樣現在應該換成970evo plus。

  • 由於2060的官方tdp為185W,同2070一致,因此電源方面如無超頻需求則繼續沿用550W電源即可。

下面是2060級別的第二套配置:

2060顯卡配置方案2

選擇原因及評價:

同第一套配置的思路相似,這套配置的CPU主板內存沿用了2070的第一套配置,也正因為此,在這裡有將近1500元的預算可以分配給硬盤。故在這裡選擇了存儲容量高達1TB的三星970evo,注意這裡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在這裡的存儲設備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組合,既可以有兩塊512GB的760p,又可以有一塊256GB的970evo做系統盤同時組合1TB的西數黑盤作為遊戲盤,預算充足下的組合是多種多樣的。

2060第三套配置清單如下:

2060顯卡配置方案3

選擇原因及評價:

思路和之前一樣,同樣是沿用了前面2070配置3的組合。關於2700x這塊cpu的遊戲性能前面已經做了足夠多的討論,具體如何取捨當然還是要看個人的需求及意願。這套配置的唯一區別是這裡推薦了一塊希捷的7200轉機械硬盤,關於HDD的選擇問題前文中簡略帶過,這裡稍微補充一點:之前提到重要數據需要存儲到機械硬盤中,原因是機械硬盤的數據可以恢復(只是成本較高,本人曾花費2400元人民幣修復過一塊原價300元的1TB機械硬盤),而固態硬盤不可以恢復數據。但是現在市場上誕生了一種新的SMR疊瓦式機械硬盤,這種硬盤的特點是數據不可恢復,且緩存較大(一般為256MB),但是很多以前的非疊瓦式高端機械硬盤也有大緩存,所以目前來說兩種硬盤比較難分辨。而且將來這種疊瓦式硬盤將會逐漸取代現在的非疊瓦式硬盤(沒錯,劣幣開始驅逐良幣了),所以:

最保險的數據保存方式並不是將重要數據存在機械硬盤裡,而是按時備份重要數據

2060級別簡單總結:

如果給2060的這三套配置做一個總結的話不難發現,這三套配置在某種程度上也出現了和2080配置類似的問題,也就是顯卡和其他硬件的配置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畸形”,這種情況以及帶來的可能後果前面已經提到,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其實是這次裝機配置選擇的方式方法問題,由於預算定為1萬,為了探究在這個預算的前提下三種顯卡各自的組合可能性強行加入了其實並不屬於這個預算級別的2080和2060級別,是有點本末倒置了。實際上比較合理的2080級別預算為1萬2至1萬4,相對的2060級別合理預算為7千至9千。如果說一定要在2080和2060這兩種裡選擇一種的話,我會更傾向於選擇2060,原因前面已經提到,顯卡的預算最好不要超過整機預算的50%。不負責任的說,即使是次旗艦級別的2080顯卡,一般來說兩三年之後也會被新一代甜品級顯卡性能反超,如果顯卡又是電腦所有配件中最先進最高級的配件,那也就是到時整機基本上已經全面淘汰了,這個時候的唯一選擇也就只剩換新電腦了(當然這裡只針對追求性能的遊戲玩家,在硬件性能遠超過辦公日用軟件需求的現在,普通用戶的電腦服役5至10年是沒有問題的)。而如果選擇2060,那麼如果顯卡被淘汰,由於cpu內存等配件更新換代速度慢性能提升小,屆時都還處於“很能打”的狀態,這個時候簡單的更換一張下世代的顯卡即可方便的完成配置升級了。

<strong>

三:配置優化及採購

發小的最後選擇是2070級別的第二套,也就是cpu性能較強的配置,原因就像我之前說的,性能強悍且便於日後進行顯卡的換代升級。在大體配置確定之後,為了避免出現機箱與散熱,顯卡,電源不匹配或是部分元件溢價過高等細節上的問題,以及優先選擇有活動或優惠的配件,接下來還要逐一對配件進行優化,尋找更合適的配件。下面附上原始配置和優化後的配置並進行說明:

原方案以及確定方案

選擇原因及評價:

  • cpu方面維持原有的i7 9700k不變,但是在逛淘寶的過程中,發現同樣是主板大廠的華擎有一張供電規格更加優秀的主板Z390 Phantom Gaming6,這塊主板有著高達10相的供電,比微星的戰斧還要多2相,同時主板上還配備了雙bios,散熱裝甲等配置,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這塊主板的減200券,全算下來就是1499-200=1299元,比戰斧的1399還要便宜,所以在這裡當然就放棄了原有的板U套裝,選擇了單獨購買cpu散片和主板的方式。

  • 既然提到了散片,那麼也在這裡稍微說一句散片和所謂“正品盒裝”的區別。散片顧名思義,就是像下圖這樣沒有包裝盒只有一個小透明塑料盒裝起來的cpu:

cpu散片,給人感覺好像是“山寨貨”或者是“二手貨”

