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青樓出身的弱美女,如何能變成上海錦江飯店的創始人?

一個青樓出身的弱女子,如何能成為上海錦江飯店的創始人?

民國時期雖然短暫,卻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同時可能也是諸多亂世之中,最為混亂的時期。新舊思想的碰撞,大小勢力的衝突,無數人在這亂世之中掙扎——這樣的世道令人令人望而卻步,卻又十分迷人。非亂世迷人,而是這個時期的人。

在上海市中心佔地3萬餘平方米的錦江飯店,就是誕生在這紛紛亂世。而賦予它傳奇生命的,是另一個傳奇的生命——董竹君。她1900年出生,13歲時因為家裡太苦,被送到了青樓,給家裡換去了300塊大洋。入了風塵,即使不染塵埃,也見慣了風月。她的歌聲帶給客人快樂,卻沒有帶走自己心裡的不安。

後來,她遇見了夏之時,一個非常愛她的進步青年。於是她不顧一切逃出魔窟,與之一同到了日本,結婚。15年後,她帶著四個女兒離開了夏家,經過幾年的痛苦煎熬,她開了錦江飯館和茶室,終於在上海有了一席之地。而錦江飯館和錦江茶室,正是錦江飯店的前身。

那麼一個青樓出身的弱女子,如何能夠成為上海錦江飯店的創始人呢?

是她出眾的外貌和甜美的嗓音嗎?曾經,父母因為她長得漂亮,勉力讓她讀書,以求將來能夠找到一個好丈夫,改變董家貧困的現狀——不過後來拉黃包車的父親生病,她也只好輟學。曾經,因為她長得標緻,嗓音甜美,喜歡她的客人很多,她在青樓的日子也比那些招不到客人的姑娘好很多。

但美貌在亂世,更多的是招來噩運,而不是幸運:因為她太美,追求者眾多,她的丈夫總疑心她紅杏出牆,聯繫起她那不堪回首的幾年時光,對她極盡侮辱。

不可否認,美貌給她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因為人在面對美的時候,總會心軟。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始終堅持自我,自立自強——在她終於有希望離開魔窟的時候,她不肯要夏之時一分錢,而是要了3個承諾:1,永遠不做小;2,去日本之後,要送她去讀書;3,若是回國,他負責家外事,她來管理家務事。

她很清楚,青樓出身的女子,即使嫁人也只能做小,也會被人看不起;她也很清楚,知識就是力量(後來她堅持送女兒們接受高等教育,證明了這一點)。她要求不做小,是在爭取自己與之平等的地位;要求讀書,是在爭取自強的條件;堅持自己管理家務,是爭取主動權——而她當時不過15歲左右。

她一直有一顆自立自強的心,只是被愛和母性包裹。在開飯館之前,她確實經歷了很多磨難,受了很多苦;可也正是因為她一一挺過了這些磨難,她才獲得了上海諸多人物的欣賞與欽佩,因此,錦江飯館開業的第一天,就是“開門紅”。飯館的飯菜確實不錯,但更重要的是,飯館的老闆是她,董竹君。

如今,佳人已逝,但上海錦江飯店依然閃耀著光輝,她的傳奇故事,依然會流傳下去,激勵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