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河源這一行業曾走在全國前列,產品遠銷海外!

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

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來臨之前,回溯河源有縣誌記載的明清時期的工業,不過僅幾座鐵礦、鉛礦、錫礦而已。松香是河源工業歷史中最悠久的一個產品,並逐步發展到長江以南各省。

“水力、特別是蒸氣力的利用,機器的應用,是從18世紀中葉起工業用來搖撼舊世界基礎的三個偉大的槓桿(恩格斯)”。從19世紀40年代起,在張之洞等人的推動下,中國開始嘗試發展工業,然而進程甚慢,但畢竟在融入世界大勢。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或說科技革命浪潮席捲歐美,各國紛紛進行工業化升級,其中以德國和美國最為積極,成果最為顯著。1866年,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出第一部大功率直流發電機,隨後,德國的電氣工業突飛猛進,車輛、電訊和照明等領域迅速實現電氣化。李鴻章訪問德國時看到這一切,他那顆停留在中世紀科技水平的心遭到了沉重打擊。他“師夷”“變法”,“以求洋法同、刊洋器為目立張本”。

到了20世紀初,剛從滿清的閉關鎖國政策走出來進入民國初年的中國,鼓吹“實為救國”。河源順應大勢,遲至1926年始設工廠,多生產消費類商品。河源使用機器的工業,亦由紡織業始。

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

河源坐渡輪的人。大約攝於1930-1950年6月期間。 (原圖現藏美國南加州大學圖書館)

河源開採礦山為工業提供原料

明清時,惠州府內如河源、永安(紫金)、龍川等地,多有銀礦、鐵礦,且又處在“官府號令不及”的“三不管”地帶,則多有從外地湧入的流民、礦工“倡亂”,經年不息,多由明、清政府派軍隊前來平定,並影響了河源各地的經濟社會。

河源市礦產資源豐富,初步勘探出13類44種,礦類齊全,已發現礦藏56種,礦產地498處,已探明儲藏礦產36種,主要有鐵、銅、鉛、鋅、鎢、錫、輕稀土、鈾、螢石、水泥用灰巖、陶瓷土,冶金用白雲岩、煤、金、銀、耐火粘土、石墨、沸石、礦泉水、地熱水、磚瓦用黏土等,其中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床17處,小型礦床62處,主要優勢礦產為鐵、鎢、錫、瓷土等,多種礦產儲量為全省第一。(據《河源年鑑 2016》、《河源市志》)

河源的鎢礦分佈很廣,又因水路通達,運輸方便,銷量甚廣。距離今源城區東面百里之遙的蓮花山鎢礦及東北邊120裡外的白雲窩、長坑、大坑、船坑、汗坑等嶺(在東源曾田等地)富藏鎢礦。這些礦於民國7年間(1918年)被發現,其時即有工人私挖。民國十七八年間,鎢砂價昂,遠近鄉人互相爭採,群集工人有數千之多。民國十八年(1929年),有合成公司向當時政府機構承包了蚊帳頂山上下排圓等嶺之礦區進行開採。不久,又有宏達公司想來承包白雲窩、大坑等嶺之礦區,但當時國民政府考慮到採礦對附近村民用水安全不利,因而未予批准。

1935年廣東對各縣物產調查顯示,河源大小江年產鎢礦50餘萬斤,運輸方式為船運。

河源桂山附近石排洞山,山嶺高聳,綿亙河源、新豐縣之間,出產各種礦產。民國二十年(1931)春間,港商馬某承包開採礦山,就近僱傭工人前往開採。當年9月5日下午,該公司工頭趙某帶領工人15名進入該山南部礦坑內探尋礦質,忽見地穴內有水溢出,聞而頭暈,大家很高興,知道發現煤礦了。誰知有個冼姓工人吸完捲菸後竟將菸頭擲於坑內,燃著煤油,頓時轟然爆炸,全坑著火,黑煙瀰漫。冼某等五人當場燒死,另有四人被燒傷,且傷勢嚴重。(《香港工商日報》)

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

1939年5月《河源青年》上刊登的青年印字館廣告。(原件現藏源城檔案館)

民國初年:河源辦起毛織廠、松香廠

民國初年,河源只有一些小手工業。民國十一年(1922年)六月十三(農曆),借紀念魯班誕辰的機會,成立河源縣九行工會(木業、泥水、石匠、雕刻、棺材、竹器、釘磨、造船、園匠),鍾渭卿被推選為會長,會址設在中山路魯班廟。(2000年《河源縣誌》)

1926年,河源出現了一家“大行工廠”,註冊資金8000元。來自廣寧縣的商人以松木做原材料,生產火柴盒,年產量1200萬盒,主要銷往廣州市及鄰近四鄉。同年,東莞殷超明在黃田圩創辦“大明松香廠”。(2000年《河源縣誌》)

