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重男輕女的人 越不願意承認自己性別歧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女平等”成為了一種新的政治正確,但其實,很多人嘴上說著“男女平等”,骨子裡卻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很普通,N線小縣城,就連90後都想要個兒子,嘴上卻沒有人願意承認了,甚至很多父母輩的會覺得,自己對女兒已經夠好,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重男輕女,有的意識到了也不敢承認,道德綁架女兒還得靠親情,這到底是算一種進步,還是悲哀呢?

拋開那些口是心非,隱性的重男輕女是很多人都有的。

他們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會在潛意識中重男輕女,並不是因為他們覺得女兒不好,只是在傳統觀念的薰陶下,對兒子會無意地傾注更多的希望,結果適得其反。

而不願意去承認自己是“重男輕女”的那一個。

是因為他們想在外人面前維護住自己的形象,優秀的爸爸、優秀的丈夫、優秀的兒子一類的形象。

這裡的優秀,指的是,他們想讓別人認為,自己絕對不是思想觀念傳統落後守舊的那種普通人。

他們想向他的其他那些朋友證明,我們不一樣。

但是很可惜,他們就是那樣的人。

越是重男輕女的人 越不願意承認自己性別歧視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可恥的,反而口是心非才更容易傷害人的感情。

父母對哪一個小孩更偏心,不是子女可以控制的。但是我們完全不希望父母假裝自己很公平,這樣實際上是對我們情感認知的一種否定。我們始終都感受到父母的偏心,可是父母不承認。是我們太敏感嗎?是我們錯怪了父母嗎?是我們不懂得感恩嗎?

子女既都已成人,基本的判斷能力也有,自欺欺人的行為其實已經不需要了。

我們已不是脆弱的小孩了。沒關係的啦。

我曾經也自認為是男女平等的思想,但是就在半年前,我說了一句話,被女生朋友指出問題所在,我才意識到重男輕女這個傳統思想紮根是有多深。

“他不是生的女孩嗎?為什麼退休後還要出去掙錢,享享清福多好。”

這句話其實放在西方背景下,估計沒什麼問題,因為他們不管後代性別是什麼,基本不存在為子女掙錢買房買車這問題。

但是,我說這句話時,默認的前提是,大部分中國父母為了兒子,即使退休也很拼命賺錢。

女生朋友問我,那你為什麼認為家裡是女孩,就不用掙錢買房買車了?

我被問住了。

越是重男輕女的人 越不願意承認自己性別歧視

我發現這樣的思想很多人都有,即使我父母也會有,他們有時也會羨慕生了女兒的朋友。

但是羨慕真的是因為不重男輕女嗎?大概只是因為要在如今的環境下,買房買車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真的很難吧。

這樣看下來,我家裡大概只有姑媽(家裡也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才是做到了男女平等,因為她給我表姐(獨生子女)買了房買了車(雖然多數資金是我姐自己出的),並不會因為是女孩,所以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做這些事情。(姑媽也不催婚,覺得找到合適的才行,不能因為結婚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質量。)

還有一個隱性重男輕女的觀念:繼承權。

越是重男輕女的人 越不願意承認自己性別歧視

宣稱不重男輕女的很多人,在談到繼承權時,總會立刻恢復傳統思想:當然是兒子繼承;長子當然是第一個生下來的兒子。

儘管法律已經保障,但很多人還是覺得財產應該分給兒子,如果能給女兒分一點,都覺得是自己很開明。但分給女兒不是應該的嗎,現在結婚女兒都不用改姓的。

所以,雖然破除舊思想已經過了很多年,但基本上很多人仍然被傳統思想束縛著。

也想告訴女生,請多多向自己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普及,同時,該爭取的還是要爭取,因為那是你應得的,法律保障的。不要覺得談錢傷害親情,因為指責你的親人,他們侵害了你的權利,還要給自己立個牌坊,到底是誰在傷害親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