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2018年是不是寒冬?2019年会不会回暖?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值得深究。

在百度上搜索“裁员潮”,你会发现,几乎每年都有大批量的相关报道。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老板利用裁员,避免员工提出加薪或年终奖需求;也有一部分企业的本质就是优胜劣汰、不断迭代;也有一部分是职场人的焦虑,不断放大了身边人的个案……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行业寒冬”、“资本寒冬”、“裁员潮”……这些每年被拿出来热炒一遍的话题,被讨论的价值有限。对于企业来说,对于个人来说,真正需要的都是居安思危的意识。

企业缩减业务是常态,难点是留下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企业裁员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除了企业面临经营危机,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不得不裁员之外,最普遍的现象是,企业为了应对经营战略的转型、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生产流程的重组所进行的主动性裁员。

裁员是一种常态,是企业进行人才管理的一部分。企业是逐利的,自然希望以最少的人力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更何况,一家永不裁员的企业,最终会被失去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的老员工拖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因此,企业不得不考虑精简组织,通过裁员铲除沉淀层,使组织的效率提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主动裁员考验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的能力,不同的方式和评判标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企业常用的“末位淘汰法则”,即保持10%的淘汰率,以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但这种看似公正的规则也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残酷的竞争方式会形成人人自危的环境,引发无限的矛盾和冲突,实际上得不偿失。

恰到的裁员有利于保障组织活力,过度的裁员则会导致部门失衡、业务发展停滞。企业对业务和岗能的把控,决定是否能留住高绩效、高潜能的优秀人才,在裁员中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想要实现这一点,必不可少的是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比如企业在缩减一项业务时,普遍的做法是砍掉一整个部门,但这种一刀切的手段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错失了优秀员工。对于能力强的员工,完全可以进行调岗。

裁员不应当成为一个突发情况,如果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没有既定的流程,就会造成场面混乱,导致员工在不安定的情况下选择主动找寻更好的就业岗位。而在这种情况下,优秀人才由于选择多、认可度高,常常成为第一批出走的员工。

因此,无论企业近期有没有业务更迭或者人员调动的安排,都需要开展人才盘点,通过易用测评提供的人才测评系统和工具,可定期对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企业可在此基础上打造优秀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和关注,从而避免裁员导致的人才流失现象。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职场人换工作是常态,规划职业生涯才能持续进步。

企业和员工的合作是一种双向选择,企业追求更大竞争力、更高的投入产出比、更高的盈利能力,员工追求更高薪水、更多技能、更大舞台,当两者的目标一致,才能诞生最高效的生产环境。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有价值的员工是能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创造效益的。因此,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需要在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的同时,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不断思考工作的价值。

以HR为例,一般来说,HR的工作性质以执行为主,很少参与到组织决策中。这个特征也绝大多数HR的职业天花板就是人力资源主管,很难触及到CEO等更高层的岗位。虽然企业裁员的第一环节往往是HR面谈,但其实HR面对裁员,也和其他员工一样处于被动状态。

因此,HR想要在企业内创造更有价值的成果,享受更多的话语权,最重要的就是将自己置于管理者的角色,将人力资源管理升级为人才管理,这不仅能锻炼自身的能力,也能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通过量化企业人才资本,从成本部门转变为利润部门。

对于没有搭建人才管理体系相关经验的HR,可选择从人才测评入手,在专业测评系统和工具的协助下,逐步实现人才管理。

“一年一度”的裁员潮,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市场竞争永远不会停止,职场竞争一直在进行。企业和个人唯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厚积薄发,应对外界压力。在实现人才管理的过程中,易用测评始终提供支持。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