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信息:打造政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變革

如今,我們身處數字化轉型的洪流中,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ICT)這一新動能,更好地服務政府轉型、助力企業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信息)的分析是,ICT將成為變革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強大引擎。

ICT激發新動能,催動產業新生態

當前,全球各主要國家都在積極制定並落實數字化轉型戰略,致力於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在實現融合目標的過程中,所有國家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運用ICT改造傳統產業,發展創新產業。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如何發揮ICT的創新引領作用。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中國作為數字科技大國,擁有巨大潛力。數字化的力量正在顛覆現狀、重構價值鏈,並催生出大量充滿活力的創新企業,從而不斷增強中國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無論是對於政府還是企業而言,數字化都是必須逾越的鴻溝。

數字化的三大特點是去中介化、分散化和非物質化。航天信息認為實現這“三化”的前提就是開放、連接和數字。相對應的趨勢是產業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雲化。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已經成為最為活躍的創新領域之一,是驅動社會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正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助推器。

航天信息:打造政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變革

航天信息總經理陳榮興

航天信息總經理陳榮興指出,縱觀ICT的發展趨勢,可以從產業、數據、平臺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從產業方面看,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積累的技術和實踐經驗正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成為改造傳統行業,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力量。

從數據方面看,積累的大量數據與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相結合,形成跨界的數據智能,從而帶動社會數字化轉型。而隨著人工智能的蓬勃興起,數據分析和智能化也催生了社會化智慧服務新業態。

從平臺方面看,ICT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平臺化服務的發展,加速了產業化融合,形成了行業新生態。無論是消費者、企業還是政府,都希望獲得平臺化、一攬子的解決方案。這已經成為一種行業趨勢。

當前,ICT行業的變革勢在必行,這不僅是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需求,也是通向未來智能化社會的必由路徑。但是,ICT的變革與發展面臨著兩大攔路虎:一是數據共享,二是信息安全。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實現魚和熊掌兼得,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出發點,也是著力要解決的重點、難點。

陳榮興強調,數據共享要破除歷史上形成的種種壁壘,這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思想觀念、利益分配和改革方向的問題;信息安全涉及公民、企業的隱私保護,數據主權,甚至影響國家安全。這些都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正是航天信息實現業務突破的重點。

服務政府轉型,助力企業發展

作為推動ICT變革的領導企業之一,航天信息在服務企業和政府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打造政企服務體系,推動產業發展和社會變革。

航天信息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是以信息安全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國有上市公司,是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電子政務的主力軍,承擔著“金稅工程”“金盾工程”“金卡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同時完成了眾多大型政府、行業、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身處數字經濟新時代,航天信息正積極通過“平臺+產品+服務”的創新,服務政府轉型,助力企業發展。

數據共享與信息安全,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強。陳榮興表示,航天信息將運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新動能,致力於讓數據創造價值,讓信息更加安全。特別是在安全可靠方面,航天信息已經建設了國內領先的安全可靠試驗基地,組建了國家級的安全可靠產業聯盟,是國家安全可靠重點骨幹企業。

2018年,航天信息迎來了上市15週年。回顧過去,航天信息一直致力於產業生態價值鏈的構建,在政府監管及民生服務、企業財稅及金融服務兩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對稅務、公安、交通、金融、市場監管等行業的企業用戶及相關政府部門的需求以及政策具有深刻理解,匯聚了產業鏈中軟硬件技術服務商,研發了身份識別認證、電子簽章、安全電子票據、區塊鏈應用等核心產品,打造了社會化智慧服務的全新業態。

今年7月,航天信息發佈了“互聯網平臺”“會員服務”“智慧稅務”“區塊鏈平臺及應用”“智慧零售及智慧酒店解決方案”五大領域新品,加快構建多方共贏的社會化智慧服務生態圈,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些新產品是對航天信息產品體系的補充和完善,更是航天信息在技術研發和行業實踐方面厚積薄發的真實寫照。

航天信息是如何服務政府轉型、助力企業發展的呢?

