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李鴻章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其國

很多時候歷史上總有一些人的眼光是超出當代人很大一個層次的,唯一比較遺憾的事情就是生不逢時,再加上當時的條件讓更多的人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於是一些明明很有用的提議就這樣被擱淺,最後無疾而終。

比如在一百多年前,李鴻章就曾經對光緒提過這樣的一條意見,那就是在對代日本的態度要與時俱進,不能拿以前的老觀點來看代這個國家。

100多年前,李鴻章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其國


為什麼當時的李鴻章要提出這樣的說法哪?

首先當時的晚清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映像一直還留在以前的那種想法中,畢竟每當有人提起日本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就是海上的倭寇,這些人可以說在某些情況下直接代替了日本的形象,雖然看起來在沿海鬧的很兇,但是在朝中的大臣們眼中也只是一股流竄犯而已,不足為懼。

再加上在地圖上又一直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差不多就相當於清朝的一個省那麼大的地方,雖然清朝也會給予重視,但是重視程度就很有限了。

100多年前,李鴻章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其國


所以在日本侵略朝鮮的時候,剛剛成為皇帝的光緒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畢竟長時間被慈禧壓制著,總想表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於是大手一揮直接派兵幫助朝鮮。

而就在此時李鴻章站了出來表達了自己不同的意見,雖然朝中大多數的臣子們都贊同光緒的想法,但是李鴻章還是將自己的意見表達給光緒。

畢竟多年來李鴻章一直與日本打交道,很多事情從表面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通過維新日本早已不是當年的日本,這個國家有著一股很強的爆發力,而晚清時期的實力與日下降,還在使用刀槍棍棒的清兵雖然也開始學習著如何使用洋槍洋炮,可惜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要差對方很大的一個檔次。

100多年前,李鴻章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其國


如果此時的晚清低調行事,安心的發展等待時機成熟之時想要滅掉日本並非難事,可惜年輕的皇帝心中想到的就是自己終於有機會可以建功立業了,哪裡還會聽李鴻章說這些廢話。

結果很明顯,剛一開戰,清兵就節節敗退,畢竟晚清就如同一個紙老虎一般,看起來很是嚇人,但是真正的實力也就那麼回事。

李鴻章也會想到清兵是一定會敗的,只是沒想到敗的如此之快,短短的時間內就被敵人打到了瀋陽,對於已經誇出海口的光緒來說,完全不能接受這個結果,於是再次給清兵下令,就算用盡所有的力量也要打敗敵人。

身在戰場的李鴻章仔細觀看過戰鬥結果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日本的進攻雖然很猛,但是其國力卻無法支撐長期的消耗,也就是說他們只能打個速戰。

100多年前,李鴻章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其國


如果把戰線拉長,慢慢的拖,有著相當大的把握可以把日本拖垮,於是李鴻章再次向光緒提出打拖延戰,只能說光緒實在是太年輕了,想法太偏激,根本就不聽李鴻章所說的任何提議。

於是在光緒二十一年的時候,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失敗,丁汝昌自殺殉國,這恥辱性的一刻深深的映在我們中華兒女的頭上。

而到了這個時刻,光緒居然又沒有了主意,畢竟戰敗了,而清政府唯一可以想到的只有割地這一條,於是又去聽了一下李鴻章的想法,很可惜李鴻章所給予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不管什麼樣的條件,割地這一條是堅決不可以通過的。

100多年前,李鴻章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其國


滿腦子已經成為漿糊的光緒一心只想儘快了結此事,最終還是沒有聽從李鴻章的意見,同意了這條喪權辱國的條款。

也正是從這一刻起,帝國豪強們都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晚清成為了一隻任人宰割的羊羔。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先聊到這裡,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大家可以來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