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招商朱为绎:如何减少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商誉?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上市公司如何避免掉进商誉的坑里?》,引起不少上市公司的共鸣,但大家还是认为并购商誉太高了,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中科招商朱为绎:如何减少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商誉?

上市公司只要发生并购,商誉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收购轻资产公司,收购金额高于净资产的差额全部计入商誉,而且永远在账上,随时会爆炸,除非收购的标的被卖出上市公司体系或者持股比例减少至非控股比例。因此,第一条建议就是收购轻资产公司一定要慎重。还有一条建议就是对于轻资产公司,尽量把估值降低,能净资产收购是最好的,其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收购方式就是资产收购、业务收购。

笔者最近去考察过一家上市公司,该上市公司的做法值得分享给大家:上市公司不对外并购,任何新的业务,通过新设子公司与其他合作方进行合作,通俗一点就是上市公司持股51%,其他合作方或者子公司管理团队持股49%,约定三年后子公司业绩达到一定的金额,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由于是权益性交易,因此不用确认任何商誉。这种方式也是股权激励的一种新方式:子公司股权激励,子公司高管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自己的价值以及未来上市公司的股权。

有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肯定会说,这种收购太慢了,短期对公司股价没有任何刺激作用,笔者只是说上市公司老板都太急了,上市前都能慢慢做业务,为什么上市后那么急?难道真的是急着套现吗?那也太可怕了。

对于上市公司高管来说,登陆资本市场后面对的压力特别大,上市公司高管及其中小投资者非常想看到上市公司快速地增长业绩,而并购是增长业绩最好的方式,但是并购后遗症也是非常明显的,如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商誉问题等等。说一句难听的话,并购其实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持续地增长,而不业绩下滑,那长久来看,计提商誉减值是必然、确定的事情,只是时间早晚,看炸弹炸在哪位老板头上,也许对现在的上市公司老板来说,到那时他早已脱手了。

对研究商誉的会计专家来说,商誉究竟是减值好还是摊销好?标的公司被收购后如果未来净资产增加,上市公司按照标的公司当前较少的净资产确认的巨额商誉未来是否可以减少冲抵资本公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