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器”出征,这个岛国成支点,印度抗议无效

中国速度,名不虚传!

1月16日,由中国帮助斯里兰卡承建的科伦坡港填海造地工程顺利完工。

短短两年时间,一块面积为269公顷的土地就在茫茫大海上“长了出来”,有中国人所在的地方,就有奇迹发生。


中国“神器”出征,这个岛国成支点,印度抗议无效


一时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等段子层出不穷。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厉害了,我的国!

造岛神器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迄今为止印度洋上最大的单体填海造陆工程,较原计划甚至还提前了两个月完工。

在龙刃(微信公众号:龙刃)看来,科伦坡港填海造地工程能提前完工的大功臣非它莫属——超大型耙吸挖泥船。

或许大家对这个专业名称有点陌生,但是提起它的外号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岛神器。

那么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到底“神”在哪时呢?


中国“神器”出征,这个岛国成支点,印度抗议无效


当然是它那恐怖的作业效率——以“浚洋1号”耙吸挖泥船为例,该船耙臂最长可以伸到海底90米处挖泥,最远可以将疏浚泥土吹到150米开外。

更关键的是,如果通过排泥管层层接驳,那么“浚洋1号”的作业范围将可以扩大到4000米,大幅提升其吹填半径。

正是得益于其强大的疏浚和吹填造地能力,“浚洋1号”每小时的最大挖泥量为2万立方米!

2万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上堆起一层楼高的泥沙量。

一艘造岛神器就如此不凡,多艘组团的效果则更是超乎想象。

要知道,在科伦坡港填海造地过程中,中国方面可是一口气派出了“浚洋1”、“万顷沙”、“新海凤”、“新海龙”4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

在它们的通力合作之下,科伦坡港一天的吹填泥土量就高达25万立方米,截止项目完工时,已经累计吹填的工程量更是突破了7000万立方米。

“沧海变桑田”,中国古典神话中描述的这一幕,终于在当代成为了现实。

事实上,此次派往科伦坡港进行作业的4艘造岛神器还不是国内最先进的,目前该领域的绝对王者是由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的“天鲲号”。

不同于传统耙吸挖泥船只能挖掘、吸附泥沙的限制条件,天鲲号”配备有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连硬度为50兆帕的海底岩石也可以毫不费力的绞碎。

由于天鲲号的核载功率高达6600kW,它的最远吹填半径也提高到了15000米,足足是“浚洋1号”的100倍!

当然,在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生产挖泥船的数量也有了同步提升——以前是十年造1艘,现在一年就能出厂10艘!


中国“神器”出征,这个岛国成支点,印度抗议无效


多亏了这些源源不断的造岛神器,我们才能在南海打造出一座座人工岛屿,就其重要性而言,堪称是守护祖国海疆的“不沉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