  • 而實際上,不管是散片還是盒裝,都是官方正品。那麼為什麼會有散片和盒裝正品的區別呢?原因在於散片和盒裝走了不同的進口渠道,盒裝一般是直接面向零售,帶包裝盒甚至原裝散熱器運輸,價格較高,而散片則是面向企業大規模批發,不需要包裝盒所以價格也較便宜,而且由於cpu無法造假,也極難損壞,一般來說散片和正品盒裝使用起來是沒有差別的。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不是就無腦選擇相對更便宜的散片就可以呢?這裡我的建議是:

『對於想要購買不帶k的cpu或者帶k但是沒有超頻需求的用戶,只要確定不是二手貨,那麼選擇散片cpu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對於有超頻需求的用戶建議優先選擇盒裝的cpu』

  • 至於具體原因在這裡先不展開,之後有機會再詳細說明。由於發小沒有超頻需求所以這裡當然是選擇9700k散片。其實在採購時還出現了一些小插曲,由於這次裝電腦時正好趕上了英特爾cpu的漲價潮,全品類cpu除了i5 9400F外均有著兩三百元不等的漲價幅度,我先後問了兩家賣9700k散片的店家一個說沒貨,另一個說45天之後發貨...最後找到一家說可以加價80換盒裝,鑑於其他家盒裝普遍要比散片貴100以上,這裡無奈只能加價80上盒裝。

  • 散熱器方面確定採融A3i不變,還找到了一家店下單立減30,美滋滋。

  • 顯卡方面由於擔心花屏問題,儘量還是避免去天貓買更便宜的顯卡,而選擇去京東旗艦店買,雖然貴一點但是售後靠譜,就當是花錢買服務了。而原定的七彩虹iGame Ultra顯示沒貨,因此選擇了價位和性能都在同一水平線的影馳大將。

  • 內存方面放棄了駭客神條,選擇了性能一致但是價格稍低的威剛遊戲威龍3200Mhz馬甲條。

  • 硬盤方面沒有變化,依舊是選擇主打性價比的英特爾760p512G版本。

  • 電源方面放棄了海盜船rm550x,一方面原因是貼吧裡對這款電源的評價不是很好,出過幾次原因不明的故障事故,當然這肯定是個例,其他廠家也同樣會出問題。另一方面原因是鑑於以後有升級配置的需求,電源需要有一定餘量,同時為了應對瞬時過電壓問題保證電腦安全穩定運行,因此在這裡選擇了瓦數更高但是價格更低的EVGA650G+電源,由於同樣有著80plus金牌認證,價格上來說也達到了0.8元/瓦的合格電源標準,所以選擇這款電源也是比較合理的。

  • 機箱方面由於這次選擇靜音機箱,而風冷散熱器加靜音機箱的組合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機箱變成“悶罐”,也就是由於機箱內風道設置不合理,進出風口小,換氣效率低導致熱量排不出去,溫度越來越高,輕則出現過熱降頻影響性能,重則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出於這種考慮,在這裡放棄了原來的先馬黑洞,而選擇了做工,用料,體積和評價都更好一些的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同時機箱外形也比較低調內斂,符合發小的要求。

<strong>

最終配置簡單總結:

由於近期cpu漲價200元以及在京東購買顯卡價格普遍比淘寶貴200元,且近期電商無購物節等活動,所以即便是在採購中使用了共計250元的優惠券,最後的預算也來到了11000元左右,但是這套配置做到了在合理範圍內的性能最大化,價值和價格相匹配,作為本次裝機的最後確定配置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科機佬


你這個爆脾氣,還喜歡光汙染,這個就很好辦了,1.2萬預算,很好搞,因為價錢都有那麼多,那麼都有那些配置呢?我開電腦店的經驗告訴你:

CPU:i7 9700K 價格 3000範圍;

內存:金士頓32G 雙條16G 價格 1200範圍;

主板:華碩(ASUS)PRIME Z390-A 1800範圍;

顯卡:索泰(ZOTAC) GTX1070Ti 8GD5 3000範圍;

電源:長城6000DS 額定500W 260範圍;

硬盤:120金士頓固態硬盤+1T希捷機械硬盤 500範圍;

機箱:酷炫型 300範圍;

顯示器:27寸 三星曲面 1200範圍;

鍵盤:機械套裝300範圍;

以上價格都不需要到12000,但是通殺目前市面這些熱門的遊戲,而且只要你的網速夠3-5開完全沒問題;這個我今年開電腦實體店配過的一臺配置,性能槓槓的。


蚯蚓電腦


預算1.2萬左右組裝臺電腦+顯示器,主要玩遊戲為主,性能優先,同時喜歡光汙染,有哪些推薦?

