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 湖南農民家的母牛生了一隻麒麟, 後來被百姓合夥

導讀:俗話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講述兩個發生在明朝時期的真實奇聞,讓大家在茶餘飯後一樂,也可以作為日後和朋友們侃大山時的談資。

據明代蘇州學者陸粲(1494年~1551年)在其筆記著作《庚巳編》中記載:明憲宗成化七年(1471年),常德發生了一件奇事,震驚了當地的官府。是什麼事情呢?原來在常德沅江縣有一個叫做東田村的村莊,東田村裡生活著一個百姓,名叫馮貴。

明朝時期, 湖南農民家的母牛生了一隻麒麟, 後來被百姓合夥

馮貴和所有農民一樣,以耕田種地為生,當時耕田主要靠耕牛,因此馮貴家裡養了幾頭牛,其中一頭是母牛。就在這一年的秋天,馮貴家的母牛懷了孕,奇怪的是馮貴之前並沒有牽著母牛去配種,不知怎麼就懷上了,史料記載是“自孕”,筆者認為這頭母牛也許是在野外遭遇了公牛。

無論如何,馮貴家的母牛懷孕了,後來母牛生了一隻麒麟,你沒有看錯,就是生了一隻麒麟。史料記載母牛生麒麟的時候“雲霧滃合,紅光滿室”,看起來麒麟就是不同凡響,連出生都這麼霸氣側漏。

明朝時期, 湖南農民家的母牛生了一隻麒麟, 後來被百姓合夥

這隻麒麟長什麼模樣呢,根據史料記載:“其形略如鹿,蹄及尾皆如牛,周身有麟,額上一骨銳堅,隱起肉間,蓋其角也。”說白了就是體型像鹿,但是蹄子和尾巴和牛一樣,還在額頭長著一隻角。

按理說在迷信的古代,牛生麒麟是難得的“祥瑞”,不過當時的老百姓可不是皇帝,他們認為這隻麒麟是怪物,再加上麒麟“出胎跳躍,人不能制”,所以老百姓們一擁而上,合力將麒麟給亂棍打死了。(民愚以為怪物,擊之,傷右脅而死。)

明朝時期, 湖南農民家的母牛生了一隻麒麟, 後來被百姓合夥

牛生麒麟這件事發生在明憲宗成化年間,明憲宗去世後他的兒子明孝宗朱祐樘繼位,年號弘治。在弘治末年也發生了一件奇事,話說當時一個叫艾璞的官員在江南一帶巡視期間,接到了蘇州府崇明縣縣衙的申報。

說是崇明縣一戶百姓家中有一隻母雞,這一天母雞生了一個雞蛋,不過這個雞蛋不是橢圓形,而是方形的。百姓覺得非常稀罕,就把雞蛋給打碎了,結果雞蛋裡面有一隻獼猴,和紅棗一樣大小,(本縣民家有雞生卵而方者,異而碎之,中有一彌猴,才大如棗。)

明朝時期, 湖南農民家的母牛生了一隻麒麟, 後來被百姓合夥

艾璞將此事告訴了巡江都御史陳璚,打算和陳璚一起將此事上奏給明孝宗,結果陳璚認為這樣不妥當,就拒絕說:“妖異誠當以聞,然其物怪甚,度已不存矣。萬一柄臣喜事者以詔旨進,何以應命?”

陳璚覺得雞蛋裡面發現獼猴的確是妖異之事,理應上奏皇上知道,但是此事太過詭異,再說這種雞蛋只有一個,萬一被好事又當權的大臣教唆皇上下旨大量索取這種方形雞蛋和極小的獼猴,我們用什麼來複命?艾璞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只好作罷。

明朝時期, 湖南農民家的母牛生了一隻麒麟, 後來被百姓合夥

牛生麒麟的記載在古代正史和野史中史不絕書,但是方形雞蛋裡面發現獼猴的事情,筆者翻閱了很多筆記史料,只發現了這一次記載,這個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