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自從夏商周以來,分封制深得人心,雖然經過祖龍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廢除分封改為郡縣制。但是隨著秦始皇死後,天下大亂,等到劉邦最終勝利後,建立漢朝,卻是又一次恢復了分封制度。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但是劉邦分封諸侯王之後,各地諸侯擁有大量的土地、人口、軍事力量,勢力龐大的諸侯國對於皇權形成了嚴峻的威脅和挑戰。劉邦雖然親手消滅了韓信、彭越、英布等諸侯王的叛亂,但是劉邦並沒有足夠的時間留下徹底解決諸侯王坐大的辦法就逝世了。從此以後,如何削蕃、集中皇權就成了每一任大漢皇帝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失敗的削藩令

到了漢景帝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之下,大漢嘗試了直接下達削藩令,結果引發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諸侯國的聯合抗議,爆發七國之亂;

因為諸侯勢大,一度逼得漢景帝腰斬了提倡削蕃的晁錯以示諸侯,但是既然已經起兵,七國諸侯斷然不會隨便罷休。雖然後來在周亞夫等人的努力下,七國叛亂隨後就被平定,但漢景帝在削藩上其實算是認輸了。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漢景帝

直到漢武帝時期,雄才大略的劉徹無法忍受諸侯坐大,這才又一次把削蕃當做必須大事來做。

成功的推恩令

漢武帝初期,一些大的諸侯國佔地千里,實力龐大,經常對抗中央。而且諸侯國國君的位置是嫡長子世襲,其他兒子啥都沒有。

漢武帝吸取了漢景帝的教訓,接受大臣主父偃的建議,施展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陽謀:推恩令!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漢武帝

把非常敏感的削蕃政策以賞賜、福利的“推恩令”的名義傳達下去,這一政策可以說是天才般的創想,諸侯國聽從這道命令,則在未來必死無疑;要是不聽這道命令,恐怕就會馬上被庶出的兒子們給暗殺掉了。

漢武帝的大臣主父偃建議漢武帝:陛下,諸侯國的這些庶子好可憐,請陛下下令讓諸侯王的庶子都可以分封為列候,這樣才是其樂融融的一家子啊。

諸侯王庶子們:陛下萬歲!陛下英明!筆芯!

諸侯王:。。。。

漢武帝:哈哈,看到群眾這麼熱情高漲,準了!

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諸侯王面對“推恩令”這一招陽謀,除了接受別無他法。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推恩令

如果拒絕推恩令,自己家裡的幾十個庶出的兒子為了利益肯定就會先聯合起來幹掉自己。漢武帝樂見這種事情發生。

如果同意推恩令,自家方圓千里的大諸侯國領地馬上就要被分割為幾十個領地不過百里的小國。而且這些小國的管理權不在大諸侯國,而在官府。

小國這些庶出子女還會接著生兒子,又會接著推恩,直到沒得分了。。。

廢除爵位

接受了推恩令之後,諸侯國從此再也沒有實力跟漢武帝叫板,跟中央政權叫板了。之後諸侯們的生死也控制在漢武帝手裡。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漢武帝

元鼎五年(前112年)的時候,漢武帝說要祭祀宗廟,讓各地列候都要獻上用於祭祀的酎(zhòu)金;這些剛剛受到推恩令獎勵的小王爺、小諸侯們以為不是啥大事,就按照以前的樣例隨便送了一些金子湊數。

結果漢武帝就在這裡等著呢,直接以所獻的祭祀酎(zhòu)金成色、分量不足,這是不孝的大罪,然後一下子廢掉了106個列候,直接把侯國收歸國有

後來漢武帝只要不爽諸侯,隨便找了一個由頭,就罷免了中小諸侯國的爵位。而這些諸侯國再也沒有實力聯合反抗了。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淮南王劉安

諸侯王中比較大的諸侯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覺得這日子過得生不如死的,遲早會被漢武帝除掉,乾脆造反算了。於是兩人暗中招結賓客,製造兵器,準備反叛。

結果到了元狩元年(前122年),消息暴露了,漢武帝都沒有派大軍,直接下令就可以逮捕了二王,二王皆自殺,列侯和大小官吏、賓客因牽連被殺的數萬人,二國廢為郡。

也就是說,從推恩令這個偉大的陽謀開始,漢朝再沒有爆發過大型諸侯國的聯合反叛。效果可見一斑。

在中國歷史上,面對藩鎮格局的局面,除了武力征討之外,歷朝歷代的做法幾乎都不如“推恩令”這一政策省時省力還極為有效。

這個政策絕對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而且非常成功的“陽謀”了。

一紙詔書平諸侯: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讓你明知是坑,還不得不跳

劉備

劉備:要不是推恩令,我堂堂中山靖王之後,至於去織蓆販履嘛?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