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寡頭時代來了?只剩中美韓做手機,小品牌沒有話語權

我們平時經常用聽到的手機品牌,大多是國產機子,比如說華為、小米、vivo等,還有一些外國的牌子,像什麼三星、小米、iPhone,但問題是這些手機品牌不是美國就是韓國的,那除了我們三個國家,別的國家是不做手機的嗎?

手機寡頭時代來了?只剩中美韓做手機,小品牌沒有話語權

其實並不是這樣,只是因為中國美國韓國的手機做的最好而已。在全球手機前十的榜單裡面,我們有七個品牌都上榜了。美國只有一個蘋果,但是位列第二,韓國有三星和LG在榜,基本上沒有其他國家的手機品牌在上面。

美國能夠上榜,主要是得益於它的操作系統和芯片的設計上。現在全世界最主流的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和蘋果都是在美國研發的。作為最大的芯片設計公司高通也是在美國的,有這樣的技術支撐,蘋果在美國誕生也能說的過去了。

手機寡頭時代來了?只剩中美韓做手機,小品牌沒有話語權

而韓國自身的工業就很不錯,再加上它的半導體材料很強,所以根本不用擔心芯片和存儲技術。韓國屏幕比較有名,三星的屏幕在全球地位也很高,蘋果也要是用三星的屏幕,這就可以知道韓國的水平怎麼樣了,所以手機行業發展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我國能夠上榜,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生產製造能力。全球大的手機品牌幾乎都在中國有著代工廠,而且我國的市場是比較大的,容易出現手機巨頭。所以,只要我們國家的手機品牌能夠努力一些,成為榜上品牌最多的國家也很正常。

其他國家還有一些算得上二線的手機品牌,雖然沒有中美韓這幾個手機佔的份額和名氣大,但是手機確實還不錯。像日本的松下、索尼、夏普,還有芬蘭的諾基亞和加拿大的黑莓等。

但是,現在手機市場競爭是比較強烈的,要是沒有自身的優勢存在,基本上是沒有進入我國市場的可能性。之前在國內大火的諾基亞手機,也是因為沒有及時創新,就直接被從中國市場拋出了。現在它正憑藉自己5G手機技術,想要打一場翻身仗,不過還是得要找準時機。

手機寡頭時代來了?只剩中美韓做手機,小品牌沒有話語權

索尼現在也把手機業務縮小在日本內,而且也是打算重點發展娛樂方面,對於純粹的手機制造已經沒有興趣了,轉型轉的很徹底。

而之前號稱商務機之王的黑莓更慘,在美國佔有率高達48%,可是在和蘋果、安卓的競爭中失敗,轉而專注做軟件,智能手機直接停產。

而我們國內的手機品牌更迭也比較快,時不時就會看到報道中某科技巨頭倒下的新聞。所以國外的品牌發展更是不易了。大眾現在對於手機品牌的認識,最多的就是在科技媒體上。知名度提上去了,那麼買手機的人自然就多,手機品牌也能經營下去。

手機寡頭時代來了?只剩中美韓做手機,小品牌沒有話語權

於是就成了一個循環,大品牌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媒體報道,而小品牌的曝光率也就越來越低。國外的一些小品牌如果沒有進軍中國市場的打算,也不會想要來中國打廣告。所以在我們的眼中,就只有中美韓的手機比較有名了。

上面大致上就是我們覺得手機只有中美韓國的原因了,不過對於智能機來說,技術還是最重要的,否則很難抓住機遇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