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3月10号上午8点38分。

埃塞航空的ET302次航班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起飞,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起飞后不久机长就联系地面机场控制塔称“遇到些困难”,要求返航,控制塔同意。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图片来自BBC

没人想到,8点44分,ET302次航班突然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坠毁。

机上157人全部遇难,其中乘客149名,机组人员8名。

罹难者来自33个国家,其中包括8名中国乘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坠毁现场比较惨烈,并没有太多残骸

视频来自BBC


失事飞机的型号是波音737Max 8。

就在去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空难造成189人罹难,机型也是波音737Max 8,两起空难间隔仅132天。

印尼狮航空难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传感器故障,系统认为飞机失速,于是下压机头俯冲以获得速度,但由于高度不够俯冲,飞行员拉杆上升,与系统争斗20多次,最终飞机栽入大海……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2013年印尼狮航飞机迫降海面,所幸无人员死亡

图片来自BBC


3月11日,黑匣子被找到,但有部分损坏。

北京时间11号上午9点50分,中国民用航空局迅速做出反应,要求国内航空公司暂停波音737Max 8飞机商业运行。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在官网声明称“对波音737MAX的安全性有足够自信”

美国联邦航空局称该飞机仍“适航”(airworthy)。

截止13号,继中国之后,又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全面停飞波音737Max 8。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中方人员在现场哀悼遇难者

图片来自nytimes.com


此次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漫长的调查才刚刚开始,最终的原因和结果我们尚不得而知。

但这两起相似的空难让探长想起了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根据2002年德国二战后最大的空难改编,同样是人和飞行系统的矛盾,希望这个真实的事件能再次给人们带来反思。

《空难余波》

Aftermath

2017.12.1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的主演是“终结者”阿诺德·施瓦辛格,编剧是哈维尔·古隆(《宿敌》的编剧)。

电影对空难的过程并没有太多呈现,而是聚焦了空难之后两位男主的纠葛。

因为这场造成两架飞机失事的空难,只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离奇的空中相撞


2002年7月1日晚11点30分左右,瑞士城市乌柏林根上空,高度35000英尺(约10600米)。

两架飞机上的TCAS系统几乎同时发出警报:碰撞威胁!碰撞威胁!(Traffic!Traffic!)

DHL货机上的TCAS发出指令:下降!下降!(Descend!Descend!)

TCAS,Traffic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空中防撞系统,即飞机上可以记录飞机位置和速度并用以避免飞机在空中相撞的系统。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DHL货机

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乌柏林根空难》

(Deadly Mid Air Crash The Uberlingen Disaster)

同时。

另一架俄罗斯BTC2937次客运飞机上的TCAS发出相反指令:攀升!攀升!(Climb!Climb!)

DHL的货机上有2名飞行员,俄罗斯客机上有60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乘客中有45名都是儿童。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俄罗斯客机

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乌柏林根空难》

按照系统指令,几十秒之后,两架飞机本可以完美地避开对方。

突然,地面上隶属于Skyguide公司的航管员尼尔森发现两架飞机正好处于同一高度。

Skyguide:瑞士航空导航服务公司,隶属于瑞士苏黎世的空管公司,当时正负责此空域。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他紧急联系到俄罗斯的2937次航班机长,并发出指令:下降。

他并不知道TCAS系统已经向两架飞机发出相反的指令。

尼尔森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航管员,当时他已作为航管员工作了8年。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俄罗斯客机BTC2937上。

TCAS系统让他们攀升,地面航管员让他们下降。

一时间,他们不知道该听从哪一方。

后来黑匣子数据显示,当时俄罗斯机务人员非常困惑和纠结。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致命交汇点》


尼尔森向机长重申了指令,俄罗斯机长选择听从他的调度,转而下降。

尼尔森以为自己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机。

没想到,几秒钟之后,两架飞机的信号突然从雷达上消失。

当地居民称晚上听到巨响,并看到闪光,有人还以为是雷暴。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11点35分,DHL货机和BTC2937次客机在1万米高空相撞。

DHL货机的尾翼将客机拦腰截断,两架飞机随即双双坠毁。

客机破碎成四部分,带着火光坠向地面。DHL货机失去尾翼后挣扎了2分钟,最终一头栽向大地。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乌柏林根空难》