在企業財稅及金融服務方面,基於多年的實踐,航天信息率先提出了社會化智慧財稅服務新業態模型——雲稅平臺,分為前臺、中臺和後臺三部分。前臺是為納稅人提供智慧財稅服務的平臺,後臺是稅務系統的智慧電子稅務局,中臺則是雲稅的核心,既連接前臺和後臺,又連接提供財稅服務的專業服務機構和個人,形成了產業生態。整個平臺由一套基礎設施、一條基礎價值鏈和一個智慧財稅大腦組成。目前,雲稅平臺服務著全國1400萬企業客戶,通過網上辦稅、自助辦稅、委託辦稅等多種方式,極大地改變了企業辦稅方式和稅務系統徵管方式。

航天信息:打造政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變革

辦稅人員使用智能自助辦稅終端

航天信息提供的會員服務是企業財稅及金融服務方面的重要內容。企業會員可以通過航天信息的平臺進入線上企業互聯網家園,享受“4+1”的無憂服務。目前,航天信息已擁有260萬企業會員,為其全方位提供“財稅提升、諮詢解惑、經營助推、人才培養、個人福利”等服務。

在普惠金融服務領域,航天信息切實解決了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的現實難題。目前,基於數據場景化服務,航天信息的諾諾金服平臺在全國累計授信額超200億元,貸後監管資產規模超500億元,深度合作銀行機構超過50家、泛金融機構超過30家。航天信息還在全國首創了2分鐘申請、1分鐘審批、0秒放款,秒批秒貸的普惠金融新模式,切實解決了小微企業經營資金困難的“老大難”問題。

航天信息:打造政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變革

活動現場,小微企業主通過諾諾金服申請信用貸款

信用是企業的一張重要名片。傳統徵信方式已不能滿足企業徵信在深度和廣度上的需要。新時代的企業徵信需要解決好數據、場景、資源、風控等問題。航天信息致力於讓信用成為企業的通行證和金鑰匙。目前,航天信息可為企業提供信用報告、經營分析、風險提示等綜合信用服務。

在政府監管及民生服務方面,圍繞市場監管體系建設,航天信息通過監管業務全程電子化為監管部門提高效率,通過業務辦理智能化為企業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指數評價體系、數據多維應用為消費者改善消費環境。“人工智能+機器人”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系統,入選了2018年首屆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案例。另外,航天信息打造的食藥安全追溯系統,實現了區塊鏈追溯體系、全產業鏈追溯模式、社會多群體參與。總之,航天信息通過智慧市場監管體系進一步優化了產業鏈,推動生態良性、健康發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政府監管及民生服務方面的另一個典型應用是建設智慧監管稅控服務平臺,創新性地將稅控系統與金融支付、交易系統相結合,實現交易即開票。解決了旅遊、零售、商超等行業,針對交易不開票、稅收徵管難、行業管理缺手段等問題。這一平臺讓涉稅數據、金融數據、交易數據在政府、稅務系統及金融監管部門共享,健全誠信體系,優化營商環境,以全新方式提高政府對實體經濟的動態監管,同時達到行業監管和社會治理的目的。

中央領導曾作出指示,“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航天信息踐行中央要求,打造了智慧政務自助廳,實現了網上辦事大廳與實體辦事大廳的有機結合,通過智慧化、全融合、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實現了政府服務向質量型轉化、向服務型蛻變。智慧政務自助廳通過審批事項精簡、辦事流程優化,實現了政務瘦身,助力供給側改革;通過信息傳遞,實現流程和機制再造,創新政府在線服務能力,改善民生;以信息對稱、資源共享、機會平等的互聯網特質,催生社會治理新格局。

航天信息:打造政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變革

蘭考縣政務服務自助區

陳榮興表示,通過政企服務體系建設,航天信息在財政、稅務、工商、公安、食藥監、交通、糧食、出入境等領域,融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不斷探索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的變革,助力政府“放管服”能力的提升,推動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航天信息變革社會運行和管理方式

陳榮興指出,在新時代,ICT變革社會運行與管理方式主要體現在一下三個方面:在政府方面,輔助宏觀決策,促進服務轉型,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在企業方面,構建企業信用體系,讓企業經營變得輕鬆;在民生方面,打造民生保障工程,讓百姓更幸福、更安全。

航天信息作為央企上市公司,一直是ICT領域的探索者、實踐者和引領者。在社會發展新時代,航天信息將一如既往承擔新使命,打造新動能,充分利用自身在數據、技術、安全等方面的優勢,推動信息領域技術創新突破,加快構築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數字經濟新形態,與生態夥伴一起奮鬥,致力於智慧政務共治、智慧市場共建、智慧財稅共享、智慧生態共贏,共同推動ICT產業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航天信息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持以戰略為中心體系化發展,不斷優化產業佈局,圍繞著改變社會運行和管理方式這一核心,致力於服務政府轉型,助力企業發展。”陳榮興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