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堆寻宝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收藏故事,帮助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古玩收藏的乐趣。在很多外行人的眼中,古董是一个一掷千金的行业,甚至是一个能够创造“一夜暴富”的神话,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呢?

农村垃圾堆寻宝


很多人对于古董行业的印象都停留在一掷千金的拍卖会上,比如一个小小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能够拍卖出2.8个亿的天价,其实古董收藏并非高大上,其实也在我们的身边。

其实很多收藏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了贫穷的乡村里,因为那么的货不仅真实,而且能够用较少的价格买到了好货,一个懂货的古董商人,不仅具备超前的眼光,还要具备从一堆垃圾中识别到其中的宝,那么在农村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收藏的宝贝呢?

1、铜板

农村垃圾堆寻宝


铜板是铜元的俗称,是中国清末民初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一般用铜板较多,只有在缴纳朝廷的赋税时,才会将手中的铜板兑换成银子,再去交税。所以铜板在我国民间流通较大,比如能找到一个品相较好的汉代铜板,价格能去到2-3000块钱,是一般藏友入手的最好选择。

2、铜镜

农村垃圾堆寻宝


古人所用的镜子都是用铜打磨出来的,存世量也不少,曾经有一位古董商人在一次下乡中,碰到一家人打扫出来看很多的“垃圾”,而且古董商人从中看中了一个铜镜,仔细一看这个铜镜包浆老成做工精细,还保存完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贝,由于主人家认为只是一个简单的铜镜,最后花了几百块给收购了回来,期间的利润可大了,翻了百倍都不止了。

农村垃圾堆寻宝


捡漏是不少藏友专门收藏的渠道,但是时常会遇到一些居心不良的造假分子,利用一些贪图便宜的心里,拿出了所谓“国宝”级别的藏品,引起了藏友的心动,往往会以高价买了下来,回去一看才知道是假的,后悔莫及。

因此大家在捡漏时,要谨记从小入手,从低到高的收藏模式,不可贪心,毕竟好东西可遇不可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