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當中被稱石郎的他,生於亂世自稱雄,死後遺臭萬年

講到歷史上的亂世,那還真不少,畢竟天下之勢本來就是如此,有太平之世,那也就有風雲激盪的亂世,亂世之中容易出英雄和梟雄,也容易出臭名昭著的人物,下面小編說的就是在亂世之中稱雄被稱為石郎的石敬瑭,他文治武功皆全有勇有謀,為何竟落到為後世之人所不齒的境地?

《資治通鑑》當中被稱石郎的他,生於亂世自稱雄,死後遺臭萬年

石敬瑭生於五代亂世,這是一個僅僅七十三年就出現了五個皇朝的時期,每個國家成立到滅亡的時間都只有十幾年,政權變動如此頻繁堪稱史上罕見,兩個字概括——混亂。而石敬瑭的父親一直輔佐李存勖的大臣,在他父親死後,石敬瑭與他的父親一樣,為李存勖立下了軍功,在李存勖被圍困之際,單單帶了十幾個人馬解救出了李存勖,立下救主的戰功,後又救下了上級李嗣源,李嗣源感他救命之恩,將女兒許配給了他。因為勇猛無敵,戰功赫赫,石敬瑭可稱為國家的一名棟樑武將。

《資治通鑑》當中被稱石郎的他,生於亂世自稱雄,死後遺臭萬年

石敬瑭對兵法亦有見道,常常指點他的岳父作戰攻略。在李嗣源前往地方路上,手下的兵士們兵變了,本來當時就是亂世,各地兵變也很頻繁,但是李嗣源膽小,見到如此狀況,當即就欲回到皇帝那裡去,這個時候石卻阻止了他,並勸他自立為王。李嗣源本來還在猶豫著,結果石郎話說出就付出行動,立刻請命帶著三百個人奪下了地盤,擁立李嗣源。

《資治通鑑》當中被稱石郎的他,生於亂世自稱雄,死後遺臭萬年

後來,兵變發生得更頻繁,李存勖掌控不住混亂的局勢,被雲起的亂兵誅殺,石摸準機會,勸李嗣源進軍洛陽,作起了皇帝,作為功臣,時人多稱他為石郎。郎這個字其實有點意思,可見石敬瑭在容貌和文治武功之上,亦是可圈可點。

《資治通鑑》當中被稱石郎的他,生於亂世自稱雄,死後遺臭萬年

李嗣源稱帝之後,石敬瑭就被髮排到了地方當節度使,期間治理地方上多有成效,若是一直這樣下去的話,石敬瑭大概也能成為歷史上一名好的將軍,而不是留下了千古罵名。在李嗣源駕崩之後,他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親兒子李從厚,這樣養子李從珂心裡可就不樂意了,畢竟無論是從戰功還是才能上看,李從厚與他自己相差甚遠,但也沒辦法,誰讓人家有血緣關係。李從珂按兵不動了,李從厚倒是先不放心起來了,竟然挑起了戰亂,出兵攻打李從珂,想斬草除根,結果被李從珂打得潰不成軍,不僅皇帝當不成了,命也丟了。李從厚兵敗後逃到了石敬瑭這裡,欲向他求救,石敬瑭倒是好,直接把人幽禁起來,李從厚也因此被李從珂派來的人殺了。

《資治通鑑》當中被稱石郎的他,生於亂世自稱雄,死後遺臭萬年

然而即使這樣表了忠心,李從珂對這位駙馬依舊不信任,時刻提防著他叛亂,疑心甚重,石敬瑭在權力中心混了這麼久,當然知道皇帝疑心他,並且可能隨時準備下手,於是,他一邊裝出生病的樣子麻痺皇帝,一邊給皇帝上了封辭官表,表明自己要告老還鄉,要是皇帝挽留他,表明皇帝至今還不想動他,要是皇帝揮揮手直接讓他養老去了,那石敬瑭就覺得皇帝不仁,他就先下手了。結果證明李從珂果然沒好心,同意了他的辭官請求,一直都有野心的石敬瑭自然不肯罷官,就裝作重病不走,暗下與契丹王通信,提出合作的建議,若是契丹肯發兵助他,他奪位成功之後願意向契丹稱臣稱兒,並割讓十六洲給契丹,最後契丹出了兵,拿走了大片大片中原的土地,石敬瑭也成功上位,殺死了李從珂,稱帝之後也一直是契丹的兒皇帝,留下了罵名。

《資治通鑑》當中被稱石郎的他,生於亂世自稱雄,死後遺臭萬年

小編覺得,石敬瑭從戰功赫赫的將軍變成了賣國的兒皇帝,固然是因為局勢所迫,當時不是他死就是李從珂死,他為了保全自己無可厚非,甚至暫時使些手段也能理解,但是卻不該割讓十六州。畢竟他和李從珂的鬥爭是中原的內鬥,而此行為就是通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