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幼小正確銜接,孩子快樂入學

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能不能適應?

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

入學前要做好哪些準備?

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不少幼升小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就是幼小銜接!

在入學準備過程中,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誤區——“幼小銜接=提前教育”,忙著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教孩子學拼音識字……

要不要做學前準備,學前準備都需要準備什麼?

三合學前教育學院金牌講師陳晨女士分享《幼小正確銜接,孩子快樂入學》

孩子的發育年齡與實際年齡是否匹配

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要對孩子的發育年齡是否達到入學年齡進行評估和判斷。

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孩子的入學年齡是由出生日期決定的,而發育年齡是指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度,也就是他的認知水平、社會性能力以及語言發展等方面的水平。

如果孩子發育年齡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應該考慮讓孩子推遲入學。否則僅僅是發育年齡的因素就足以給孩子帶來很多問題。

當孩子出現問題後,再進行留級或者休學處理,可能給他們帶來傷害,而且到時真正解決問題會面臨很多困難。

做好思維模式準備

學習的過程不只是記憶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思維發展過程。

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孩子6歲之前,可以發展出的是:善於思考的能力,對人類文化和成果的極大興趣,形成基本的思維方式。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做學前準備時,會提前將小學的內容教給孩子,覺得這樣上了小學就會輕鬆一些。但其實孩子的發育年齡還沒有達到掌握一年級知識的能力,於是只能靠記憶來完成。

如果獲得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讚賞,孩子就容易將這樣的學習方法固定下來,形成只使用記憶和依靠別人提供的思考模式學習知識的方式。

比較好的學前準備,是從小就為孩子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給孩子提供可以進行思考活動的工具材料,供孩子自行探索,思維就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讓孩子保持探索的熱情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之後什麼也不會,所以突然開始要求孩子學習文化知識,要求孩子將以前從來沒有做的事全部補回來,並且用小紅花等獎勵機制來刺激孩子去學習獲得高分。

結果使孩子將學習的興趣轉移到幾朵小紅花上,並沒有開始真正的熱愛學習。過分地使用獎勵來促使孩子學習,會造成他們學習興趣的轉移。

在進行學前準備時,不可以抓了“芝麻”丟了“西瓜”。“西瓜”是對學習的熱愛、探索的熱情,“芝麻”是作業的整齊,字的好看。

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有熟練駕馭手部肌肉的能力

孩子上學後要寫字,而寫字使用的是手部小肌肉群。如果不經過練習,直接讓孩子寫字,他就會感到特別困難。

當他們感覺自己總寫不好時,就會產生“寫字難”的認知,從而一直認為寫字是一件很難的事。這是大部分孩子不願意寫字的原因。

幼兒園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入幼小銜接!

一個人能不能建構自己的學術系統,能不能夠掌握一門學問、不是看背會了多少知識,而是要看他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

從幫助孩子發展的角度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規律,在等待孩子練習和熟練的過程中引領他保持對人類文化寶藏的探索熱情逐漸完善與之相關的技術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