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首个中央集权政府?

秦朝是首个中央集权政府?

秦是首个中央集权政府,是他秦始皇

首次统一中国? 也许有人对我提出这个问题感到奇怪。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今报纸、书刊、电视台,尤其是一些历史教科书,都在宣染“秦始皇功大于过,称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行使中央集权的皇帝”。既然如此,我倒要争个明白,炎黄五帝三代到底算不算中央集权国家?

按他们逻辑,则“始皇”之前的天子帝王时期朝代国家,就不能算是中央集权国家,而是徒有虚名而无其实的空架子,什么酉长国之类,试问如此散沙空架子,没有中央集权,华夏五帝三王能统治先秦中华数千年?能使中国有九千六百多万平方公里故土?

已故的上海华师大历史系谢维扬教授,通过多年对夏商周历史社会情况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夏商周国家都是以拥有控制地方势力的中央权力为特征的国家。那种认为夏商周中央权力控制下的地方势力是一些独立的‘国家’看法,显然忽略了这一时期中王朝正统观念和王朝实体依存在。” 《中国早期国家

谢教授在为“中国早期国家” 作的定义是:

1. 谢老说:“早期国家拥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最高政治权力中心,或者称之为统治者或统治集团。”前之三皇五帝,后之夏商周三王皆是!

2.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修德振兵,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得其志。诸侯咸归轩辕,尊为天子!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史记》

3. 谢老又说:“早期国家拥有与其中央权力的实施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和政治机构。”五帝三王时期有否?有,在下就是证据!

4. 五帝中的帝喾时期有金木水火土五正,尧舜时期有大司徒舜,大司空禹,大司衡羿,大司农稷,大司理皋陶,水利矿业部长共工孔壬,鲧、禹、垂。

5. 燧人氏,天子有四佐,(都河)洛,明由晓升级(改革),必育受税俗(财政),成博受古诸(历史),陨丘受延嬉(婚姻)!

6. 伏羲六佐,金堤主化俗(改革),乌明主建福(民政),视默主灾恶(防灾),纪通主中稷(农业),仲起为海陸(国防),阳侯为江海(船运)。

7. 黄帝有七辅佐,以(九)州(选)举翼帝,凤后受金法(矿产兵器),天老受天禄(天文,财政),五圣受道级(交通,运输),知命受纠俗(政治经济改革),窥纪受变复(考古历史),地典受州络(国土局制图),力牧受准斥(法律,诉讼)。

8. 谢老认为:“早期国家所处的社会是社会分层髙度发展社会。”当时人分十等,工农兵学商皆有之!

9. 谢老还说:“早期国家有针对某个固定地域实行统治的概念,也就是说具有领土观念。

10. 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野,既有领空,还有领地!

11. 黄帝时九州,“东至于海,登及岱宗,(以曲阜为都),西至于崆峒,登鸡头,(以秦地为都)南至于江,登熊,湘。(以鄂及南郑濮阳,衡山为都)”

12. “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13. 当时世界名“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此比秦始皇地域小吗?

14. “商纣时,左东海,右㓍沙,前交趾,后幽都,普天之下,皆是王土!”

15. 谢老最后说:“早期国家有支持其合法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上立天子王国,下设诸侯方伯,这就是国家意识形态!

合法不合法,也有几百年!夏有431年,商有亦609年,两周共有754年!

由此看来,中国先秦早期国家与其后期国家无多大根本性区别,因此说“既有帝王,便有王权,王权便是国家的代表。否则算什么帝王。言什么“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効,”;“四海皆兄弟,万国尽诸侯。”;“君子大居正,王者大一统”?王者大一统,在今无人识!夏禹,商汤,周武为三王!

夏商周时期大小诸侯众多,成千上万。虽言“诸侯万国” ,天子为君,诸侯为臣,诸侯只是名义上的国。只是如前苏联,现美国的联邦制!

因为“天无二日,地无二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王之宾,莫非王臣”,桀为夏帝,汤为商王,纣为天子,昌为伯侯!

它必须从属中央权力的控制,看天子帝王眼色行事,若有反抗或不满,天子便可以下令其它诸侯对其进行征讨。汤被囚夏台三年,昌被纣羌里七年,一般来说,天子本人和中央天子政权军队不到万不得己是不会亲自征讨的。其最为明显的证据,就是尧帝五年,即在公元前2197年甲申年,对前西夏国君的惩罚,在先已有过警告。

天子国君,开国承家,以立皇威,建功立德,对诸侯有戒杀封爵赏罸之权,烹齐哀公,杀鲁魏公,天子行其权!成汤伐桀,武王伐纣,当然诸侯也有伐暴安良改朝换代之举!

即便炎黄时期,中华也是一统大国!

“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德,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血流如漂杵!”《绎史

“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闹独立),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冑不释。黄帝叹曰:夫君危于上,民安于下,主失其国,其臣再嫁,其病之由,非养寇耶,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抗衡,递震于师,于是(黄帝)遂建营垒,以灭

四帝!”《太平御览

“帝处中央,而政四国,时分八节,以纪农功。”《古微书

“昔者,黄帝之初,志求于化,爱民而不战,于是四帝共起而谋之,而黄帝克自悔稒,择兵称旅,以威不规,而后天下复定矣!”《路史

四帝为四国,也就是中央集权下的四大军区而已,连自治区都算不上!

史曰:“黄帝十岁便知神农之非”,神农之非何?这就是立有四帝,少昊帝的副手蚩尤,“子弄父兵”,由西向东横扫大半个中国,成为战神!

神农第八末世孙榆罔被迫迎战,结果大败,被赶出首都曲阜,逃至坂泉作新都,蚩尤则在曲阜自称炎帝。

后榆岡便请在新郑的有熊氏诸侯轩辕组成联军,结果还是大败,退至泰山脚下,仰天长叹!后因得到蚩尤西邻西王母的支持,才打败蚩尤,接着又收拾了榆岡,改由自己称帝,名为:黄帝,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五帝记》中,一开始就讲得清楚!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蚩尤是明目张胆地对抗中央集权政府,

“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

《史记》写得如此清楚,神农、黄帝都是中央集权的代表,怎么会是秦始皇为首个中央集权政府?,又怎么会是秦始皇首个统一中国?黄帝不是为防分裂,打的不是中国统一战争?

夏商时期及周之初期大小诸侯众多,因其多,故也易治。到后来春秋至战国时期,因天子疏于管理,诸侯遂强,军阀混战,百姓深受其殃,苦不堪言,中央集权,天子王位也受到了诸侯的挑战。乱之极,治之始,物极必反,最终导致秦扫六合,中国又一次得到改朝换代,重新得到统一。

尧时用舜,舜时用禹,桀时有成汤,文丁时有季历,商纣时有文王。现且不说三皇五帝,单说尧舜夏商周之帝王,有几个不是中央集权的代表?那些迷信“秦皇为中国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是第一个集权中央的帝王,秦代是中国最的早国家”等等谬言的人,都是不细看《史记》,而专迷信赵高、李斯之类爱吹捧的人!

宋代欧阳修也不同意秦为始皇,“传曰:君子大居正,王者大一统。王者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正论作。尧舜相传,三代相替,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大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之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分明之故也!及后世之乱,僭伪兴起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吴徐是也。有合天下,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国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千有二百十六年间,秦案得周而一统天下,其迹无异于禹汤,而论者黜之,甚可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