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母親出身卑賤,道光皇帝竟然狠心踢死了皇長子奕緯!

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無奈也最屬帝王家。身在皇家,有無上的榮耀,也有潛伏的危險。歷史上皇帝子女的死法有很多,但是道光皇帝皇長子奕緯被父親親自踢死,不算絕無僅有,也算是千古奇聞了。

實際上,道光皇帝刻薄寡恩、千古渣男這個鍋是背定了。道光皇帝的童年時代是比較幸福的,爺爺乾隆皇帝號稱十全老人,特別喜歡這個嫡長孫,從旻寧10歲開始,就經常陪同乾隆狩獵。嘉慶自然也是看重這個嫡長子,在旻寧15歲時,就給他找了一個嫡福晉鈕祜祿氏。鈕祜祿氏並不討道光喜歡,而且五六年後也病逝了。

兒子的母親出身卑賤,道光皇帝竟然狠心踢死了皇長子奕緯!

道光帝

道光此時身強力壯,身份尊貴,到處拈花惹草,看上了服務於自己王府的一個包衣出身的侍女那拉氏,她是一個叫成文官員的女兒,身份低微,平日裡做一些端茶倒水,卑躬屈膝的雜活,不過容貌姣好,身材曼妙。

道光皇帝血氣方剛,一時間按耐不住,就與那拉氏發生了關係。不久之後,那拉氏就懷孕了,生下了道光第一個兒子奕緯。父親嘉慶皇帝聽聞,非常開心,終於抱了孫子。根據《清史稿》記載:

嘉慶十三年,子奕緯生。仁宗特命為側室福晉。

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是道光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與宮女生下孩子丟了面子失了身份,奕緯並非嫡出。於是,對母女二人不聞不問,登基之後也是僅僅給了那拉氏一個和嬪的名分。奕緯的童年是比較悲慘的,缺乏父愛,沒有天皇貴胄應有的榮耀,也沒有歸屬感,甚至還遭到後宮一些人的嘲諷。等到了成年,性格狂野不服管教,更不喜歡讀書學習,愈發加劇了道光皇帝的厭惡。

長輩關愛晚輩份屬情理,道光皇帝的大伯永璇前去看望過奕緯一次,道光皇帝竟然因此不曾徵得自己的同意而大發雷霆,可見對這對母女的冷漠。就是連奕緯多羅貝勒的稱號,也是嘉慶皇帝愛護孫子封的。

道光繼位之後,既不給奕緯提升爵位,甚至還剝奪了他多羅貝勒的封號,採取冷處理不搭理。那拉氏也並沒有母以子貴,反而寂寞後宮,冷清無人問津,導致整日以淚洗面,身體也一直不太好。

有時候命運也捉乎不定,道光在繼奕緯之後,生下的兒子如皇次子奕綱、皇三子奕繼都相繼夭折,此時後來的咸豐皇帝奕詝還沒有出生,他就成了唯一的苗裔,突然受到了父親的關愛。

從冷漠到喜愛,沒有感情基礎,很難有好的結局。此時奕緯已經20歲了,過慣了隨便的生活,哪裡受得了那些繁文縟節,於是逆反心理越來越明顯。

但是,在兒子相繼夭折的道光帝眼中,多年來被自己忽略的奕緯成了香火承繼唯一的希望。他似乎也有一些後悔,想要彌補,過分地關切起居學業,還有日常禮儀的訓練,但是奕緯卻不太買賬。頑皮的奕緯時常辱罵宮廷的翰林院師傅,不願意認真看書學習,認為這種生活是一種負擔。

更重要的是,在道光皇帝兒子缺失夭折的時候,奕緯不僅沒有收斂鋒芒,反而肆無忌憚,甚至張口閉口自己會繼位當皇帝。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奕緯有一次斥責自己的教書師傅,說你不許管教我,否則自己當皇帝之後必然殺了你。其實這也就是隨口一說,畢竟沒有太大惡意。

兒子的母親出身卑賤,道光皇帝竟然狠心踢死了皇長子奕緯!

影視劇道光皇帝

南書房師傅卻戰戰兢兢,就去向道光帝告了一狀。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的道光,此刻更加憤怒。於是派人叫來了奕緯,大罵他出言不遜和膽大妄為,並狠狠踢了奕緯幾腳。壞就壞在,這幾下踢中了奕緯下體的要害之處,血流不止,醫治無效,不久之後奕緯竟然一命嗚呼了。

道光皇帝當然是後悔莫及,自己的親兒子為自己所殺,而且此時其他兒子也沒有出生,他趴在棺材上大哭了一場,追封奕緯為隱志郡王,僅僅24歲。那拉氏也悲痛欲絕,五年後也去世了。根據《清史稿》記載:

道光十一年四月,薨,以皇子例治喪,進封隱志貝勒。文宗即位,進郡王。無子,以貝勒綿懿子奕紀子載治為後,襲貝勒。卒,諡恭勤。子溥倫,襲貝子,進貝勒;溥侗,授一等鎮國將軍。

死後哀榮和爵位晉升其實僅僅是一個形式,重要的是鮮活的生命就此以不正常的方式結束了。雖然是誤傷,但是道光也可以說心夠狠的。

對於清廷朝局來說,不幸中的萬幸就是,奕緯死後不久,皇四子奕詝和五子奕誴相繼降生,才沒有斷了皇帝承繼的苗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