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凜冬已至

今年以來,金融行業整體來說過得不太好。

曾幾何時,畢業生削尖了腦袋都要擠進金融圈。

很多人對金融圈最直接的印象就是燈紅酒綠、風光無限、待遇優厚……

風水輪流轉,今年開始金融精英們似乎不再神采奕奕,而是瀰漫著一股迷惘和彷徨。

時代變了,賺錢的方式也隨之而變,或許金融從業人員該想想如何應對接下來的變化了。

金融行金融行業凜冬已至

今年A股從從年初近3600點一路下滑到2700點左右。

正因為A股跌跌不休,所以靠行情吃飯的券商的經紀、自營業務嚴重下滑。

32家A股券商半年報出爐,券商整體情況一片慘淡。

總體上看,營收同比下滑7.95%;淨利潤同比下滑23.08%;經紀業務同比下滑4.54%;投行業務同比下滑21.85%;自營業務同比下滑17.15%;信用業務收入整體下滑30%。

其中東吳證券的業績最為慘淡,其營業收入為15.4億元,同比下降24.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25萬元,同比下降93.85%。

A股下跌,券商業務萎縮,那麼券商自然會選擇裁員或者降薪等手段來降低成本。

在半年報披露員工數的21家A股上市券商中,有14家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數出現下降。

其中,中信建投支付給職工的現金減少35.26%,降幅最大,上半年人均薪酬僅有14萬。

對很多人來說,上半年人均薪酬14萬還是很高薪,但降薪35.26%或者失業就很致命了,因為他們也有供房供車供貸,一旦降薪,恐怕面臨資金流斷裂的局面。

券商日子不好過,而銀行這個“香餑餑”的行業也面臨裁員的局面。

四大國有銀行半年報顯示,今天上半年,四大行合計減員3.2萬人,農行佔比最多,為10267人;工行緊隨其後,為9879人;建行,中行次之,分別為6457人,5478人。

如果把時間拉的再長一點來看,2015年,四大行員工總數為164.86萬人;到2018年6月底時,這一數字為157.75萬人,兩年多時間,四大行員工數就減少了71147人。

傳統金融蕭條的同時,互聯網金融也一樣蕭條。

曾幾何時,網貸行業一直以高薪著稱於世,動不動就上演高薪挖角的戲碼,但這一切,隨著網貸爆雷潮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1-8月約有705家網貸平臺宣佈停業或出現跑路、逾期等各種問題,假如每家平臺按照100名員工計算,那麼可能就有7萬名網貸從業者失業或者需要重新就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正常運營的平臺也有裁員的舉措。

如果我們參考證券業和銀行業過去30年的發展規律,P2P或將僅留存10%的頭部平臺,所以網貸行業肯定還會繼續慢慢出清。

另外,信託、私募等更是處於生死存亡之際。

今年第二季度,信託資產餘額為24.27萬億元,環比下降1.34萬億元。

今年以來,50億元以上規模的私募證券基金一共有139家,虧損的有94家,佔比將近七成,而私募基金清盤產品數量更是達2884只。

金融業風光不再,幾乎除了銀行,其他金融業的利潤都明顯下降。

隱隱之中,金融業的涼意滲入內心。

金融業凜冬已到

金融業開始面臨蕭條,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呢?我們得回到本質分析。

金融其實就是以貨幣、信貸等形式貫穿整個經濟活動,在微觀主體上表現為槓桿、資產、負債等等。

用人話講就是,金融業其實就是幹著資金掮客的事情。

很簡單的道理,有錢可以搗鼓,金融業就繁盛;沒錢搗鼓,金融業就凋敝。

就像我們吃飯,吃得少就瘦,吃多就胖多。如果胖了,那就要減肥,現在金融業就在開始減肥。

2008年那一場“四萬億計劃”直接催生了金融的繁榮發展,在貨幣寬鬆的政策下,M2急劇擴張,政府加槓桿、企業加槓桿、居民加槓桿。

在信貸擴張和全民負債的驅動下,資金流動迅速,自然直接促進金融業的發展,也就需要大量的金融人員。

在這個週期中,不僅傳統金融業蓬勃發展,也直接催生了互聯網金融等各種影子銀行,當然了,金融亂象也層出不窮。

從金融業增加值佔比來看,我國金融業所佔比重2005年在4%左右不斷走高至2015年的8.4%。在這11年間,我國的金融業增加值佔比翻了一番。

與美英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業增加值佔比於2013年超過美國,於2015年超過英國。