1928年,河源縣城北門開設了一家馬族自治會工廠,註冊資金1000元。外國人來河源參與開辦,以洋紗為原材料,土布、毛巾,布匹年產量1000疋,毛巾年產量600打,主要在河源本縣銷售。(1936年9月《廣東省各縣工業調查表》)該廠擁有手工操作的毛織機20臺,職工28人,主要生產毛巾、線襪產品。

明清時期,“河源米酒”在東江一帶頗負盛名,很多河源人成為釀酒的好把式,但經營成功的工廠很少。至民國年間,城鎮計有酒莊9間,其中以“永和酒莊”規模為大,但生產工具簡單,用和尚頂(土錫莊)作蒸餾設備,用火直接燒煮,日產量僅百來斤。產品除米酒以外,尚有土茯酒、稔酒、薯絲酒及少量的高粱酒。

在源城,現在還有老人到化龍路口或太平街買菸絲。民國年間,河源縣城有12間菸絲店,如源昌興、茂蘭、祥合、仁昌興等,每店僱有工人三五名,用人工切菸絲,日產菸絲幾十斤,產品有生切、頂霧、甜油幾種,銷往博羅、惠州、新豐、連平等地。(劉伯威《源城鎮解放前工業略述》)

1943年8月,食糖專賣粵中分局要求制菸捲菸廠承銷商、捲菸零售商等限期登記,以便專賣,而裕稅收。(《河源民國日報》)

在河源縣城,除竹器、木器、印刷、製衣、理髮、石匠、紙扇等手工業生產外,還發展造木帆船、加工松脂和肥皂生產。

這家肥皂、香皂生產廠設在太平街,叫“開源梘廠”,生產洗澡用的香皂。這香皂有什麼好?有5個特點:“一是梘質堅硬,耐以洗擦;二是泡沫豐厚,去汙力猛;三是永不幹硬,冬不生霜;四是洗身(即洗澡)洗衣,兩用皆宜;五是零沽批發,價格從廉。”顧客想要的優點全寫了出來。他們還說,廠裡還生產雪梨梘,用過的人都說這雪梨梘真是梘中之王。(1941年12月13日的《河源日報》廣告)

據有關資料統計,至1949年底,河源縣的地方工業只有私營糧食加工廠2間、松香加工廠2間、印刷廠1間和橫坑鎢礦場1間,手工業生產有鐵業、木業、竹器、縫衣和煙、酒加工等,從業人員約有500多戶2000多人。私營工業企業和手工業生產總值約有47萬元。

安全生產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1935年,河源北城外塘壆頭的“昌明火油廠”營業頗旺,乃增僱工人,加開夜工煉製。5月20日夜11時,正當開爐煉製之際,機喉突然爆炸,隆然一聲,其勢極猛烈。守機工人曾亞懷當場被鐵片射入腹部,送河源惠民醫局途中殞命。(1935年5月27日《香港工商日報》)

河源製陶業的興起與衰落

河源的陶品和河源的米一樣,向來大量供應外地。今東源碗窯下、高埔鄉屬窯下灘,向來有磚瓦碗窯十數家,每年多有產品向外傾銷者,且數量頗巨。

但到了1935年,製陶業開始不景氣起來。這不景氣的原因和曾稱霸全世界的中國瓷器最終衰落一樣,也是因為墨守舊法不加改良所致,最終慘遭市場淘汰。

河源第一區屬碗窯下(在今東源縣仙塘鎮),這裡的村民向來以製陶器為業,因其地有極佳之黏土,舂泥則有天然水力之碓。在盛極時期,僅碗窯下一地,從事此業者數十家,工人數百名,其所出之陶器雖粗笨異常,但以其善凝黃泥濁水,很是暢銷,除供給本地用具外,南洋各埠銷售極多。但到20世紀30年代初,營業竟一落千丈,僅1935年倒閉的將近一半。究其衰落原因,是社會日常用具漸趨美術化,而該地的出品墨守舊法而絕無改良,才造成了這個結果。(《香港工商日報》1935年9月26日)

河源的陶器也是通過東江、新豐江航運運輸出去的,有時會發生翻船慘劇。高埔鄉屬窯下灘,向來有磚瓦碗窯數家,每年多有產品向外傾銷者,且數量頗巨。1941年12月5日,“亞香”民船滿載該地出產之碗碟瓦器等,擬運往市場上發售。因該船載重過重,駛至窯下灘時,灘流非常湍急,各船伕支持不住,不得不棄船上岸,該船遂沉沒。船中有碗商羅某及搭客李某等4人,見事不好,各抱竹竿櫓槳漂浮並大呼求救。剛好就近有一艇駛至其間,見狀即與岸上人共同施救,落水4人才得救。(《河源民國日報》)

河源松香業曾經走在全國前列

河源松香業曾經走在全國最前列,這是公認的事實。《思茅松科學採脂技術》一書便這樣記載:“比較正規採脂年代大約是在1870年至1880年,始於廣東東江(今河源縣),並逐步發展到長江以南各省。”

與其記述一致的,是中國林科院南京林產工業化學研究所的記載:我國工業採脂創始人葉廉泰(河源人),於1870年至1880年已在本縣首創工業採脂。1926年,有東莞人殷仲銘在本縣黃田辦起了第一家松脂加工廠,名為“大明松香廠”。