追求性能建議選擇AMD的r7 2700X加NVIDIA的rtx2080顯卡。綜合性能是很不錯的。(看到已經有了Intel平臺了,在這來一套AMD平臺吧)


CPU: AMD 銳龍Ryzen7 R7 2700X 盒裝 搭 微星X470 GAMING PRO (CPU主板套裝)價格:3149元


內存: 十銓 夜鷹 DDR4 16G 8G*2 3200 RGB套裝 價格: 899元


顯卡: 耕升RTX2080 8G炫光OC 價格: 5499元


固態: 浦科特M9PeG 256G M.2接口2280 pcie NVME固態硬盤 價格:419元


機械硬盤: 西部數據 藍盤 2tb 機械硬盤 價格:379元


電源: 航嘉 MVP LAND K650 全模組額定650W 金牌主機電源 價格:529元


機箱: 航嘉魔影師 (3LED機箱風扇)價格:179元


顯示器: 優派 VX2758 27英寸 2K曲屏144hz顯示器 價格:1949元


共計:12982元


雖然Intel的U在單核性能上表現要好一些,但在同顯卡的情況下也就幾幀的差距,把省下的資金用在顯卡上更實在些。


希望胖子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祝你生活愉快!


胖子小小劍


板U套裝

i7 8700K+技嘉z390 ud 3199元

顯卡

索泰至尊RTX2070 3513元

SSD

三星PRO M.2 500GB 465元

電源

海盜船750W 669元

內存

芝奇幻光戟ddr4 3200 16G 850元

水冷

海盜船H100i 雙風扇 850元

機箱

航嘉MVP3 覺醒 299元

屏幕

三星C27F391FHC 27寸 1199元

總價:11900元


臣本布衣遊戲君


今天,不說具體配置,給你指個路子。

玩遊戲,n卡來一個,2開頭的顯卡一個,這硬傷,貴的就是好的。

cpu,i7 9開頭的來一個,哪個型號最新最便宜就買哪個,性價比高的,建議散的,要那破風扇有蛋用,還貴那麼幾百,省下來的錢買個燈多好?反正又造不了假。

散熱器,來個300元兒的發光的就可以了,要什麼自行車。

內存,rgb的16g來兩個,什麼品牌不品牌,能用能發光就行。性能差不了多少,別聽評測瞎逼逼,好像自己能感覺出來似的,還不是看軟件測,測半天還得看軟件臉色,哪個銷量高買哪個。

機箱,要這玩意幹蛋,1000塊買個耐克鞋盒當機箱,還送你一雙鞋。

顯示器 27寸的144的就可以啦,2500左右的就行了。

光汙染?50塊錢買倆燈泡掛鞋盒上,刺眼刺眼的。

折騰裝機。


倒騰蛋


光汙染沒有什麼好處,夜間玩遊戲,太亮!請參考下面的配置:

CPU+主板:AMD 銳龍Ryzen7 r7 2700 盒裝 搭 華碩 STRIX B450-F GAMING 八核主CPU主板套裝 \t\t¥ 2799.00

內存:威剛遊戲威龍DDR4 3000MHz 32G(8GB×2)×2臺式機電腦遊戲內存條\t\t¥ 669.00×2

固態:Intel/英特爾 760P 256G M.2 2280 PCIE NVME256G固態盤\t\t¥ 375.00

硬盤:WD/西部數據 WD20EZRZ 2T機械盤藍盤 臺式機電腦機械硬盤\t\t¥ 359.00

顯卡:索泰GeForceGTX1070Ti-8GD5麥克PA吃雞顯卡\t¥ ¥ 3099.00

顯示器:翔野27英寸144hz電競顯示器2K吃雞遊戲臺式液晶電腦顯示屏幕\t\t¥ 1299.00

電源:愛國者金牌電競600w額定通用650瓦臺式電腦主機電源全模組寬幅靜\t\t¥ 359.00

散熱器:九州風神大霜塔CPU散熱器rgb至尊版6熱管i5靜音amd散熱器CPU風扇\t¥ 219.00

鍵鼠:羅技MK275無線鍵鼠套裝鍵盤鼠標遊戲防水濺家用辦公商務電筆記本臺式電腦\t¥ 119.00

機箱:金河田機箱家悅7001B電腦主機箱臺式機箱電源套裝ATX遊戲辦公機箱\t¥ 119.00

金額合計:10085.00元,2019-3-20 , 天貓網價格。


斑斕虎zcy


這是我自己裝的一體水冷散熱電腦,按照1萬二的標準可以升級144赫茲的顯示器,可以升級RGB風扇和燈帶,如果用一體水冷的話價格預算要3000元。我的一體水冷散熱在吃雞全特效情況下顯卡溫度壓在43度左右,CPU溫度壓在60度以內。僅供參考!





TooyoungToosimp


顯示器覺得不合適可以換掉,因為本人對顯示器沒太多要求,也沒怎麼關注,本著夠用即可來買的。風扇前2後1也算是夠用,機箱看著不舒服換喜歡的就好了,我只是隨便選了一個便宜的。






嗶哩嗶哩bililibili


處理器i9 9900

華碩z370 gaming

散熱 九州風神堡壘360RGB水冷

芝奇幻光乾16G DDR4 3200頻率

電源 航嘉600w額定

機箱 迎廣303白色

顯卡 華碩猛禽STRIX 2070

固態1 INTEL 512G M.2

機械硬盤 希捷1TB

加裝愛國者R3 RGB風扇3個


曾今曾今Y


直接敗ROG吧,視覺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