地面上,航管员尼尔森已几乎神志不清。

他哭着离开控制塔。

尼尔森从此再没有迈进机场控制塔半步。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巴塞罗那机场。

等待妻子和孩子团聚的俄罗斯人卡罗耶夫(Vitaly Kaloyev)被叫进办公室。

工作人员向他通报了事故,并推荐了心理救助和社区服务项目。

卡罗耶夫不断地确认自己的家人到底有没有在那架飞机上。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罗曼,原型为卡罗耶夫

《空难余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现实中的卡罗耶夫

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乌柏林根空难》

第二天,新闻一出,震惊世界。

事故一共造成71人死亡,其中包括DHL货机上的2名飞行员,以及俄罗斯客机上的所有人员。

而客机乘客中有45个孩子,他们都成绩优异、表现出色,正准备去巴塞罗那游玩。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乌柏林根空难》

第二天下午,家属陆续到达失事地点,许多人当场晕厥。

负责救援工作的人员称,有的尸体被烧焦,有的身首异处,所以他们拒绝让家属看到尸体。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致命交汇点》


问责

天空中的两架飞机怎么会相撞?是天灾?还是人祸?

当有关部门开始调查时,却发现这起事故复杂太多,甚至很多事实都难分对错。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首先是地面控制塔只有尼尔森一名航管员在工作,他的同事临时休息去了。

按照规定,夜班至少要有2名航管员同时在场。

在后来的调查中,员工都表示晚上航班少,一名航管员的工作状态是被默许的。

因此,那一晚,尼尔森要同时关注相隔约1米的雷达屏幕。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白天到夜晚的航班量示意图

纪录片《空中浩劫》


而恰在当晚11点26分,距离事故发生9分钟前。

一架空中客车要降落在临近的腓特烈港(德国Friedrichshafen)机场,这分走了尼尔森大部分精力,他为此忙了整整5分钟。

而且,他要在不同屏幕,不同频道之间来回切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其次,当晚有技术人员前来维修通讯系统。

期间,控制塔里的电话既打不出去,也无法被接通。

尼尔森本想打电话将空中巴士交接给腓特烈港机场的工作人员,但他数次拨打电话都没能接通。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更巧合的是。

在控制塔也有一套对应TCAS的地面警报系统,它本应提前2分钟在屏幕出现闪烁并发出警报声来提醒航管员。

但由于维修,雷达系统也未能正常工作。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纪录片《空中浩劫-致命交汇点》


当晚,在距离尼尔森180公里外的一个控制塔就从雷达上发现了预警。

但由于航空规定他无权直接联系飞行员,于是他打电话给尼尔森。

他打了11通电话企图警告尼尔森,但没有一个接通。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最后,TCAS系统作为飞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发挥了作用,却没被重视。

飞机上都有TCAS,但对于怎么使用它,航空界没有统一的规定。

在欧洲,民航局规定飞行员要优先服从TCAS调度。

但在当时的俄罗斯,飞行手册要求飞行员必须服从地面航管员的调度。

这就导致了俄罗斯飞机上机务人员的困境。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纪录片《空中浩劫》

距离撞击43秒时,尼尔森才发现情况不对。

他没有听到来自DHL货机上的呼叫,而是联系上俄罗斯飞机上的机长,发出最后的指令:下降。

撞击前19秒,他告知机长注意左侧会看到DHL货机(实际上出现在右边)。

撞击前3秒,俄罗斯机务人员才看到DHL货机从右侧猛冲过来,他们竭尽全力拉杆攀升。

但为时已晚……

夜晚飞行员能见度低于11公里,当时飞机相对速度已超过音速,通过肉眼来躲避是不可能的。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3D动画复原

寻找道歉的那个人


故事至此远没有结束。

大多数人将孩子都埋葬了一个统一的墓地,来自俄罗斯的建筑师卡罗耶夫却为家人建造了一个豪华的墓碑。

他失去了妻子、女儿和儿子。

他失去了一切。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卡罗耶夫为家人建造的墓碑

图片来自dailymail.co.uk

卡罗耶夫整日在墓地徘徊,无所事事。

他甚至整夜都睡在那里。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卡罗耶夫在墓碑前哭泣

图片来自dailymail.co.uk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卡罗耶夫和儿女

图片来自dailymail.co.uk

电影中的男主甚至混进救援队,亲自到残骸中寻找家人遗体。

在现实中,卡罗耶夫确实亲自找到了女儿的尸体和项链。

奇迹的是,他女儿的遗体是完整的。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卡罗耶夫在现场精神恍惚

纪录片《空中浩劫-致命交汇点》


卡罗耶夫的故事被大量报道。

在失事地点,人们以卡罗耶夫女儿的项链为灵感建立了巨大的珍珠雕像,用来纪念此次空难的遇难者。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图片来自planetranger.com

