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BAT和華為掀起AI燒錢大戰,是大勢所趨還是經濟泡沫?

有句話說,得AI者得天下,也有說成也AI敗也AI,此前雲計算、共享經濟、區塊鏈分別站上風口,2019年肯能就輪到AI了。

互聯網巨頭紛紛發力AI。

在AI方向上熬鷹的百度最先發力AI,百度從15年起,百度每年在AI上投入100多億,佔總營收的13%~15%,相當於百度的淨利潤。

2016年騰訊啟動AI lab開始發力AI,其願景是使AI無處不在,今年,3月15日騰訊公佈2018年在AI領域的三大戰略,併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

阿里在AI方面更加高調,主要表現在持續在AI方面的持續投入和人工智能首次出現在財報中,2017年10月12日,阿里成立達摩院,計劃三年投入1000億,用於基礎科學研究和顛覆創新。

今年3月份,華為在上海首次宣佈了AI戰略,作為硬件廠商的代表,華為其實早在8年前就開始了AI的研發,最新推出的華為麒麟980芯片所支持的華為mate20和榮耀magic 2是迄今為止人工智能最強的兩款手機。

剛剛!BAT和華為掀起AI燒錢大戰,是大勢所趨還是經濟泡沫?

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一地雞毛

AI只是技術革新的方向,是未來10~20年技術產業的核心,但目前AI還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

在2018年的資本市場上,AI概念股可謂是一地雞毛,AI龍頭股科大迅飛被爆AI造假,利用人工翻譯代替只能翻譯,並且涉足房地產,市值一路縮水。之前在美股市場表現耀眼的英偉達,也是一跌不可收拾,跌幅近一半。

隨著AI公司表現頹勢,大資本也對AI不那麼追捧,由清華大學發佈的《2018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AI投融資事件繼續減少只有146筆,如果說AI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或許沒人反對,但是如果說2019年AI就會普及,那可能是在忽悠。

剛剛!BAT和華為掀起AI燒錢大戰,是大勢所趨還是經濟泡沫?

AI面臨的幾個問題

一個是技術上不成熟,權威專家稱,目前AI主要的障礙是人工智能在語意理解上還存在不足,構建現實世界的語意表達是一項艱難的工程。

現在熱度過高,期待過高,而研發則是需要是時間的。

二是人才奇缺,市場門檻高,數據顯示2018年人工智能研究生的年薪平均工資是50萬,博士生是80萬,另據消息稱,近年來,人工智能在氣象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央氣象局也在下大力氣去招攬AI人才,但是成果甚少。

剛剛!BAT和華為掀起AI燒錢大戰,是大勢所趨還是經濟泡沫?

人們不禁要問,人工智能並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如此高的人力成本,一旦資本退去,接下來是不是泡沫的破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