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痛打督郵不是史實,而是救了督郵的命,張飛為誰背了鍋?

喜歡看三國的人都知道這樣一段,督郵來到劉備任縣尉的安喜縣,各種理由敲詐盤剝,索賄不成惹惱張飛,結果被張飛一頓狂揍,要不是劉備出面,督郵別說發財了命都不保。但是史實卻不是這樣的,張飛恰恰是救下督郵命的人,不是張飛勸住,督郵就真的命喪安喜,那麼羅貫中老先生不可能不知道這段史實,但他為什麼要讓張飛背鍋呢?又是誰痛恨督郵要暴打他呢?

張飛痛打督郵不是史實,而是救了督郵的命,張飛為誰背了鍋?

話說東漢末年,黃巾軍的勢力衝擊著東漢朝廷,朝廷為了鎮壓黃巾軍,就讓地方各自組織勢力對抗黃巾。

劉備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拉起了一支民團參進了鎮壓黃巾軍的大潮中。黃巾平息,劉備因戰功被封安喜縣尉。劉備和關羽張飛帶著弟兄們浴血奮戰,終於還是換得了回報,被封了官。儘管不大,但也算朝廷對他們功勞的一種認可。

縣尉是一個什麼官呢?縣尉是管理一個縣的治安工作的頭,大體也就相當於一個正科,最多也就是副縣。

張飛痛打督郵不是史實,而是救了督郵的命,張飛為誰背了鍋?

對於心懷天下的劉備來說,這樣的位置是有點不夠理想的,但劉備雖然自稱大漢皇族後裔,但是到了他一代,基本和皇室已經扯不上關係了,和普通平民無異,對於沒有背景的他來說,這就算對他夠客氣了。

就這樣一個八品以下的縣尉,人家還不真心讓你坐穩呢。黃巾平息不久,朝廷開始打起了這些因功封官的人的主意了,找茬裁員,於是就有了派出督郵巡視各地的情況。

督郵的到來,劉關張心情就開始沉重了,不去別處,偏偏來到安喜,說明你就在這次裁員的名單中,特別是劉備的智商更是知道大事不妙。

張飛痛打督郵不是史實,而是救了督郵的命,張飛為誰背了鍋?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劉備心知肚明目前的境況。他決定主動出擊,開始求見督郵,想套套近乎,希望讓督郵對自己有所好感而在主官面前為自己美言,保住官位。

當劉備來到督郵下榻的驛館說出求見之意時,督郵直接讓下人回覆說沒空。一次,兩次,這督郵擺出了一副清正廉明的架勢——巡視人員不得與被巡視之人見面!

多次求見無果,劉備知道大事不妙,自己被裁員是鐵定的事實,不可逆轉。望著天空瞬息萬變的風雲,劉備很茫然,這變幻莫測的天空就如同目前的東漢朝廷,面對劉備等這些為東漢鎮壓黃巾軍流血流汗的人們,隨時翻臉不認人了。

張飛痛打督郵不是史實,而是救了督郵的命,張飛為誰背了鍋?

如此的結局,劉備心裡感到從未有過的窩火,一氣之下,率人衝進督郵下榻的驛館。一把將在床上睡懶覺的胖督郵拽下床拖出驛館,不顧地上的胖督郵四腳亂蹬,直接拖到安喜縣邊境上,然後綁在一株大樹上,掄起鞭子劈頭蓋腦就是一陣狂揍……

想想自己弟兄為朝廷流血賣命,再想想督郵的傲慢狂妄,心頭那叫一個氣憤呀,打起來那真是往死裡打,毫不留情,越打越氣,只感覺一腔怒氣永遠洩不完。打到最後,劉備直接將鞭子換為棍子,掄起來又是一陣棒打。

這督郵平時養尊處優,白皮細肉,胖乎乎的身子哪裡經得起這樣的狂揍呀,一聲聲殺豬般的慘叫聽得人心底發毛,到最後慘叫聲越來越細,後來直接變成了低聲的呻吟。胖督郵已奄奄一息,可劉備卻毫無停手之意,棒子掄得圓溜直往這堆爛肉上招呼。

張飛痛打督郵不是史實,而是救了督郵的命,張飛為誰背了鍋?

眼看胖督郵即將喪命,可劉備並沒有收手的意思,一旁的張飛站了出來道:大哥,可不能再打了,再打這傢伙就真沒命了。此時的劉備聽到三弟的聲音才住手,望了一下關羽,關羽也朝劉備微微點了點頭,意思就是三弟說得對,再打就真死了。

停下手來的劉備此時也想,算了吧,這督郵不過也是奉命行事罷了,與自己也沒有多大的仇恨,於是將棍子往地上一扔,向關張一招手,兄弟幾個一拍馬,一溜煙馳出了安喜縣境,往首都洛陽方向奔馳而去……

張飛痛打督郵不是史實,而是救了督郵的命,張飛為誰背了鍋?

以上就是痛打督郵事件真實的史實,是劉備痛打的,從始至終張飛都沒動手過,相反是在督郵奄奄一息之際,是張飛勸住了劉備救下了督郵一命。但在《三國演義》裡,張飛卻是痛打督郵的主角,這是為啥?這不是羅貫中的歷史知識有限,應該是小說故事情節的需要。

羅貫中先生為了塑造莽張飛的形象,所以就將這個痛打督郵的任務從劉備身上安排到了張飛的身上。這樣一來,張飛就為大哥劉備將這個黑鍋背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