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所谓“天价”普洱茶是用来看的还是用来喝的?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其实这样的一个问题想来想去,首先还是要明确一点。

1、这些“高价、天价”说的是什么?

2、他们的市场和价值是什么样子?

3、那些人在看?

4、那些人在喝?

5、怎么办?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开始。

1、要说这些“高价、天价”的普洱茶,应该多是一些“茶王”“茶皇后”之类的吧,还有就是一些年份相当的“老茶”。比如“班章、印记茶”这类,当然不是那些“冒牌”或者10多块的冲量货这种。真正被世人奉为“神茶”的,恐怕多是听说过,或者在哪个专家或大师手里见过,亦或是别人给你“尝过”罢了。但要真论说起来,真的就是这么神吗?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听过的人、看过的人、尝过的人。要么开始就只是跟着别人起起哄,要么就是艳羡的不得、要么就是解决一下被众人说起来的“馋”。而目前来看,这些“神茶”最大的竞争对手,应该就是那些从几块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仿造品了,但是很多人还真的就是“傻傻分不清楚”。毕竟名气这么大,这些雨露均沾的“神物”也有自己庞大的市场受众了。当然今天还是要说那些“神话”,对于这些并不在我们想要说的范畴。

2、他们的市场和价值是什么样子?

根据很多观望者的了解,以及对于一些“神话级别”茶的调查,其实主要是下面几种分类。

1、稀少的几百年产量稀缺的“一棵树茶王”

2、市场上早已经没有流通的且有故事“印记茶”

3、一些据说是存了有些历史的能流出黄金的“茶老爷”

以上三种是最贵的,也是目前市场上听到和看到最多的“名号”。

那么,我们来说说产品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一颗茶王:主要是一些稀缺的古树,

茶树王的产量据说一年不过几百斤或者几十斤。通常已经被某人挂牌预订,私人的很。按照主人的吩咐可能每年就产那么几斤茶,说是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这些“一棵茶王”,在古树茶产区,其实很有“个性”。从产量上来说确实稀少的不行,但从已经被私有化的角度来说,其实茶真的只能看看咯。很大程度上也倒是觉得怕是我“幕后操作”嫌疑吧!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有故事的“印记茶”:

所谓故事多是一些解放前或者改制前的厂牌。而这个故事,要说起来年头就很远了。比如某某国营,某些民主革命家,还有就是.......等等。而背后就是稀少能看见的茶品了,其实这些茶确实存在,但要说滋味,想必就没几个人能达成“共识”,毕竟使我们祖辈那会喝的东西,要想用当时人的心情和觉悟来喝这一杯,恐怕也只有拍卖场里拆封才行了。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流着黄金的“茶老爷”:

目前市面上,确实有很多像是残存下来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劝说“打扫房间的时候注意那些柜子”,这种茶因为存放和转化的条件必要是极好的,恐怕也是因为这种需要很多巧合和机缘才能遇到,所以也算是可遇而不可求。但要说价值,恐怕也只是放在手里,不敢品尝吧。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所以从产品的形成来看,目前能接触这些产品的人,都是一些财富和机缘足够的人。又或者说,要么多是一些茶叶大商家多年前存下的货,亦或者是一些垄断了高茶品的茶商或者爱好者。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所以中端以及下端的茶品,才有了“涨价”的空间。以至于一些低价良莠不齐的产品,也能浑水摸鱼。而这些神话的存在其实就是整个市场的“代言人”,每一年诞生的茶王,开始抬高身价。而每一年传说的“印记”开始说可以存起来。而茶老爷的存在则是说“存才有价值”。这倒是很像“股票”,有人带头,有人说能升值,然后有人说长线才是硬道理。

但凡有些良心的商家,其实并不会想着把一些低价劣质的东西拿出来出售。但其实作为这些“神话”支撑下的普洱茶,其实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已经成了只要把“稀缺货源垄断”便可以执掌天下的局面。也因为这样很多做茶的人都知道存茶,然后等着涨价在出售。所以就有了“茶在手里看着,却不舍得喝”的心态。

然而,我们要是按照这样的势头去计算茶叶样本的单泡成本,真的可以比黄金贵上许多。之前听说过一泡几万的茶,据说喝的人都是放在茶店李,想喝的时候再去找老板泡上一泡。然而这样的茶,要是放在家里,是不是就真的不敢妄动了。倒是想起之前“人走出了门,其实你的房子就不是你的了,而你的珠宝放在银行保险柜,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想必之下,要是一个不舍得喝的投资者拿着这些茶,或许也是听劳累和繁重的一件事情。

说完了这些,我们再说说现在的文化。

记得刚刚接触普洱茶的时候,当时是在准备一场茶艺师的比赛。当时就觉得,茶艺比赛吗,自然是要有很多的“功夫”在里面,比的是修为和境界。当时就出现了一个很大胆的表演者,用的伴舞加上泡茶来诠释,评委很是觉得不雅。而另外一个老师就是很雅静传统的那种表演,并获得这次比赛的冠军。

后来自己也仔细想了一下,其实简单的来说,茶的泡法花样很多,也都是人创造的。至于曹乐喝茶人的口中,最实在的还是茶泡好了没有。正所谓“夫茶者,正清和雅之道也。儒家之正气。道家之清气、佛家之和气、茶人之雅气,瑞气交融,蔚为大观。”

市上那些“贵的惊吓”的普洱茶 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望的?

其实写了这么多还是相熟现在普洱茶圈的一种方向,高端一单或者真正在研究茶的人,并不会去讲价值,讲故事。而是慢慢的体会茶的真谛,而一杯普洱茶只是一种媒介和承载的作用,它所连接应该是“喝茶”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感悟。而非把茶放在柜子里,等着拿出来变成黄金一样的东西。

但是作为一个茶人,由于长期接触茶农和喝茶的人,很多时候站在这两个角度来说,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理性且不偏离本质的茶品,这才是能喝的茶,而非那些古董,能飞仙的孤品,独乐乐不入众乐乐这就是现在这个被“虚高”的年代,给我最大的感受。与其资本引导消费,不如真的做好自己的产品体验。

一丿茶·一片风华

好茶先给温暖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