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鞏義大地,龍氣十足,龍山、龍水、龍洞、龍潭、龍窪、龍窯、龍崗、龍坡、龍溝、龍井, 帶“龍”字的地名不勝枚舉,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當屬青龍山了。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青龍山是中嶽嵩山的支脈,位於鞏義市中南部地區。它確實像一條蓄勢待飛的青龍,蟠龍 尖、馬頭崖、雞冠山是龍頭和龍鬚,東青龍山和西青龍山是龍身,後寺河是龍的神經和消化道, 孝義嶺、龍尾嶺、倉西嶺是龍尾,嬰梁山、鳳凰山、磨盤山、青獅山等是張揚的龍爪和伴隨 的祥雲。它頭向東南,身向西北,轉而又將尾巴甩向了東北的洛水邊,可謂天造地設,氣勢磅礴, 沉穩而靈動。它是鞏義的脊樑,是鞏義市人民崇高、博大、剛毅、頑強、進取性格的象徵。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青龍山古稱霍山,亦稱天陵山,《太平環宇記》中稱為天渡山,民間另有桃花山、萬佛山 等俗稱。

清乾隆五十四年《鞏縣誌》曰:“鞏山無大於霍山者,即天陵也”。《河南府志》稱:“浮戲 北有雙峰高峙,俗呼“盤龍雙尖”。西北為西青龍,與東青龍異山合體,中有慈雲寺,寺前龍 潭北流,為石子河。西青龍有石人峰,登峰見山脊環繞如高墉,中列數十峰,皆攢秀獻奇於足下。 所謂大山繞小山為霍也。西卸北走為小青龍山 (即今鳳凰山),盡處為牛頭山 (即今孝義嶺)。” 取名天陵、天渡,主 要言其高,難於攀越。 桃花山,指春季滿山 遍溝盛開山桃花,給 人印象格外深刻。又 因山內山外 有 慈雲 寺、普寧寺、鐵佛寺、 十方院等,佛寺禪院 不計其數,故稱其萬 佛山,並不為過。

青 龍 山 得 名 之 因,說法有二 :一為 “皇陵說”。清《讀史 方輿紀要》載文曰:“青 龍山在 鞏縣南四十 裡,以在宋陵東而得 青龍山險峰林立 鞏山 攬奇 詩 鄉 漫 語 6 名。”民國 18 年《鞏縣誌》即持這種說法。據此可知,青龍山山名始於宋代。因北宋帝后陵寢 選址於鞏地,按“五行”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說法,就將宋陵東面的霍山改為 青龍山了。宋太祖趙匡胤死於公元 976 年,青龍山得名當在此之前。二為“落龍說”。民間傳說, 三國時期南山口曾落過一條青龍,後得救昇天,當地官員奏報朝廷,魏明帝曹睿認為是祥瑞之 兆,賜名青龍山,並改元為青龍元年。現保存在北山口東風小學內的明萬曆年間的殘碑刻文 提到了這件事:“鞏南山脈東起分支轉西北者,兩峽壁至城南二十里西為青龍山。昔魏時青龍見, 因之改元者。”查青龍元年是公元 233 年。



有人覺得孝義、龍尾一帶都是平地,哪 來的山和嶺?又怎能是青龍山之尾呢?豈不 知自民國以來,建兵工廠,修飛機場,日寇 轟炸,加上解放以來興修水利,平整土地, 起高墊低,早已不是原來的面貌了。從《讀 史方輿紀要》中“青龍山尾接洛水者,曰龍 尾山,在鞏縣(即今站街老城)西三里”的 記載可知,龍尾、倉西一帶的確是青龍山的 尾端部分。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青龍山區域廣大,由南部的深山區和北 部的丘陵區兩部分組成,南北長約 30 公里, 東西寬約 15 公里,總面積達 450 平方公里 以上。

南部深山區,首起涉村鎮盤龍山(海拔 1021 米)、馬頭崖(海拔 1029 米)、雞冠山, 含小關鎮的虎堖、荻坡、黑風寨。再往西北, 被洪河、後寺河隔分為東、西青龍山。東青 龍山包括大峪溝的谷堆坡(海拔 743 米)、小 中王廟嶺、黃牛寨、三刀尖、黑峪嶺、鳳凰臺、過溝路、海眼嶺、磨盤山(海拔 432 米)、青 獅山(海拔 377 米),北山口鎮的招兵石窪、窯山寨、扳荊坡等。西青龍山包括涉村鎮的連山 尖(海拔 1041 米)、楊家寨(海拔 1043 米)、前後武當山、黃龍山(又稱黃家山,海拔 988 米)、 大小青龍嶺、嬰梁山(海拔 512 米),北山口鎮的石人山(海拔 766 米)、尉遲寨、橿樹峰及其 西側的鳳凰山(海拔 429 米)。這一片深山區,峰巒起伏,嶺崖綿延,天梯棧道、峽谷洞泉、 山林古木、飛禽走獸,寺廟道觀,石屋山村,組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北部丘陵區,包括北山口鎮和市區的官莊嶺、和義溝嶺、孝義嶺、龍尾嶺,站街鎮的倉西嶺、 紫金山、終極山,西村鎮的塢羅、羅口、長封,芝田鎮小官莊嶺、黑石山等面積廣大的土山丘陵。 在丘陵區,田園片片,村莊座座,嶺溝河灣,集鎮廠礦,道路橋樑,皇陵墓冢,牌坊石刻,花 草綠樹,如同一張絢麗多彩的水彩畫。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青龍山千峰林列、萬壑縱橫,其複雜的地理環境構成了複雜的河流水系。眾多的季節性 小溪流,大都匯入了塢羅河、石子河、西泗河、東泗河四條較大的河流,最後注洛入黃,其流 山魂水韻 鞏 山 攬 奇 7 域遍及大半個鞏義。

