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蓬勃發展跨境電商背後的挑戰?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額,年均增長率近60%。2018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3.6萬億元,同比增長30.7%。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這一年中國多個國家部門密集出臺了不少跨境電商方面的政策,以進一步規範並促進其健康發展。

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化落實,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跨境電商國際合作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如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產品渠道的多元化,新型模式的快速更迭等。但跨境電商在發展的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凸顯出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在不久前參加“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大家要正視“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合作也面臨的挑戰,有些限制條款直接制約了跨境電商的發展,也未形成通行的跨境電商國際爭端解決的國際規則。互聯網對國際貿易化、網絡化的支撐作用未充分得以體現,“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也尚未完全打通一體化、高效率、低成本的通道,跨境電商的機制化、標準化還有待提升。

如何應對蓬勃發展跨境電商背後的挑戰?

互聯互通助推跨境電商發展

2018年上半年,中國國家郵政局統計的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的數據的增長率分別為43.1%和20.3%。這反映了從物流和國際郵政角度看,中國跨境電商發展非常迅速。

在此次論壇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弓永欽告訴記者,儘管中國電商發展迅速,但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光纖通信設施基礎較弱,電腦普及率低,網購習慣的人比例還很低。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及互聯互通方面也有很大的進展,這也有助於加速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她指出,不少電商企業通過兼併和入股的方式進行本地化發展,積極進行市場佈局。如阿里巴巴收購了馬來西亞最大的電商平臺,打造數字自由貿易區,72小時送達東盟各國。大龍網以兩國雙園O2O模式沿“一帶一路”設點佈局,搭建共享互利的跨境產業鏈,DX採用本土支付,用多種語言服務及本地平臺的推廣。

騰道信息技術公司總裁鄭清傑從大數據庫的角度讓數據變得更加互聯互通。據他介紹,通過對數據的採集、篩選再到建立“一帶一路”的數據指標庫,向用戶提供數據使用服務。“跨境出口企業可按照自己所關注的貿易區域自由選擇想要對應的跨境數據庫,同時可進行至少9種不同的搜索方式,全球交易動態,採購商供應商實時動態,都可以進行比較智能的比較分析。這個數據中心,整合了56個國家的百萬條真實準確採購商信息,成交客戶提單信息明晰,競爭對手詳情,智能生成各種數據分析報告,針對企業有一個專門的系統。用數據精選出買家,在系統上發佈任務,海外的工作人員不少是本地人利用當地的經驗認領該任務,幫助中國企業和海外買家見面。”他指出。

如何應對蓬勃發展跨境電商背後的挑戰?

積極跨境電商國際標準制定,促進貿易便利化

不同國家有各自的貿易規則,生產產品的技術標準不一樣,如果要進入當地市場必須滿足相應的法規要求,這對跨境電商提出了不小的挑戰。中檢集團跨境電商標準管理部經理吳揚在論壇上指出,如在A國生產的產品能否滿足B國法規的要求和適應B國的使用環境,這個時候標準化就為各個國家法律法規提供了一個具體化操作實施的手段,起著協調差異和互聯互通的作用。

目前,我國一直也在拓展與相關國家標準化的合作,據瞭解,中國國家標委已經跟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了標準化的合作協議,為貿易便利化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據吳揚介紹,中檢目前加大對於數據交換和溯源方面的建設。“在海關的框架標準裡提前前置的數據交換,一個是在溯源方面,一個是在指南信息。因為各個國家產品在生產的時候都會滿足一定的標準要求,這些標準有很多適用的國際協調的標準。我們希望在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能夠對進口或者進出口的消費品檢驗的報告提供基礎的相關信息,在進入口岸的時候就不需要做重複的檢驗和測試。”

目前,電商的消費品類碰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假貨,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很難識別產品的來源,這兩個標準主要就是為了保障產品的來源可溯。吳揚表示:“目前已經有一個國家標準,現在已經起草完成,正在報批的階段。關於溯源信息共享,是指在溯源的各個環節或者是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為各方提供一個標準,讓他們能夠及時共享,可供溯源的信息。這個共享的標準目前國標已經在立項的階段,國際標準的提案也正在做。”

不少跨境電商綜試區也在積極做這方面的嘗試。據杭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處長周廣瀾介紹,近3年他們的綜試區在標準、質檢、監管等方面的創新經驗。如制定了跨境電商B2B認定標準、通過全國首個地方性跨境電商促進條例、積極探索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出口模式以及加強安全風險監控,對跨境電商產品的質量來給它追溯。

“這裡主要有幾個體系,包括信息共享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電商誠信體系。通過採信、評信和用信,實現對電商企業的分類監管,部門共享和有序的公開。我們通過企業的資質、履約能力進行一個建模,為杭州1.4萬多家外貿企業做一個評級,評級高的,銀行給他們推出一些更快捷的金融服務產品。”周廣瀾表示。

如何應對蓬勃發展跨境電商背後的挑戰?

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隨著跨境電商產業的迅速發展,大量複合型人才、小語種人才也凸顯出來缺乏。

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教聯盟秘書長徐盈群認為,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要加強產教合作。近兩年國家也發佈了《關於大力推進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這是從政策上予以支持。不過她也指出:“目前來看做法和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問題是產業跟教育之間的溝通機制不是很暢通。所以怎麼能夠更好地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怎麼能夠更好地爭取政府、行業、企業、園區共同來推進教育,多元化協同,這是我們所面臨要解決的問題。”

“寧波在這方面算是先行者,2015年在寧波電商經濟創新園區成立了寧波電商學院,通過幾年的實踐,無論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是創業能力,以及學校為社會的服務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據徐盈群介紹,聯盟在推進的過程中,也積極探索發揮學校、園區和企業各自的優勢進行實踐創新。比如政府出政策、出資金,園區也出政策和場地,企業提供一些崗位,學校開展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博士後李嶧在此次論壇上也提到,除了人才培養,很多綜試區和電商企業應該考慮到吸引人才的生存環境是什麼?一方面是產業的基礎和發展前景,另一方面是要讓人才看到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讓他們意識到在這裡能夠大有作為,實現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