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絕一景:河南駐馬店確山蘆莊村一棵棠梨樹“懷抱”範長江紀念亭


1、攝影師在整理圖片時,又看到了2014和2015年的3月份兩次來到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瓦崗鎮蘆莊村“國家科委確山五七幹校”舊址和範長江罹難地、紀念亭憑弔時所拍照片,值此範長江誕辰110週年之際,特推送該篇圖文,以志紀念。圖為繁花似錦、滿眼春光的一棵棠梨樹如華蓋般覆蓋著的範長江紀念亭。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2、範長江是除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外,民國時期第一個正式以新聞記者身份進入延安的人。範長江到達延安的1937年2月9日晚上,毛澤東會見了範長江。1970年10月23日,61歲的範長江在河南確山“五七幹校”投井身亡,死因至今成迷。1990年,中國設立了以範長江名字命名的“範長江新聞獎”。圖為“國家科委確山五七幹校”舊址。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3、1909年10月,範長江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趙家壩村。1935年5月,範長江以天津《大公報》社旅行記者的名義開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範長江歷時10個月,行程6000餘里,沿途寫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訊。範長江第一次以寫實的筆法公開、客觀地報道了紅軍長征的蹤跡。圖為一位婦女正在範長江罹難的水井所在地裡幹活。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4、範長江的這些通訊陸續發表於《大公報》後,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久,這些文章被彙集成冊,以《中國的西北角》為名出版。《中國的西北角》在幾個月內連出七版,一時風行全國。之後,範長江被《大公報》社聘為正式記者。圖為冬日的玉米地和範長江罹難紀念亭。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5、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範長江赴西安採寫的《動盪中之西北大局》,不僅報道了西安事變真相,而且真實地講述了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轟動了朝野,人們爭相購閱。圖為範長江在幹校時所居住的房屋。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6、1937年2月6日,範長江在博古和羅瑞卿的陪同下,驅車前往延安採訪。2月9日晚,毛主席在延安窯洞會見了範長江。毛主席與範長江徹夜長談。不久,範長江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他的《陝北之行》。該文打破了蔣介石的新聞封鎖,詳細記述了他在蘇區的見聞,在當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圖為原幹校食堂和大禮堂舊址。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7、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來的直接指導下,範長江與中國文化運動的先驅胡愈之等團結全國廣大進步記者,組成了“中國青年記者學會”。這一天,也成為後來的中國記者節。1939年5月,周恩來在重慶介紹範長江加入中國共產黨。圖為大禮堂內景。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8、新中國成立後,範長江歷任新華通訊社總編輯、上海解放日報社社長、國家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社長。圖為幹校食堂舊址。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9、“文革”開始後,時任國家科委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的範長江受到殘酷迫害。1967年,範長江被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關押起來。1969年10月,範長江被專案組送到坐落於確山縣瓦崗鎮蘆莊村的“國家科委確山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圖為幹校食堂賣飯窗口。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10、1970年10月22日晚,天下著濛濛細雨,對範長江的批鬥會一直持續到深夜。第二天早晨,五七幹校的監管人員發現範長江不見了,大家急忙去找。最後,在菜地邊的那口井裡發現了範長江的屍體。當時,範長江已經浮在水面上了,他穿的還是那身中山裝。後來,範長江被定為畏罪自殺。圖為幹校食堂的廚房內景。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11、2012年11月7日,時任駐馬店日報總編輯韓祖和在《範長江隕落確山》一文中寫道:“範長江的生命休止符永遠地與確山連在了一起,他生命的最後日子是在這裡度過的,至於他在確山勞動改造和罹難的情況,各種新聞書籍和史料鮮有記載,新聞界和學術界也多認為是一個不解之謎。”圖為魏增華的兒子展示當年範長江送給他父親的毛選和簽名。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12、1978年,經中央正式批准,範長江親的沉冤終於完全得到昭雪,他的骨灰重新安放到八寶山革命公墓。1990年,中國設立了以範長江名字命名的“範長江新聞獎”,這是中國記協主辦的全國記者的優秀成果最高榮譽獎。2005年,國家把範長江新聞獎與韜奮新聞獎合併為長江韜奮新聞獎,使這一獎項成為全國新聞工作者的最高榮譽。圖為範長江罹難紀念亭。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13、如今,他生命隕落的水井早被填平,菜園子也變成碧綠的麥地。為了深切懷念他,蘆莊村群眾在水井旁建起一個範長江紀念亭。令人稱奇的是:年年棠梨花開,樹枝伸展“守護著”紀念亭。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