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漢武帝初期,西漢已有了七十多年的歷史,此時的漢朝國富民強,京城裡的錢幣成億地累積,以至穿錢幣的繩子都腐朽而斷;太倉裡的糧食歷年増多,終至溢出糧倉,露天堆積,已經變得黴爛不能食用。可是,北方的匈奴仍然不斷騷擾漢朝邊境,令邊境的百姓朝不保夕。民不聊生。年輕的漢武帝雄心勃勃,打算反擊匈奴,捍衛自己的江山,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公元前139年,竇太皇太后離開人世,漢武帝立刻把朝中大權掌握在手任命易舅田蛉為丞相,韓安國為御史大夫。這時候,匈奴軍臣單于派人來大漢請求和親,漢武帝召集群臣商量此事。第一個發表看法的是將軍王恢,他說:“漢國匈奴和親,每次只有幾年的平和日子過,不如不答應他們,而派兵去反擊。”

這時,韓安國說:“在茫茫沙漠中作戰,我們不容易取勝。匈奴貪心而強悍,移動聚集比較迅速,假如我們到千里

之外去進攻,人馬一定很疲勞,如讓匈奴鈷了我們的空子,那後果就不堪設想。我看還是和親為好。

韓安國在平定楚七國之亂”時做過樑國將軍,後來又做北地都尉,對奴的內情比較熟惡,所以朝中許多人都費

同韓安國的和京政策。於是,漢武帝根據多數人的建議,給匈奴單于送去了一個漢家公主,讓漢與匈奴和親,繼續通商往來。


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第二年,雁門馬邑的富豪聶壹對王恢說:匈奴剛剛與漢和親,比較相信我們,我們可以引誘他們進入我們設好的

埋伏圈,一定會把他們打得大敗。”於是王恢把聶壹的計謀報告皇上,說:“陛下威震天下,四海之內都歸順您,可是,匈奴卻不斷侵略,沒有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怕您啊!我以為反擊匈奴為好。”

漢武帝召集眾臣上朝商議這件事,這時朝中已形成了兩派力量,一派是以王恢為首的主戰派,一派是以韓安國為首的和親派。

韓安國說:“當年高皇帝在白登被圍七天七夜,逃脫後卻花了黃金千斤,讓劉敬去甸奴和親。這是因為聖人以整個天下權衡事情,不依個人的恩怨而傷害天下的緣故,到現在我們已有五代人受益了。”

王恢聽了這番話,馬上反駁說:“高皇帝從事戰爭幾十年,其所以不報白登被圍”之仇。不是力量不夠,而是要體養生息。應天下人的願望。現在邊境受到侵略,兵卒傷亡很多,道上運送的棺材比比皆是,這令人痛心不已。我說還是應該反擊匈奴,給他個下馬威。”


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王快最後說:匈奴只可威服不可仁和。現在以中國的強盛,用萬倍的人力物力

去擊敗匈奴,沒有不成功的。

漢武帝早就被匈奴的猖狂所激怒,現在又聽了王恢主張反擊匈奴的理由,他說:“朕同單于和親,贈給他公主,還送了許多黃金、絲帛等厚禮。可是,匈奴卻忘恩負義,侵略邊境,殺朕的百姓。朕憐惜百姓,決定發兵反擊。”

一眾臣見漢武帝主張反擊匈奴,也就不再講什麼了。於是漢武帝聽從王恢的主張,調動精兵強將,積極準備伏擊匈奴單于。從此,漢武帝拉開了反擊匈奴的序幕。

盛夏季節,烈日炎炎。漢武帝命令韓安國為護軍將軍,李廣為驍騎將軍,公孫賀為輕車將軍,王恢為將屯將軍,李息為材官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埋伏在馬邑(今山西省朔縣)旁邊的山谷裡。與此同時,派聶壹去匈奴見單于。聶壹見到單于,對他說:“我能殺掉馬邑縣令,舉城投降您,財物全歸您了。”單于聽了大喜。雙方約定好日子,到時由聶壹開城迎接單于。

這一天,天氣異常悶熱,聶壹殺了幾個死囚,將人頭掛在城門口,幾個僑裝漢民的匈奴兵見了,連忙回去報告給單于:“馬邑官吏都已被殺,可以火速前去。”於是,單于率領十萬騎兵向馬邑進發。當單于行進到距馬邑還有百里路的地方時,發現草原上牛馬成群,卻不見一個放牧人。他很奇怪,於是,單于下令攻打附近的烽火亭,擒獲一個尉吏,嚇唬要殺了他,尉吏嚇得全部招了供。單于聽完尉吏的話,大吃一驚,急忙下令往回撤。單于撤退的消息傳來,漢將指揮士兵追擊,結果未能追上,只好罷兵回朝。“馬邑之謀”失敗了。可事後,漢武帝怒斥王恢,責間他為什麼會失敗。王恢說:“臣自知回來後一定會被殺頭,可是,單于中途變掛,臣知如追擊則寡不敵眾,如今平安帶回人馬,請陛下息怒。”於是,漢武帝將王恢交給廷尉處理。王恢以千金贈給丞相田蚡,希望能免一死。田蚧不敢上書漢武帝,就對太后說:“王恢提出“馬邑之謀”,如今失敗而被殺頭,是替匈奴報仇啊!”

