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痛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詩句描寫的就是當年吳三桂因劉宗敏強佔自己的愛妾陳園園後,一怒之下打開山海關引清軍入關的故事。當然在正史中並未出現劉宗敏強佔陳園園一事,

而關於這件事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清人所寫的《鹿樵紀聞》一書中,但這不是正史,而是野史。所以劉宗敏到底有沒有強佔陳園園不得而知,不過劉宗敏最後的結局倒是與吳三桂放清兵入關有關。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劉宗敏出生於最底層的貧苦人家,其出生地並不詳,有說是陝西藍田人,亦說是米脂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是陝西人。劉宗敏很小的時候就極度的仇恨官府中人,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的父母都是因官府而死。而就是這種遭遇才最終讓劉宗敏走向了造反的道路。

1634年李自成的大軍進入藍田之時,劉宗敏有感李自成殺官濟貧的做法實在是大快人心,於是他就在藍田加入到了李自成的大軍中。後靠著悍不畏死的戰鬥精神,並屢次幫助李自成的大軍在於明軍的戰鬥中獲勝,於是劉宗敏開始慢慢成為了李自成麾下的重要將領。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1638年剛代替高迎祥坐上闖王位置的李自成遭遇到了生平第一次重挫。這一年李自成和他的部隊接連獲得了一些局部戰爭的勝利,開始變得似乎有點驕傲不羈的感覺,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的作祟。最終李自成的大軍在潼關被明軍將領曹變蛟所滅,在突圍之時數十萬大軍僅剩下李自成、劉宗敏等數十騎逃出戰場。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而後在李自成快要絕望之時,

正是在劉宗敏盡全力的為李自成收集逃散的兵士的,並又拉起了一支數王的軍隊,李自成才能東山再起。所以經過這一次,李自成更加的重視和信任劉宗敏。不過也就是李自成的如此信任,劉宗敏才會如此的忠心於他。1640年,李自成大軍被明軍四路圍攻,雖然此時的起義軍實力稍有恢復,但顯然也抵不過明軍的重兵壓境,所以起義軍內部那是人心渙散,逃兵也越來越多。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正當如此緊要關頭,劉宗敏又一次站了出來。這一次他為了讓底下的人有信心,先是殺掉自己的妻女,然後在與明軍的戰鬥中多次身先士卒,並最終協助李自成成功突破了明軍的四面重圍,也得以讓李自成在河南重整旗鼓。後劉宗敏先是在1641年協助李自成攻破洛陽,並俘虜明朝福王朱常洵,後又在1643年幫助李自成在襄陽成為新順王,劉宗敏也因功被封為權將軍。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劉宗敏因功被冊封為侯。之後劉宗敏和劉芳亮作為先鋒率先渡過黃河,從南面進逼北京,後與李自成成功會師,並最終攻破北京,滅亡明朝。李自成在北京建立政權後大封群臣之時,劉宗敏因功被封為汝侯,並節制整個大順朝的文官。

同年劉宗敏被李自成派任去負責對明朝降臣的“勒索”工作。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前,劉宗敏先是讓士兵制作了五千副夾棍,史載“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可以說就是利用這些極其恐怖的道具,最終幾乎所有的明朝官員都被迫繳納了很多的銀子,而一旦有些視財如命的官員不願意繳的話,劉宗敏先會嚴刑拷打,再不聽就施以炮烙之行,基本上此時那些還不繳的官員,結局就只有一條那就是丟掉自己的性命。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而就是在這樣高壓的追繳下,大順朝雖得到了足足七千萬兩的白銀,但也殺害了近千人,且基本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再加上此時的清朝已被吳三桂引兵入關,大順朝面臨了最嚴重的危機,同時由於大順軍入京雖不久,但榮華富貴的生活卻早已在享受,很多當年的將士都失去了曾經的勇氣,甚至變得越發的桀驁不馴,而劉宗敏就是其中之一。

1644年四月,李自成決定由劉宗敏領兵出京去山海關抵禦清朝的進攻,但此時的劉宗敏卻蠻橫的說到“憑什麼大家都是做賊的,你李自成能在北京享福,我們卻要去前線為你賣命”,最終李自成沒辦法只能親率大軍前往,而劉宗敏眼見李自成真的自己去了,沒有辦法也只能跟著去。此戰的結局我們也都知道最終離心離德的李自成大軍被吳三桂和清朝聯手打敗。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後李自成眼見敗局已定並急忙逃回了北京,並與三十日撤出北京。之後在逃往的過程中,李自成大軍的內部發生巨大的動盪,先是李自成手下第一謀士李巖被牛金星害死,並導致另一謀士宋獻策的離開,後劉宗敏怒於牛金星的所作所為,發誓一定要殺了他。可以說此時的大順軍已徹底陷入崩潰,而這也為劉宗敏被殺的結局埋下了禍根。

搶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的劉宗敏最後結局如何?兵敗被俘至死不降

1645年劉宗敏在李自成死後率領餘部撤退的過程中被清軍所俘,後因劉宗敏至死不降而被清軍殘忍殺害。可以說劉宗敏雖然到大順軍入主北京後,其生活有點腐敗,甚至早已消除了他曾經的那份身先士卒的勇氣,但至少最終的他還是保住了自己的骨氣,至死不降的他最終捍衛了曾經的為國為民的起義軍的風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