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非洲,為什麼尼日利亞倍受青睞?

出海非洲,為什麼尼日利亞倍受青睞?

在非洲的54個國家和地區中,最受到外來投資者關注的四個國家,是東非的肯尼亞、西非的尼日利亞、南非和北部埃及。其中,尼日利亞尤為突出。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年,尼日利亞僑匯收入為非洲第一、世界第六。尼日利亞投資促進委員會表示,今年1-7月其共獲得外來投資730.8億美元,涉及11個行業65個項目,包括採礦和採石業、建築業、製造業、運輸和儲存等。

近幾年,尼日利亞新經濟的發展也漸有起色,互聯網、科技創新、知識付費等成為尼日利亞創投圈炙手可熱的話題。 IBM、微軟、亞馬遜等各大西方企業都在非洲展開了數百億美元的數字基礎設施投資,其中尼日利亞是一個重要目標;華為、騰訊和阿里等國內巨頭,也在發掘尼日利亞市場。

創業基因(Startup Genome)發佈的《2017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指出,尼日利亞舊都拉各斯擁有非洲最有價值的創業生態系統,當地創業環境價值20億美元,在非洲城市中估值最高。尼日利亞科技初創企業對海外加速器項目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孵化器聯合創造中心(CcHub)最近兩年積極地與國外投資者合作,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加優厚的發展條件。

那麼,尼日利亞究竟靠哪些優勢,俘獲了海外創投者的“芳心”呢?

首先,是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

尼日利亞約有2億人口,是非洲大陸人口最多的國家,市場潛力巨大。谷歌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尼日利亞出生率為5.46%,近10年來,尼日利亞的年人口增長率一直在2.7%左右,而中國去年的人口增長率只有0.6%,印度也只有1.1%。人口的快速增長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充足的勞動力、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年輕化的人口結構是更可貴的資源。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表示,在非洲,未來20年,10-24歲的人口占比將超過30%。非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拉米尼·祖馬(Nkosazana Clarice Dlamini-Zuma)說,到2025年,全球1/4的25歲以下青年人將會是非洲人。

在龐大的人口基礎之上,尼日利亞的經濟表現在非洲國家間十分突出。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去年,尼日利亞的GDP達到了3758億美元,幾乎佔整個非洲54個國家GDP總和的六分之一。

尼日利亞自然資源豐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靠著發達的石油經濟,尼日利亞幾乎發展為半發達國家。而當今,過度依賴於石油經濟的傳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尼日利亞經濟的發展。也因此,尼日利亞急於尋找新的經濟發展機會,實現產業轉型,這又為投資者和創業者提供了新的機會。

另外,尼日利亞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有高速公路、跨海大橋、城市寬車道,也有很高的互聯網滲透率,並且城市地區的大部分年輕人都能使用智能手機。這使得尼日利亞區別於一些貧困的非洲國家,為新經濟時代的創投發展提供了比較優渥的土壤。

其次,是對外來投資的態度相對開放。

尼日利亞前任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Olusegun Obasanjo)在任期間,對外來投資持歡迎和積極的態度,並認為這是國家經濟的出路。

這種趨勢在現任總統穆罕穆杜·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上任以來,稍有退步。但自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開展以來,對非洲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尼日利亞也在主動尋求中國政府的援助,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投資者也比較友好。

今年9月,布哈里同幾十位非洲領導人一道,來到北京參加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承諾以600億美元的投資和貸款來支持非洲的發展,中國國有銀行也追加了6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貸款。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國有銀行和承包商幫助尼日利亞在首都阿布賈和卡杜納州首府之間建立了186公里的鐵路線,目前,在尼日利亞第一大城市拉各斯和北部城市卡諾之間的另一條鐵路也正在建設之中。中國土木工程建設公司還在為尼日利亞四大機場建設新的國際航站樓。

在互聯網領域、科技研發領域,包括基礎的製造業領域,尼日利亞政府也逐漸給出了較多的支持,而其科技初創企業對海外加速器項目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孵化器聯合創造中心(CcHub)最近兩年積極地與國外投資者合作。根據《2017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的數據,尼日利亞首拉各斯的創業環境價值20億美元,在非洲城市中估值最高。

此外,尼日利亞人民的一大特點是對付費電視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金融時報報道,非洲的付費電視市場到2021年的營收有望超過60億美元。中國公司四達時代(StarTimes)在非洲已經擁有超過1000萬訂戶。而美國的付費視頻網站Netflix已經覆蓋了非洲大陸的所有國家和地區。

非洲是一個充滿音樂和藝術的大陸,如果你走進尼日利亞的村落,你會發現即便是貧困的居民區,到了晚上也是載歌載舞。人們會用僅有的智能設備播放音樂,甚至還會購買音響並經常舉辦聚會。傳音手機在10年內成為“非洲之王”,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非洲人民對音樂的喜愛。

最後,也離不開相對穩定的政局。

非洲國家通常由多個部族組成,族群之間的矛盾、政府的腐敗、軍事武裝力量的割據,都會導致國內局勢的動盪。

尼日利亞的全稱是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1960年擺脫英國的殖民獲得獨立。從部族上來說,尼日利亞有250多個民族,最有影響的是豪薩-富拉尼、約魯巴、伊博三個部族;從宗教上來說,北方以穆斯林為主,南方以基督教為主,另外還有其他一些傳統宗教散落在各地。

在這樣的地緣政治下,南北方不同部族、不同宗教之間,持續不斷地針對具有巨大經濟價值的石油礦藏,以及國家統治權展開爭奪。

但現任總統布哈里具有強大的軍事背景,自2015年上任以來,他如競選時宣稱的一樣,大規模打擊貪腐,據說尼日利亞有數萬名官員被開除,每月為尼政府節省上千萬美元的行政開支,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民眾的支持。

該屆政府在打擊恐怖襲擊方面也做得不錯,“博科聖地”遭受重創,活動範圍不斷縮小。這些都使得尼日利亞整體形勢更加趨於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2月,尼日利亞將開展新一輪的總統大選,前副總統阿提庫·阿布巴卡爾將成為布哈里的主要競爭對手。雖然國內普遍認為布哈里將贏得大選並連任,但阿布巴卡爾宣稱準備通過開放石油部門和削減聯邦預算赤字,來啟動經濟並吸引外國投資者。

大選的臨近必然會引發一定程度的不穩定,這也是投資者和創業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不過,從長遠來看,不論選舉結果如何,時代都將要求尼日利亞對外來投資者表現出更加友好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