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与惩罚的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终将后患无穷

奖赏与惩罚的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终将后患无穷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习惯利用奖赏与惩罚来赢得孩子的合作,实际上他们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因为奖赏无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只会让孩子的人生观变得狭隘,而惩罚只会让孩子想要报复和反抗。

奖赏与惩罚的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终将后患无穷

场景一:奖赏的恶果

电视节目《妈妈是超人》中,有一位对待孩子很用心的妈妈,在家里的小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家务报酬清单,一笔一笔清晰地写明了两个孩子做某项家务可以得到多少钱。

我们不反对妈妈们通过这个方法,让孩子通过付出劳动来享受家庭的福利,但是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奖赏有可能会让孩子忘记了他应该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时间久了,他会认为做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因为有报酬才会去做,如果没有相应的报酬,孩子可能就会有抵触情绪,会违抗、拒绝,孩子会认为做任何事情只有得到回报,才会有归属感。

奖赏与惩罚的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终将后患无穷

场景二:惩罚的恶果

3岁的阳阳把巧克力豆扔了一地,妈妈很生气,打了他的屁股一下。

阳阳又把卫生纸扔进垃圾桶,妈妈更生气的吼他,还打了他的屁股两下。

阳阳又开始玩手机游戏,一直玩一直玩,妈妈索性把他关在了他自己的房间。

阳阳开始大哭。

奖赏与惩罚的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终将后患无穷

半小时后,阳阳的房间很安静,妈妈以为阳阳这下应该吸取教训,不再捣乱了。

推开阳阳的门,妈妈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阳阳把床上的枕头、被子、床单……都扔到了地上。

妈妈失望极了,强烈的挫败感让她快要发疯,她真想狠狠地打阳阳的屁股!

暴力惩罚对于教育孩子是无用的,不可能让孩子长久服从,只能帮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

奖赏与惩罚的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终将后患无穷

贡献与合作:做家务

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孩子:挑战》一书中,有一章专门对惩罚与奖赏的误解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得出结论: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是毫无用处的。没有哪种惩罚能得到持久的服从。现在的孩子宁可受到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满足感要通过贡献与合作得到。 当我们忙着通过奖赏赢得孩子与我们的合作时,事实上我们剥夺了孩子从生活中得到的基本满足感。

奖赏与惩罚的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终将后患无穷

正面管教也积极倡导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归属感、价值感与成就。所以,如果想要让孩子与我们合作,并且发展出生存所需的各种技能与心理素质,就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吧,早培养早受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