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瞭解亞馬遜運營人員一天的工作

亞馬遜的賣家日常忙碌嗎

坦白來說,可以忙,也可以不忙

作為老闆,當你詢問自己的亞馬遜運營日常在做什麼的時候,你的運營可能是這麼回答你的

“我每天早上會看一看我們的銷量和銷售金額,回覆當天的郵件,處理糾紛,跟進處理客戶的差評,處理一下FBA發貨,選一些新品,檢查一下CPC廣告,還會進行一下Listing的優化。”

吧啦吧啦......看似說了不少內容,似乎挺多事情,似乎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甚至包括某些創業者,自己創業當老闆,運營著自己的店鋪,不能說他不用心不上心吧,可日常也只是做了上面提到的這些事。

但這樣的賣家,看似很用心,現實卻往往是另外一番景象:要麼平穩沒突破,要麼龜縮在很差的銷量永遠沒有增長的勢頭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呢

能說他們做得不對嗎?上面的內容似乎都應該是日常運營中做的事情呀

上面的內容確實是一個亞馬遜運營應該做的事情,可是,如果我們把這些內容拆分來看,你就會發現其實幾乎都不那麼“日常”,不那麼“重要”,不那麼“合情合理”

* 查看銷量和銷售金額:這自然是需要每天關注的,但除了看一眼,甚至有些人連做一個銷量紀錄清單都沒有,銷量已經客觀存在了,你看或者不看,它都在那裡,不增不減,那麼,就“看”這件事本身來說,並沒有意義。我們之所以要“看”,是要看出其背後的一些因素:什麼因素造成的銷量增加?是否可以將這些因素繼續發揮?其增加是否可持續?如果銷量下降了,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偶然因素還是不可迴避的?該制訂什麼對策來應對?等等等等。如果沒有後面這些問題,你每天的“看銷量”都僅僅是看而已

* 處理郵件和糾紛:這雖然是日常所必須的,可是往往不會每天都有啊。即便一個日均500單的賬號,一天也未必會有5封郵件。郵件如此少,糾紛就更少,每天花費了5-10分鐘的處理,根本不能算是“日常”工作啊。這部分工作,真的很少,而且只是被動處理的一項,有郵件,才有處理,沒有郵件,就沒有處理,糾紛也是如此,所以,說“日常”多少有點誇大了。當然,如果你在做速賣通,日均500訂單的店鋪,日均差不多會有300封甚至更多的郵件和糾紛,那麼郵件和糾紛就是“日常”工作的重頭戲了。但亞馬遜真不是

* 跟進客戶差評:和郵件處理、糾紛處理類似,賣家一般差評較少,如果每天都有一大堆差評需要跟進,這個賬號也基本上廢了。當然,對於差評的處理,我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簡單的把差評的處理等同於給客戶發郵件道歉、祈求、哀求、威脅、辱罵、脅迫客戶幫你修改,嚴格意義上來說,平臺並不提倡賣家為了改評價的事聯繫買家的,賣家的聯繫是為了賬號和Listing的績效表現,但有些客戶很軸,不願意修改評價,也有一些賣家收到的差評是遭遇競爭對手的惡意黑手,所以,在聯繫客戶改差評的同時,賣家不妨以適當的方式增加一些評價。對,我是說“增評”,我是說“以適當的方式”,你懂的

* 處理FBA發貨:對於一般的電商團隊來說,FBA發貨是相對固定的,量少時,不會每天都忙乎發貨的事,量多時,就有了固定的發貨的人員,所以,一個運營應該從FBA發貨中解放出來,如果你把一個運營變成了一個包貨工,其運營業績可想而知

* 選品:對於很多亞馬遜店鋪,其實是不需要進行選品的,實體工廠賣家,往往是隻銷售自己現在生產的那幾款產品,不需要選品,也有很多賣家,店鋪裡十幾二十個產品,千年不倒,也千年不更新,賣得喜樂無窮,何談選品之說?所以,嚴格來說,選品並不是很多賣家日常的事。當然,對於某個老闆要求員工“每天選品併發布不少於10條產品”,我只能說,盲目的雜亂的鋪貨,不是我想討論的話題。孩子多了難養活,養活容易,教育成才不容易,對於亞馬遜賣家來說,也是如此。精品化打造才是王道