2015年,我國在在這一輪金融大週期中達到頂峰,背後的驅動力就是寬鬆貨幣、監管放鬆和金融創新。

正所謂盛極轉衰,2015年是這一輪金融大週期中的頂峰,也是一個拐點。

金融業繁盛的背後隱藏著槓桿高企、風險暴露等危險信號。

幸得國家覺察到這樣下去的危機,從2016年開始國家出臺一系列的金融調控政策。

資管新規、公募基金新規、貨幣基金新規、A 股減持新規、互金整改、險資用途規範以及銀行業同業存單監管等各種政策都都出來了。

國家為了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穩定金融局勢,還搞了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簡稱“金穩會”。

這一系列金融調控新規和監管,讓金融業各種潛在問題露出水面,很多業務不能做了。

為了避免“減肥”帶來的衝擊,央媽其實還是在不斷定向放水的,但實際上收效越來越小。

因為貨幣派生放緩、信用擴張減速,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很多企業、地方政府的債務陷入龐氏騙局。

舉個例子,一個人開公司本來欠錢100萬元,每年需支付本金+利息16萬元(10年期),他的公司過去每年能掙20萬元,所以他不斷擴大借債規模,結果現在債務膨脹到了200萬元。

因為經濟形勢不好,他的公司每年能掙30萬元,但每年需要償還的本金+利息已經變成32萬元……

金融行業凜冬已至

掙的錢永遠不夠要還的錢,所以這家公司陷入債務龐氏騙局中。

正因為企業負債高企,所以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市也就好不了。

正因為很多民企負債高企,銀行不敢亂貸款給他們,所以就算央媽定向放水,水也流不進去企業。

所以很多企業(民企和國企)就會找另外一條路去借錢,當然就找到了P2P等民間機構借錢甚至偽裝成P2P騙錢。

但一家開始走上自融的公司,又怎麼可能起死回生呢?至少我的從業經驗告訴我,幾乎很少公司能夠最後逆襲,主業開始盈利超過支出。

正因如此,我們目睹了一場P2P爆雷潮,負債累累的民眾因此失去了血汗錢。

經歷2015年股災、2018年P2P災和一直以來的樓市高房價,普通民眾其實過得越來越拮据,試問這樣下去,又如何撐得起股市呢?

金融行業凜冬已至

金融業曾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如今慢慢走近黯淡。

金融吸血實體經濟

我們都知道,經濟活則金融活,經濟興則金融興。

但金融業賺錢效應太強了,很容易對實體經濟產生擠出效應。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實體經濟,金融業的利潤也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甚至出現了金融資產不進實體經濟的情況,而是在金融機構之間空轉。

事實上從2008年開始,我們國家實體經濟的回報率一直在萎縮,而金融特別是房地產、銀行的利潤卻高得離譜。

這種結果必然導致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不會輕易跑到實業去。

舉個例子,銀行把錢借給小銀行,小銀行把錢借給租賃公司,租賃公司再把錢貸給各種金融業,最終錢還是都流入到房地產行業(房地產在我國就是金融產品)。

這嚴重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不進入實體經濟的金融資產,自身不能直接增加整個經濟體的生產能力,當實物資產所產生的收入減少的時候,金融資產的繁榮就會形成泡沫,最終危害整個宏觀經濟。

另外,這種金融現象也助長大量社會資本進入金融領域,近年來出現的各類金融亂象如P2P爆雷潮、套路貸、龐氏騙局等與此也有很大關聯。

但其實金融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而不是凌駕於實際經濟之上,一旦錯位,金融業也必然走向蕭條。

金融行業凜冬已至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008年,金融開始新一輪的繁盛之時就註定了今日步向蕭條的局面。

所有的結局早已註定,當實體經濟被擠出重要位置,而金融業繁榮昌盛,這本就是一時的繁華。很多人,在這一輪金融週期中淪為金融民工,在未來幾年的時間裡,也必然會淪為金融失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