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我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等的著作,是一部上古時期荒誕不經的神話奇書。很多人對山海經的印象停留在“志怪與神話”上,但其實山海經也有很多現在被認為是真實的、可考的記載。

《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拿戰神刑天為例,刑天在傳說中被黃帝斬首,不肯屈服,以殘缺的身體復活,由於沒有頭顱,所以以乳為眼,以臍為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戰鬥不止。刑天的外形足夠荒誕了,在現在肯定是沒有相似的生物,但在公元前數世紀的非洲,卻有高度相似的記載。

《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Blemmyes(無頭人),公元前活動在非洲的東北部地區,有人認為即是後來出現在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的刑天原型,關於兩者外形的紀錄太像了。

《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在《PALE INK》一書中,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捆綁著吻合,可信度很高。

《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駱駝在如今應該都不陌生,對應進《山海經》中的描寫即是“其獸多橐駝,其鳥多寓,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有理由相信“橐駝”是今天的雙峰駝。

《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江豚,《山海經》中有極其相似的生物描述:“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魚”。

《山海經》對照歷史,書中生物進入現實,山川河流竟是紀實美洲

《山海經》是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刨去以上種種考據或者猜測不說,《山海經》的龐大世界觀和各種神話、民俗也非常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