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在我的印象中,大概馬路應該是這樣的:從鄉村的泥濘路到七八十年代的砂石路,到後來的柏油路、水泥路,無一例外它的功能作用就是交通道路,步行也好,非機動車或者機動車行車道也好,都是用來走的。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可是在無錫江南大學東大門向東處,卻有一條非常具有特色的道路,這條路名為吳都路,是一條雙向6-8車道的道路,與14條道路相通,它不僅作為交通道路使用,還是一條景觀道。雙向道路中間,是一條寬近100米,長度6公里多的長長的景觀帶,景觀帶內就像一個小小的園林,又像是一個長長的市民休閒公園,更像是一個大型的社區內綠化休閒區。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吳都路的由來我之前介紹過。它本來叫吳越路,後來才改名為吳都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蘇州也有一條吳越路的原因,畢竟這條路是無錫市要打造的新城地標性的景觀大道,有特色的城市景觀,和別的城市重名總歸不是那麼好。還有一個原因,據說就是當年的吳國都城闔閭城,吳都路就是依據閭口遺址來定名的,因此無錫歷史上也曾是吳國的國都。儘管這樣,我還是比較喜歡吳越路這個名字,感覺吳越一詞才是真正體現無錫歷史文化的東西。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勾踐臥薪嚐膽,浣紗女西施成為勾踐爭霸大業中的一顆重磅棋子,只可惜歷史上任何一個君主的政治之爭,美女從來都是犧牲品,勾踐滅吳後,夫差自殺,西施溺水而亡,而蠡湖據說就是西施溺亡的地方(也有人說蠡湖就是西施和范蠡隱居泛舟的地方)。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但無錫的人文歷史並不是春秋時代才開始,只不過春秋時代最為惹人注目。早於春秋時代,環太湖一帶居住的無錫人的祖先們大多從中原遷居而來。當時太湖一帶雖然水草豐茂,但開墾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所以,說無錫的文化始於“漁樵”,一點也不誇張。在吳都路的景觀帶中,明顯能夠看到“漁樵”的印記,不管是雕像也好,還是牌坊也好,就連佈景都是這樣。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這一塊牌坊的對聯就是:揮毫灑墨書乾坤,蓑笠綸竿釣今古;橫批:漁樵歲月。是不是有一種遁世的豁達與怡然?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當然,“濃縮”著一個城市的文化的吳都路並非只有“漁樵”文化印記,狹長的6公里景觀帶,經過園林設計師們別出心裁的設計,形成了4個不同的文化段落,分別是:城市記憶、生態自然、時尚生活和人文藝術。它們象徵江南歷史文化向現代化都市的演進過程,演繹無錫這個城市,乃至江南地區的歷史文化。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我比較喜歡吳都路的城市記憶段和生態自然段,白牆黛瓦,小橋流水,綠樹成蔭,山石相映成趣,這是最有江南水鄉味道的元素了。從這裡靜靜地走過,春天,你能看到賞櫻賞春的人,夏天,你能看的市民在這裡垂釣,秋天,這裡是大學生們休閒漫步的地方,冬天,這裡是賞雪的好地方。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無錫這條馬路太有“來頭”,據說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文化

作者:酒叔;書寫一些旅途故事,發現一些旅遊趣事,我眼中的風景,一定與眾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