塢羅河,古稱青龍河,又稱長羅川,酈道元《水經注》稱之為羅水,今又稱羅水河。它全 長 31公里,流域面積 240 平方公里。該河發源於鞏登交界處五指嶺西麓的分水嶺,流經涉村, 匯盤龍山、黃龍山、武當山西側和湧泉寶塔山、橿背棗嶺北側之水,向西流經鐵生溝、夾津口, 北入塢羅村。再匯青龍山西側南莊、北莊、羅泉、老井溝河之水,向西經羅口,又匯東村、西村、 羽林莊北側之水,以及芝田、關莊南側之水,至小訾殿東北匯入洛河。因其是由東南流向西北, 不同於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的走向,故被人們稱為“四十五里倒流河”。河上有 1958 年修建的 鞏義第一大水庫——塢羅水庫。



石子河,又名虎溪,源頭為三峪河,上游稱洪河,中游叫寺河或後寺河,下游叫石河道, 全長 40 公里,流域面積 96 平方公里。該河東南 - 西北走向,彙集東青龍山陽坡之水和西青 龍山陰坡之水,向北出山後,再匯山川之水和北官莊嶺、石灰務嶺西側之水,以及和義溝嶺、 孝義嶺東側之水,過市區,在白沙村進入洛河。河上有水庫多座,如後寺河水庫、洪河水庫、 慈雲寺水庫、桑樹溝水庫等。



西泗河,上游一段叫海眼河,中游一段叫水地河、白冶河、黃冶河,古稱泂水、玉川、盤谷水、 市河,全長 19 公里,流域面積 57 平方公里。該河發源於大峪溝鎮新山村谷堆坡,流經民權 村元帥池,至椅子圈西轉向北流,匯薛莊、黑龍潭之水,又匯磨盤山、青獅山西側之水和官 莊嶺、龍尾嶺東側之水,經過老縣城、紫金山東邊,匯洛入黃。西泗河中游谷地,自隋唐至 宋代,是非常繁榮的彩瓷、白瓷生產基地,聲名遠播,但它的洪水也導致了縣城被淹而東遷 鰲嶺。

東泗河,古稱魏氏河,現又稱嶽楊河,全長 19 公里,流域面積 67 平方公里。它的上游 石龜河、張溝河、劉溝河,均發源於大峪溝南部東青龍山。至玉皇廟匯議事河、廟後河之水 和磨盤山東側之水,注入涼水泉水庫。又匯青獅山東側和西侯山陽坡之水,經駐駕河,穿隴 海鐵路,過杜甫故里,在北瑤灣進入洛河。 東泗河中游有建於1962 年的鞏義第三大水 庫——涼水泉水庫。 青龍山地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像 萬花筒一樣豐富多彩,美不勝收。盤龍山峰, 高聳雲天;九蓮溶洞,曲徑通幽;冷溝虎豹, 傳奇多多;西溝古橿,萬年長青;河谷洞泉, 千奇百怪 ;山石巉巖,象形擬物;古樹名 木,比比皆是 ;山花葯草,到處都有。春 日,桃花綻放層山疊嶺;深秋,霜葉映紅 千溝萬壑;夏天,翠林飛瀑氧吧清風;冬季, 峰巒梯田銀裝素裹。嬰梁山麓,鐵生溝漢代冶鐵遺址,向世界展示中國古代驚人的冶鐵技術 ; 青龍山中,建於東漢初年的慈雲寺,是中國佛教的“釋源祖庭”;筆架山前,青龍山的靈山秀 水孕育了世界文學巨匠詩聖杜甫;黃冶河畔,十里窯場,記載著隋唐時期中國三彩陶瓷業的輝 煌;三田故里,紫荊花香,流傳著東漢尊孝道重義舉的動人故事。石人峰西,北宋王朝帝后將 後寺河水庫 詩 鄉 漫 語 8 相的陵冢和石刻星羅棋佈;孝義嶺上,鞏縣兵工廠曾是近代中國軍事工業四大基地之一 ;前後 武當,皮定均司令率領八路軍抗擊日寇,革命火種燃遍鞏義大地……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青龍山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林業資源、農業資源、中草藥資源、旅遊資源等,為鞏義的 經濟發展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仍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有待於我們去進一步開發。

登載於 2010 年鞏義文史資料《鞏義地名選編》(下冊)第189頁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閻興業 1943 年生,男,河南省鞏義市人,自考中文本科畢業,中學高級教師。教書近 40 年,曾任初中校長、高中教導主任、副校長等職,桃李遍天下。喜歡登山、旅遊、攝影、詩文創作,亦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系中華詩詞學會、河南詩詞學會、河南省杜甫研究會會員,擔任河洛文化發展研究會、杜甫故里詩詞學會、鞏義市民俗研究會理事,《詩聖吟風》、《河洛姓氏》編輯。被聘為中央社會文獻出版社副社長、中央文藝出版社首席編輯。擅常古典詩詞,其作品被收入《中國作家全集》、《中華國學人物誌》、《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詩詞》、《詩詞國際》等 50 多種國家正式出版的書刊上,獲國學文化大師、當代詩詞人民藝術家、中華詩詞一級著作家等稱號。其散文、攝影作品登載在《鄭州日報》、《中原文史》、《古都鄭州》、《中嶽獨秀青龍山》等十幾種報刊圖書上。最近主編出版了《鞏義閻氏通志》。


鞏義的脊樑——青龍山   作者閆興業

·

今後會陸續發佈閆老師作品,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