电影里,施瓦辛格饰演的罗曼是唯一一个决定起诉的家属。

航空公司方面给出高额的赔偿以及各种优惠和VIP条款,劝他妥协。

但罗曼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想有人出来道歉。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现实中航空公司可能并没有露出这么丑恶的嘴脸。

但卡罗耶夫确实拒绝了13万英镑(约113万元)的抚恤金,而且他一直都没有找到那个道歉的人。

2003年7月1日。

在一周年的祭奠上,Skyguide瑞士航空导航服务公司的CEO出席,他并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也没有做任何道歉。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纪录片《空中浩劫-致命交汇点》

8个月后,2004年2月24日。

卡罗耶夫根据私家侦探提供的信息,找到了航管员尼尔森的新住所。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和现实中一模一样:

卡罗耶夫从俄罗斯飞往苏黎世,他敲开了尼森尔的家门。

尼尔森出来,卡罗耶夫将女儿在棺材中的照片怼在尼尔森脸上。

他想要一个道歉。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尼尔森没有道歉,而是将卡罗耶夫的胳膊推开。

卡罗耶夫在绝望中暴怒,他拿出小刀,在家门口捅死了尼尔森。

当时的尼尔森36岁,和妻子,以及三个孩子住在一起。

因为乌柏林根空难而死亡的人数,由71人变成了72人……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尼尔森

图片出处见水印

进步的代价

卡罗耶夫随即在尼尔森家附近的旅馆被捕。

鉴于他行凶时的精神状态,法院最终判他服刑8年。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图片来自justinjin.photoshelter.com

2004年5月,卡罗耶夫捅死尼尔森的3个月后。

德国方面调查完毕,发表调查报告。

紧接着,Skyguide的CEO公开道歉,在镜头前,他第一次说到:

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希望这些家庭能原谅我们。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纪录片《空中浩劫》

2007年9月。

Skyguide的4名员工被认定有罪,其中3名管理人员因为容忍夜班只有1个航管员当值而被判1年刑期。

负责当晚系统维系工作的领导人被罚款13500瑞士法郎(约9万元)。

Skyguide此后严格要求夜班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在场。

国际民航组织ICAO终于统一了程序和标准:飞行员必须优先服从TCAS的指令。


早在乌柏林空难前日本就发生过一例两飞机差点相撞的事件,飞行员都听从了航管员的指令才避免相撞。日方向ICAO提出TCAS与人的指令矛盾问题,被ICAO忽视。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纪录片《空中浩劫》

在瑞士监狱服刑3年后,卡罗耶夫提前获得假释。

他回到俄罗斯,人们把他当做国家的英雄。

后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所做的不是复仇,而是惩罚。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图片来自dailymail.co.uk


在电影中,私家侦探曾发出疑问:“我不知道把他(航管员)的地址给你是对还是错。”

男主说:“根本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没有那么简单。”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空难余波》


现实中,卡罗耶夫在接受采访时也说:

生活远比法律复杂。杀死尼尔森也没有让我觉得好过。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图片来自theapricity.com


2013年,卡罗耶夫再次成家,并有了一对龙凤胎。

他和乌柏林根空难的故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空难中,人性和现实的复杂至今让人回味。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图片来自justinjin.photoshelter.com

尼尔森是坏人吗?

卡罗耶夫是在执行正义吗?

该道歉的只有Skyguide的CEO吗?

航空史的每次进步,都需要鲜活的生命作为代价吗?

这些问题,也许我们永远都得不到答案……

72人丧命背后:为何他捅死人却成为英雄?

图片来自waymarking.com

镜子照出身体,过失反应灵魂。

人类的灵魂从来都不完美,只希望,在一次次的过失和悲剧中,在付出生命的巨大代价后。

人类能有所进步。

看不完的美剧,说不完的电影,想看更多优质佳片,关注公众号“影探”(ttyingtan),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电影:《空难余波》

2.mirror.co.uk——The heartbreaking multiple tragedies behind true-life plane crash that drove a dad to murder

3.dailymail.co.uk——Father driven to kill by grief

4.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乌柏林跟空难》、《空中浩劫-致命交汇点》

5.BBCnews——Ethiopian Airlines:“No survivors” on crashed Boeing 737 live-updates

6.CNN——Boeing 737 Max 8 Ethiopian crash live-updates

7.《印尼官方:狮航737MAX坠机初步调查报告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