* 檢查CPC廣告:這個接近於一個亞馬遜運營應該做的日常的工作了。但是,我是說但是,需要有細化的指標出來,如果僅僅是看一眼花費了多少錢,沒有點擊不開心,有點擊沒轉化也不開心,卻不思考數據背後的因素和邏輯,不考慮對廣告的優化調整,那麼,這樣的檢查也是無效的

* Listing優化:如果一個運營把Listing優化作為日常工作,就更是大錯特錯了。Listing的優化講究節奏,只有在特定時刻才叫優化,在很多時候對Listing的變動可能只能叫“調整”。每次對Listing的調整都會影響到Listing權重的變化,而權重可能因為調整而向好發展,此時我們可以稱之為“優化”,而因為你的調整導致了Listing權重向壞的方向發展,那也只能稱之為“調整”。具體來說,當一條Listing銷量穩步上升時,當一條Listing銷量達到銷售預期且銷量穩定時,除非Listing有嚴重的參數錯誤,否則都不要調整,只有在一條Listing長期沒有銷量或者銷量趨勢性的大幅下降時,才有必要進行優化,但每一次優化之後,都需要有一個至少3-7天的觀察期,而不是每天手賤賤的去調整。如果每天調整,你會發現,這條Listing越來銷量越差了

既然上述的內容並不能完全算作日常工作,一個亞馬遜運營日常應該做什麼呢

客服工作:前邊提及的郵件回覆、糾紛處理、差評聯繫和跟進等客服工作,都是必須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客服工作看似是被動型工作,但在處理時一定要積極主動,服務好一個已經滿意的客戶不難,難的是如何讓一個不滿意的客戶變得滿意,這裡麵包含既包含和客戶溝通時的態度,也包含處理過程中的技巧,總之,在處理客服工作中,賣家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調換位置,如果你的解答不能令自己滿意,那也一定不能讓客戶滿意的,那麼,就推倒重來。不懂得換位思考,就做不好客服工作

新品開發工作:雖然亞馬遜賣家未必需要經常開發產品,甚至你已經擁有了可以支撐當前業績發展的穩定的產品,但產品開發工作還是運營應該長期堅持去做的,產品開發工作意味著你要審視市場的現狀,並根據對現狀的分析,預測市場趨勢,這種分析和預測不意味著必須選擇具體的產品,但堅持做新品開發,能夠培養對市場的敏感,同時,也有可能發掘到潛在爆款產品

PMC工作:PMC在生產型企業指生產計劃進度的跟進和管控,這裡指FBA庫存銷量評估和FBA備貨發貨安排。作為一名亞馬遜運營,一定要根據銷量和庫存,安排好備貨發貨工作,相信很多賣家都曾遭遇過辛辛苦苦打造的Listing因為斷貨而導致的銷量大幅下降的尷尬局面,所以,根據銷量控制好庫存,根據發貨時效安排好發貨,非常重要

數據分析工作:運營要學會讀數據,流量數據,銷售數據,和廣告數據,都是必須分析的。不關注流量數據,運營就失去了基礎,不關注銷售數據,就會對銷售的變化不敏感,而不關注廣告數據,要麼導致廣告投入產出比過高,要麼導致廣告沒有效果還茫然不知

而最最關鍵的是,每天關注你的競爭對手們:作為一名亞馬遜運營,一定要為每一條Listing找出10-20家競爭對手,每天要對競爭對手們的Listing狀況進行查看分析,並把分析出來的數據和自己的運營狀況做對比,競爭對手們的銷量怎麼樣,和自己對比,自己的銷量是否有所增長,如果沒有,原因是什麼?競爭對手們是否有投放廣告,廣告投放的內在邏輯是什麼,是否比自己的投放更合理?競爭對手們的Review增長和星級是怎樣的,和自己的Review相比,自己的是優呢還是劣呢?競爭對手們的價格和自己的價格相比,自己的價格是否更具有競爭優勢?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如果賣家能夠在對比中發現問題,思考並改進,就會發現,自己對運營的理解不知不覺間就進了幾階,運營得心應手了

當然,如果一名亞馬遜運營認真的做到上述的這些工作,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悠閒,也就不會把一個店鋪搞得不死不活沒有長進了

如果不信,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