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 青春共話新時代」徵文(十)

「改革开放四十年 青春共话新时代」征文(十)

「改革开放四十年 青春共话新时代」征文(十)

荊州職業技術學院老師 熊潔

奶奶家住在偏僻的城外,回家必然要經過一條路。

奶奶說,爸爸出生前,那條路根本不能稱之為路,路很窄很窄,與其說是路,其實是如同田埂一般的羊腸小道,蜿蜒在一片荒野中,正如魯迅所說的,此處”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奶奶那一輩人但凡在出入村子,都必須經過那樣的一條路,每每走在那條路上,路兩邊的茅草比他還高,他總是說不盡的心慌,只能飛快地跑步穿過。

爸爸說,在他少年時,那條路已經有了路的雛形。只是路面又是土又是沙的,遍佈大大小小的腳印和深深淺淺的車轍印。晴天的時候,走一趟褲腳就沾上土;一颳風,那條路更變得塵土滿天飛,經過的人都成了一個個“小黃人”;下雪天,路面大大小小的坑被白雪覆蓋,行人們深一腳淺一腳,滑來滑去,走路必須十分小心,一不留神兒摔個跟頭,滿身都是白色的雪和黃色的泥,簡直慘不忍睹;一旦下雨,那就更是糟糕,路面泥濘不堪,一走一滑,來來往往的行人稍不注意就可能滑進泥水裡,路面的土很粘,衣服褲子上沾滿泥不說,鞋子完全變成了泥鞋,萬一踩到一攤黃土,腳都拔不起來,一使勁,鞋底與鞋身可能分了家。下雨天,來往的自行車更為悲催,指不定什麼時候就陷在泥坑裡,猛蹬腳踏,車輪卻一個勁地打滑,進退兩難,不得已只好從騎車人變成扛車人。

1983年,爸爸媽媽帶著出生不久的我回家,爸爸騎著他剛買的自行車帶著媽媽,媽媽抱著我,快到那段路的時候,爸爸犯起愁,因為那路面根本騎不了車。等到了眼前,他才欣喜的發現那條路的表面鋪上了砂石,路稍微寬了點,兩人肩並肩地騎自行車也能錯得開,但路面仍不夠平整,蜿蜒在田野中,路兩旁雜草叢生,路上行人稀少。颳風的時候這條路依然是黃沙迷人眼,但下雨的時候卻好多了,走在路上再也不怕那些泥水了,可下雨下雪的時候走在這條路上還得格外小心,因為路面的石頭容易錯位,萬一踩在一塊沒立穩的石頭上,說不定就會崴了腳。頑皮的少年卻很喜歡在這樣的路上跳來跳去,幼時的我也不知在這條石頭路上蹦蹦跳跳過多少回,崎嶇不平的石頭路上留下我多少歡笑。記得那時候回奶奶家,我最喜歡走的就是這一段路,在這條路上,我像玩“跳房子”遊戲一樣,左跳跳,右跳跳,爸爸總是囑咐我:“慢點,小心點兒”。

我十歲那年的暑假回老家,發現那條路居然變了,路拓寬了,變平了,表面還鋪上了水泥外罩。這下好了,不管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既不用擔心泥土髒了褲子,又不用擔心吸入過多的粉塵;這下好了,這條路可以通車了,通往城裡的中巴車,直接通到村前,再也不用一走三四里路才能坐車了;來來往往的車更多了,這條路變得更寬了,路的兩旁再也不是荒涼的田野,慢慢地蓋起了不少房子,零零散散開了一些賣菸酒或日用品的小商店,奶奶再也不用跑很遠才能買上一袋鹽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擴大,路一直地慢慢地變化著。父母有時候會談起那條路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但忙於事業、工作和小家庭的我,卻一直沒太關注。

直到有一天,我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奶奶家,久不歸家的我與家人開著車,走在這條熟悉的路上,我突然發現這條路居然讓我很有陌生的感覺。這條路變得既寬闊又漂亮,四輛汽車並排跑沒有一點問題,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井然有序,路邊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夜晚的霓虹燈光彩奪目,路上的小轎車川流不息。

如今荊州也早已經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奶奶他們村的路也一改過去的土色,被平整的水泥路所替代,平坦的路延伸到每家每戶的門前。村民們串親戚,不在是騎摩托車,很多年輕人都買了私家車,行駛在平坦的柏油路上,不會再為雨雪天出行而發愁了。

老人們常常感慨:“變了,變化太大了,變化太快了。”面對看得見、摸得著的不爭事實,有誰能不感慨!改革開放不過四十年,家鄉的路便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可見這些年來,中國的發展有多快!

“要想富,先修路”,路在人們心中已不僅僅是用於通行了,它承載了人們昨日的夢想,也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希望。這就是我回家的路,在大時代背景下變遷的故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道路越來越寬廣,生活越來越好。這條路的變遷只是一個縮影,改革開放以來,我的家鄉、我的祖國,無數的路都越來越通達。通暢的大路不僅給人們帶來出行的便利和生活的便利,更是我國經濟騰飛的象徵,條條大路見證了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風雨磨礪,四十年的奮發圖強,終於迎來了今天的碩果累累——國家越來越強大,人民越來越富裕,社會越來越和諧,更多的家庭生活得越來越好。回首遙望父輩走過的路吃過的苦,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珍惜改革開放的成果。把父輩的成長經歷和自己的成長放到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我不得不感慨,我們是改革開放成果的受益者,我們是改革開放一路風雨的見證者,我們是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的推動者,我們是幸福的新時代人。

我們默默祝福腳下的路,伴隨著中華兒女走向富裕的腳步,展得更寬、伸得更遠。在時代的大道上,在深化改革的路途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一同奮進。

◆ ◆ ◆ ◆ ◆

新浪微博:@青春荊州市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青春荊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