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滑铁卢:地质学家称拿破仑不是败于大雨,而是亚洲火山喷发

兵败滑铁卢:地质学家称拿破仑不是败于大雨,而是亚洲火山喷发

拿破仑在1815年6月在比利时滑铁卢的战场兵败。

法国军队对倾盆大雨和厚厚的淤泥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历史学家认为,这些恶劣的天气条件在拿破仑的失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这些天气条件,很有可能是由坦博拉火山的灾难性喷发引起的。

兵败滑铁卢:地质学家称拿破仑不是败于大雨,而是亚洲火山喷发

坦博拉火山,印度尼西亚语作Gunung Tambora。 印度尼西亚松巴哇(Sumbawa)岛北岸的休眠火山,原高4100米,1815年猛烈爆发时,山顶被削去大部分,现在只剩2851米。坦博拉火山喷发在1815年4月10日达到高潮。

兵败滑铁卢:地质学家称拿破仑不是败于大雨,而是亚洲火山喷发

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火山喷发之一。它造成了10万人死亡,大量的火山灰喷射到了43公里高的大气层,笼罩着整个世界,夺走了那一年的夏天。来自火山尘埃的微小颗粒——尤其是二氧化硫——阻挡了来自太阳的光线,导致了北半球的短期变冷。寒冷的天气使全球农作物歉收,许多人在火山爆发后的一年里死于饥饿或寒冷。

按道理说,在滑铁卢战役爆发的时候,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硫是不会到达欧洲的。但是,最近根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Matthew Genge的说法,在火山爆发仅仅两个月后,这种喷发的影响可以到达比利时。

兵败滑铁卢:地质学家称拿破仑不是败于大雨,而是亚洲火山喷发

他发现,带电的火山灰可以在50公里的高空,短路”电离层,从而引发云的形成,从而导致降雨异常高。“以前,地质学家认为火山灰会被困在低层大气中,”Genge说。“然而,我的研究表明,火山灰可以通过电力进入高层大气。”Genge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模拟,表明静电悬浮可以将500纳米(0.0005毫米)的火山微粒抬升到100公里的高度,这些微粒可以向大气中排放电荷,从而对云的形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全球的天气。

兵败滑铁卢:地质学家称拿破仑不是败于大雨,而是亚洲火山喷发

还有一些这样的例子:1883年8月,克拉科夫火山爆发,全球气温下降。在火山爆发后,夜光云的出现增加了,这种云可以在电离层中形成。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电离层也发生了扰动。

雨果在他的小说悲惨世界中谈到滑铁卢战役时说:“一个不寻常的乌云密布的天空足以导致一个世界的崩溃。”现在我们发现,原来是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坦博拉火山喷发击败了拿破仑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