原河源縣山嶺綿延,常有木材出口,素為大宗。上世紀30年代,中國松香業突飛猛進,歐美列強為製造彈藥以及他項工業之需求,爭先採辦,松香價格與日俱增。河源縣(包括今源城區、東源縣)的松香工廠應運而起,先後開設工廠10餘家,以往的耕耘農民亦棄所業,改操松香生涯,總計不下萬人。每天所出產松香數千百擔,儘量吸收,加以甑制。熟松香出產,年可得20餘萬斤,以當年每斤值一角二分計,總值200餘萬元。

1937年,程德君、程新民、張子成、曾國框等4人集資1萬大洋,在河源縣城沙邊街辦起“大有公司”,成為縣城第一家松香加工廠,產品直接銷住海外。

抗戰時期,因松香為軍火及各種工業製造原料,當時國民政府禁止出口,各松香工廠遵行政府法令,隨即紛紛閉門,自動停業。因此,全縣數萬松香工人隨之失業,松香商人亦宣告破產。

抗戰勝利之後,河源松香業發展很快,至1948年,城鎮共建有松香廠11家,工人86人,設備18臺,年產量達4000噸。但當時生產設備極其簡陋,每個工場約30多平方米,生產設備一般只有二三個銅鍋,勞動強度高,產量低,質量不穩定。(劉伯威《源城鎮解放前工業略述》)

造船業:新中國成立前有13家船廠

河源制船業出現得較早。美國南加州大學收藏的一張大約攝於1904年至1920年期間的老照片上,便定格了河源一家造船廠新造成的木船將下水試航的場景。

但大規模的船舶,還得到外地訂製。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30日《申報》記載,湘軍趁著停戰之機,在後方招募新兵,並在東莞石龍定造小木船數百艘,以便再渡新豐江。

據有關資料記載,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河源縣城計有同棧、茂興、匯隆、新華、如意、惠來合等十三家造船廠,集中在頭塘街。這些造船廠多是父子、兄弟經營,屬家庭工業,各廠只有三五個工人,全靠手工操作。13家造船廠每年可生產貨船3艘至4艘,渡船20艘至30艘,漁艇25艘,合計噸位約610噸左右。造船廠平常各自經營,但接有大船訂貨單後則聯合營造。據稱,解放前製造最大的木船為30噸(裝載量)。

與造船業相配套的尚有織篷業,當時有曹香記、華記、明記等5家蓬笏廠,約有生產工人15人,年產船篷2000多平方米。

印刷業:讓讀報成為習慣

今源城區的印刷業始於20年代初期。1920年,龔竹君在永寧街開設宏達公司,主營印刷業務。(1930年廣東省各縣市印刷事業之調查表)1921年,邑人鍾渭卿從香港購回一批鉛字,在縣城沙邊街開設鍾義發印務。同年,張紹先在永寧街開設廣萬昌印務。(《廣東民政公報》1930年第64期)

在技術上,起先是用手滾碌掃印,只能印“年柬”;1927年則用活字版及小型名片機手壓印刷,20世紀30年代初出硯四開平臺機,採用鉛字活板凸印工藝;及後又出現園盤機及手搖機,工藝不斷改進,可以印刷報紙。中國文化服務社河源分社設在太平路(即太平街),能承印大小文件。1939年左右成立的青年印字館,有“六度機”、“照鏡機”和大小鉛字3000餘斤,可印報紙、咭片(名片),“技術優良,出貨迅速”。

至新中國建立前夕,源城有廣萬昌、正義日報、開文書店、同仁等印刷工廠(場),先後出版《河源日報》《民報》《新聞通訊》《正義日報》《河源青年》等多種報紙、刊物。當局曾在民眾教育館免費提供多種報紙,讓市民免費閱覽。

建市前河源縣工業的興起

新中國成立後到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河源縣的社會生產以農業為主。1958年後社會生產結構逐步發生變化。1979年後,農村鄉鎮企業發展迅速。1980年至1985年的社會總產值中,農業總產值比重逐步下降,工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商業飲食業的產值日趨上升。到河源建市前,河源縣1987年的社會總產值46504萬元(按當年價計算)中,按三大產業劃分,第一產業(農業)21090萬元,佔45.38%;第二產業(工業)14944萬元,佔32%;第三產業(商業、飲食業、運輸、建築、郵電業)10470萬元,佔22.52%。(2000年版《河源縣誌》)

近幾十年來,人類的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節奏越來越快,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即將過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混合現實組成的第四波浪潮正在襲來。河源不甘人後,2018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和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38.1%和52.3%,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超10億元的企業分別達220家、20家,納稅額超千萬、超億元的企業分別達112家、9家,在資本市場掛牌企業達113家。

站在科技大發展的今天,回望那個工業初始的河源,我們或許能得到一些新的啟示。

記者/凌麗

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
厉害了,河源这一行业曾走在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