太后將田蚡之言轉告給皇上,皇上說:“即使放跑了單于王恢也該追擊,哪怕去襲擊一下,也能安慰一下士大夫們。朕白白地調動了數十萬土兵。不殺王恢難以安撫天下。”這番話傳到王恢耳朵裡,他就在獄中自殺了。從此,匈奴更是不斷侵略邊疆,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漢武帝怒火中燒,決定大舉反擊匈奴。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大規模地侵略漢邊境,繫了許鄉漢民,所到之處無惡不作。漢武帝派出四萬人,分成四路出擊,分別由衛青、公孫賀、公孫款和李廣擔任統帥。結果,年輕的車騎將軍衛青第一次領兵出征,就大獲全勝,殺死匈奴兵七百多人,凱旋而歸。可是公孫賀卻毫無收穫;公孫賀不僅無獲,還損失士卒七千多人;李廣也被匈奴打得大敗,自已被俘虜,而又逃了出來。漢武帝責令延尉依法辦事,於是,公孫賀與李廣本當被殺頭,後來允許他們拿錢贖死罪而被貶為底人。由於衛青建立了功助,被漢武帝封為關內侯。


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衛青,字仲卿,他的母親衛氏是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家的女僕。後來,她與平陽縣令鄭季私通面生下了衛背。衛青稍稍長大一點,母親就把他送到了他的父親處,可是,父親的一家人誰也瞧不起這個私生子,鄭季就讓他做了個放羊娃。從此,不管是數九寒天,還是烈日炎炎,衛青每天起早摸黑,放牧羊群,常常忍飢挨凍。回到家裡,又是一個任人擺佈的小奴隸,常常是非打即罵,受盡了凌辱。可是,衛青卻頑強地活了下來,而且煉就了一種剛毅倔強的性格。幾年後,他回到了母親身邊,做了平陽公主的待從。不久,他的姐姐衛子夫被皇帝看中,成為皇帝的寵妃,衛青也到皇官旁當了差。後來,大長公主和陳皇后嫉妒衛子夫受皇上寵愛,而要加害於衛青,於是,衛青被投下監獄,幸虧被知交公孫敖救出。衛青大難不死,被皇上召為侍從。等到衛子夫被封為皇后,衛青也被升遷為太中大夫。衛青終於成為一個有膽有識的將才。

衛青首次領兵出征,獨當一面,勝利歸來,令漢武帝大為讚賞。第二年,邊境的形勢仍舊危急,匈奴實力並沒消減,他們再次大舉南下,攻破遼西,殺死了遼西太守,並且從遼西一直打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西南),把漢將韓安國打得大敗,殺了幾千人。不久,韓安國率兵駐守北平,幾個月後,就病死了。北疆告急的羽書送到京城,長安震驚。漢武帝又重新召回李廣,拜他為右北平太守,接下韓安國之職。甸奴見李廣又出了陣,恐懼地直嚷:“漢之飛將軍又來了”,於是逃之天天,幾年不敢靠近右北平。在這同時,衛青率領三萬漢騎兵出征,迎戰匈奴。李息從代地出兵,截擊匈奴後路。


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衛青認識到匈奴此時已是疲意不堪,漢軍必須速戰速決。於是他率領三萬精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敵

陣,手下士卒見將軍一馬當先,英勇無比,也勇氣倍增,與匈奴展開了殊死搏鬥。只聽得人喊馬嘶,刀劍戈矛的撞擊聲響成一片,眼見得甸奴兵一個個被殺下馬來。終於,匈奴軍隊要下幾千具屍體,逃了回去。漢軍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漢武帝決定乘勝追擊,就開始實施有計劃地向匈奴進攻的計劃。

靠近長安的河南(今內蒙古河套以南)一帶,水草肥美,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冒頓單于佔領了河南,使得幾十年來,匈奴一直在威脅著漢朝京都。於是,漢武帝決心先收復河南。

公元前127年,衛青率領四萬鐵騎,又踏上了征程。寒風凜冽,飛雪撲面。漢將士們聽到匈奴又在北方殺害千餘百姓,早已怒火中燒,磨拳擦掌。衛青和他的四萬鐵騎,繞到匈奴的後方,偷襲了河南通往北地的隘口高闕(今內蒙古杭旗後旗東北),掐斷了駐守河南的匈奴白羊、樓煩王的退路,使他們處於孤立無援的困境。這一仗打得匈奴大敗,衛青乘勝勇追窮寇 路挫敵,終於把匈奴趕出了河南。這一次戰略性的進攻,漢軍消滅匈奴五千人,奪得牛羊百萬多頭。收復了河南,長安的安全有了保障。為了表彰衛青的赫赫戰功,漢武帝封衛青為長平侯,同時還封衛青的校尉蘇建為平陵依,張次公為岸頭侯。

漢武帝收回了河南,又採用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南設置了朔方郡,並招募十多萬老百姓修築朔方城,同時又修繕

