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 ▏幕後英雄

小小说 ▏幕后英雄

小小说 ▏幕后英雄

前年夏天的一個週末,我回到老家,祖父坐在大核桃樹下,戴著老花鏡看報紙,他突然問:你知道圖靈是誰?我告訴他,圖靈是英國人,數學家、邏輯學家,是現代人工智能之父……祖父聽不懂,他打斷我:我是問,他在打仗時候有啥貢獻?

圖靈痴迷於解碼,二戰時候,他被英國軍方招入,破解敵軍電碼。別人用算術解決問題,圖靈卻開發了一臺結構繁瑣、身軀龐大的解密機器,並打敗了全世界最強大的加密系統艾格瑪,圖靈的發明加速了二戰結束的時間,拯救了上千萬人的生命,併為後世的計算機發明提供了理論基礎,戰後,圖靈團隊的故事卻因涉密而“被”隱匿,直到很多年後,圖靈的最牛“聽風者”的傳奇才被公佈於眾。圖靈生前籍籍無名,多年之後卻成了二戰英雄……

祖父插嘴說:幕後英雄。

當日的蟬鳴很響亮。祖父坐在藤椅上,連續說了幾遍“幕後英雄”。祖父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坐的時候從來不疊二郎腿,身子會前傾,走起路背直而胸挺,闊步前行,似乎每一步都是尺子量出的長度。

祖父的黨齡很早,在解放前已經是地下黨。我們所知道的故事脈絡很簡單,來自於祖母在世時候的敘述:解放前,大約1946年左右的一個夏季,縣上的情報秘書帶領一隊警察進入到村莊來抓捕祖父,抓走之後,動了大刑,一個多月之後,才放了回來。但獄中發生了什麼,祖父沒有說過,祖母也不知道。祖母講的時候只會重複說:受罪太大了……

祖父曾是家裡的獨子,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經營著一個出售針頭線腦的小鋪子,偶爾還擔上貨擔走鄉串戶,是一個鄉間小有名氣的小爐匠,釘鞋補鍋、盤炕打牆,無一不精。但祖父卻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殺頭的事,曾祖父和祖父在這件事上爆發了劇烈的衝突,據說曾祖父一氣之下,擎起了一架結實的杌子,要把祖父拍在當場,祖父伸過頭去,叫砸下去,幸虧眾人拉開才了事。

那年祖父被抓的時候,距離曾祖父下世過去了三個年頭,所以老人的擔心當時已經顯得“多餘”,但曾祖母和祖母還是被驚嚇地不輕。之前她們知道這事很危險,卻未料到真會被官府勞師動眾來抓,因此差點哭斷了腸子。

祖父終於回來了。他的身上留了下一些受過罪的痕跡。包括雙肋下永久的兩處凹陷,另有多處已經結痂的傷口……祖母問,祖父不說,這個純樸老實的農村婦女只知道她的男人遭了折磨,其餘一概不清楚。

光陰匆忙來到今年,祖父去世已經兩年之久。今年春季,因為工作關係,我接觸到了一位和祖父年紀相仿的老共產黨員趙老。

趙老身體比祖父好得多,一頭鶴髮,精神矍鑠,他問我的籍貫,便問起了祖父,他說祖父去世的時候他是來過我們家的,只是我們未能注意到。

趙老說:你的祖父是個幕後英雄,他是搞情報和聯絡的,那年被抓進去,差點被槍決,但你祖父眼睛都不眨一下,最終等到了組織的救援。

趙老說:你知道嗎,那年我是被同時抓進去的。

那一年,因為上級要求在敵人內部發展黨員,有的同志過於樂觀,不分對象進行宣傳,才招致了那次大範圍的緝捕行動。

當時國民黨機要秘書張某對他們逐一進行審訊,意圖各個擊破。張某對抓來的十多個人分頭說:你不算是共產黨,是被蠱惑而已,如果你能把上面接頭的人招供出來,我保證你沒事!回到牢房之後,有人心裡就沒了底,開始動搖。祖父雖然被抓,但值得慶幸的是,藏在曾祖母壽棺裡的宣傳材料卻沒有被搜尋出來。雖然地下黨的宣傳方式一直以單線聯繫、個別發展的辦法推動,但祖父一直負責著和隴東地區地下黨同志及什字塬區各村同志的聯絡,所以掌握的保密信息最多。

隨著審訊的深入,敵人判斷出了此番抓獲的人員中的重點審訊對象,便向祖父、趙老幾人進行了“加餐”。

趙老記得,祖父是被修理得最嚴重的。祖父被上老虎凳的時候,他們幾乎能聽見骨頭被重物懸掛的咔嚓聲,祖父咬牙,沒有出聲,隨著轉頭的加重,祖父多次昏厥,又被用冷水潑醒……直到凌晨,祖父才被拖拉過來扔進了牢房,一起的人用自備的白酒給他沖洗了雙腿。祖父醒過之後,雖然腿部腫地像個小桶,但他忍痛不發聲,告誡大家不要透露任何消息,因為很快就會回家。

……

30多個日日夜夜,祖父受過的折磨雖然多於別人,但他未曾吐露一個字,致使警察對其是否是中共黨員都發生了懷疑。此時,事情發生了轉機,組織策劃營救奏效,最終十多人全部無罪釋放。

趙老說,無論解放前,還是解放後,祖父都是一個優秀的保密工作者,當年的保密和現在的保密有很大不同,雖然不像影視劇裡說的那麼玄,但危險係數大,是把頭別在褲腰帶上搞事業,需要隨時準備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去完成使命。

趙老說:你的祖父是個幕後英雄。

然後我想起了祖父問我圖靈的事情。我很不解,問趙老:他為什麼不給我們說他的經歷呢?他的經歷和他一起長眠地下,我覺得是一種遺憾和損失。

趙老說:可能保密工作做的久了,他本來就是沉默寡言的人,他看見你們過上了好的日子,這樣就夠了。

我又想起祖父問我圖靈時候的事情,他眯著眼躺在藤椅裡聽蟬聲,這樣的愜意來之不易。無論過去,還是將來,總有這樣的幕後英雄,承載著民族前行的榮光和使命,他們一生籍籍無名,卻依然勉力照亮歷史的長空。

(作者簡介:曹鵬偉,甘肅靈臺人,1982年生,公務員,小說、隨筆散見《飛天》《甘肅日報》《崆峒》等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