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 五角大樓竣工

1943年1月15日,美國國防部辦公場所——五角大樓竣工,作為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單體辦公樓,“五角大樓”常常用作美國國防部、甚至美國軍事當局的代名詞。

歷史上的今天 : 五角大樓竣工

1941年,美國面臨的戰爭威脅越來越大,美國總統羅斯福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迅速壯大的美國陸軍部急需一座更大更新的指揮基地,於是選定美國華盛頓特區西南方的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在波托馬克河的漫灘上建設新的辦公樓。 五角大樓的設計負責人是陸軍准將布里恩·伯克·薩默維爾。當他接到任務後,只花了4天時間,就提交了一個具有防火和全空調功能、容納4萬人辦公的行政大樓的設計方案。1941年7月,五角大樓的立體建築圖繪製成功。儘管它的不規則形狀引出了一系列爭議,但基於客觀環境的限制,五邊形的設計方案還是最佳的選擇。

歷史上的今天 : 五角大樓竣工

1941年9月11日,五角大樓動土起建。工程項目負責人是布里恩·伯克·薩默維爾,而萊斯利·格羅夫斯上校作為軍方負責人全程監督了建設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後者將主持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原子能軍事工程——曼哈頓工程。 五角大樓規模空前,在建築過程中創下了一系列記錄。波托馬克河的漫灘上,建築的地基很差,原為無人居住的大片沼澤。為此,建築工人打下了41492根水泥柱,並就地取材,從波托馬克河中挖來68萬噸沙石,以軋製成30萬立方米的鋼筋凝土建築材料。在項目過程中,建築師精打細算,為戰爭年代節約了建造整整一座戰艦的鋼材。

歷史上的今天 : 五角大樓竣工

1943年1月15日,五角大樓竣工。這棟規模空前的辦公樓佔地面積235.9萬平方米,大樓高22米,共有5層,總建築面積608萬平方米,使用面積約34.4萬平方米,擁28公里長的走廊、7754扇窗戶。大樓南北兩側各有一大型停車場,可同時停放汽車1萬輛。 1943年5月,五角大樓啟用,可供2.3萬人辦公。1947年9月,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建立的國防部開始在此辦公。從此,五角大樓便成了美國國防部的代稱。樓裡除國防部機關外,還包括下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空軍三總部。1993年5月12日,美國政府把五角大樓定為國家歷史標誌。

歷史上的今天 : 五角大樓竣工

2001年9月11日,剛好在五角大樓動土起建60年紀念日當天,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國航空77號航班撞入五角大樓西側墜毀,造成多人傷亡。

歷史上的今天 : 五角大樓竣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