當年蒙恬建立的要塞,鞏固了邊境防線。然面,匈奴失去了河南,並不甘心失敗,而是變本加厲地侵略。他們攻入代郡,殺死太守藝友,他們兵分三路,每路三萬人分別入侵代群、定襄、上郡;匈奴右賢王還多次襲擊朔方城。匈奴如此頻繁地侵擾,殺死走老百姓達萬人以上。因此,漢武帝不得不下決心追殲匈奴。

公元前124年,衛青與另六位將軍統帥十多萬人馬,大舉進入匈奴境內。當時,匈奴右賢王正沉浸在一片歌舞昇平之中,幾大杯酒下肚,他已是飄飄然了。這時有人報告說漢軍已出了塞,匈奴卻認為,茫茫沙漠,路途遙遠,漢軍不敢深入。這時候,衛青率三萬騎兵由高闕出發,由西包圍過去;另外六位將軍從右北平出兵,東西同時出擊。漢軍急行軍六、七百里,在夜深人靜之時,悄悄地將匈奴右賢王團團圍住。右賢王喝得醉醵醱的,忽見漢軍從天而降,急忙領著幾百騎潰逃而去。衛青俘虜了右賢王手下將領十多人,男女一萬五千多人,以及牛羊幾百萬頭。衛青和他的土兵們又一次打了個大勝仗。漢武帝封衛青做大將軍。請將領全位於衛青之下。還封給衛青八千七百戶封邑,衛青的三個幼子也分別為列侯。

此後,大將軍衛青又多次出征追擊匈奴,屢立戰功。這時,又有一位年輕的票騎將軍霍去病脫穎而出,他是衛青的外甥,年紀才18歲。他第一次出征時,只率領八百鐵騎,遠離漢軍大部隊,孤軍奮戰,俘虜了匈奴的相國以及單于的叔祖父等至親,斬殺二千多匈奴兵,凱旋而歸。霍去病猶如一頭年輕的雄獅,令漢武帝大為激賞,於是,武帝封他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的春天,草原猶如一張無邊無際的綠地,這時,驃騎將軍去病正率領一萬騎兵,去遠征。轉戰六

天,霍去病打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縣東南)一千里,直到桌蘭山下。他殺掉了匈奴折蘭王、盧胡王,俘虜了渾邪王子和相國、都尉,消滅了八千九百多人,奪得體屠王的祭天金人。匈奴道到了一次致命的打擊。漢武帝封霍去病二千戶。同年夏天,去病與其他漢軍將領又一次俘虜匈奴5個王,一個王母和59個王子,迫使二千五百餘人投降漢朝,面且消滅了匈奴三萬零二百多人。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將才讚歎不己,於是又封他五千戶,而且連同霍去病手下有功的副將都被封了侯。這時,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寵受已是與大將軍等同了。


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匈奴單于屢般屢敗,已是日薄西山。單于惱恨渾邪王與休屠王白白丟掉了幾萬人,想召見他們而新其首。兩奴王

非常懼怕,就投降了漢朝。然而,兩王走到半路,休屠王有些後悔了,後來,渾邪王殺掉休屠王,合併了他的隊伍繼續投奔了漢朝。於是,漢武帝封渾邪王萬戶,封為漯陰,封其手下四人為列侯。從此,河西一帶被漢軍佔領了,匈漢此時元氣大傷。漢武帝在河西設立了武成郡與酒泉部。

可是,匈奴並沒有停止對漢邊境的騷找,單于的兵力以及左賢王的部隊還有較強的戰鬥力。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令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徵去病,各自率五萬騎兵,遠征漠北。去消滅單于和左賢王的主カ。結果。衛週上了單于的主力。所殺了一天一夜,漢軍越戰越勇,而匈奴支持不住終於四處潰散了。匈奴單于趁著天黑,雙方正在惡戰,便帶著數百名侍從逃跑了。漢軍押著戰俘、大批牛羊和糧食班師回朝。再說霍去病遠征二千多里,直殺入左賢王的軍中,俘虜了所有大大小小的匈奴王83人,消滅匈奴軍七萬多人,使得左賢王全軍覆沒。霍去病幹浄利落地打了個大勝仗,功績在衛青之上。從此,西漢消滅了匈奴的主力部隊,終於把匈奴趕到了大沙漠的北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匈奴誰也不敢再帶領軍隊到沙漠的南面來騷擾漢朝邊境了。


衛青霍去病功高蓋世,同族叔侄二人,化武帝利刃穩邊關退匈奴


漠北之戰,西漢反擊匈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衛青和霍去病都被皇帝封為大司馬,因而取代了漢朝太尉這一官職。漢武帝下詔,規定霍去病與大將軍衛青享有同等待遇。可是不幸的是霍去病兩年後就因病去世了。11年之後,衛青也離開了人世。

漢武帝一生的功業之一是對匈奴發動了十多次進攻,終於趕跑了匈奴,這是前無古人的,而這赫赫戰績是與衛青、霍去病分不開的。所以,漢武帝將這兩位功臣安葬在自己的陵園之中。如今漢武帝墓地---茂陵的東北角,有並排著的兩座基穴,就是這兩位將軍的長眠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