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豐厚稿費

對於毛澤東的家庭觀念,《中國韶山毛氏族譜》在1942年評價說:“閎中肆外,國爾忘家”,意思是,毛澤東為了救國救民,奔波在外,忘記個人的小家。

毛主席的豐厚稿費

1921年陰曆正月初八是母親文氏生辰紀念日,毛澤東選擇了這一天,召集弟弟和堂妹到一起,作出了一項重大的決定。毛澤民追述了這幾年的家庭艱難情形:“民國六年修房子,母親開始生病;七年,敗兵幾次來屋裡出谷要錢,強盜還來搶了一次;八年死娘、死爹,九年安葬父母;還有給澤覃訂婚。咯幾年錢用得多,二十畝田只能餬口,錢從哪裡來?就把準備進橋頭灣的田的錢用掉了。”毛澤東問是否欠了別人一些錢,毛澤民答:“別人欠我們的有幾頭牛;我們欠人家的,就是義順堂的幾張票子。牛,別人餵了;欠人家的票子總要錢兌。”這個時候,毛家的財產是:二十畝田,一棟房子;險些,還有兩頭肉豬、兩擔谷,後者是惟一的動產了。說走來這份家業,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在當時的韶山沖也算不小了,但毛澤東已作好如何處置的打算,他聽完大弟的訴說後說:

“你們講的這些都是實在的,強盜來搶東西,敗兵來要東西,這不是我們一家發生的事,而是天下大多數人有的災難。叫做國亂民不安生。”

毛澤東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要弟弟隨他外出。他說:“出去學習一下,邊做些事,將來再正式參加一些有利於我們國家、民族和大多數人的工作。”

毛主席的豐厚稿費

他把他的安排和盤托出:“你們不要捨不得就捨不得離開這個家,為了建立美好的家,讓千千萬萬有一個好家,我們只得離開這個家。家裡發出的票子,你就寫一個廣告貼在外面,凡有義順堂票子的,限定幾天來兌錢。你把欄裡的豬趕到銀田寺賣了,準備錢,讓人家來兌。牛,就讓別人去喂,你如果向人家要錢,除非他把牛賣了才能給你。現在快要春耕了,不能逼人家去賣牛啊!別人欠了我們的賬就逄了,倉裡剩下的穀子就不要動用了,最好留到春耕的時候,平價糶給下屋給下屋場的人,要從那些最沒得的人糶起。父母死了,他們的衣服、被子送給那些最困難的人家去。”

對於田和房子的處理,毛澤東說:“田讓給又窮又會作田的人去作,房子也就讓給作田的住。”毛澤東還囑咐弟弟、弟媳:“從塘裡打些魚,從家裡拿些臘肉,送給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以表感謝。”

次日,毛澤東請了人來作離家的準備,晚上又請了長輩吃飯,算是辭行。正月初十,毛澤東離開韶山。一個星期後,毛澤民和他的妻子王淑蘭帶著孩子也離家去了長沙。

至此,上屋場完全“破落”了。毛澤東為了國家這個“大家”,義無反顧地捨棄了自己的“小家”。

毛澤東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其祖父毛恩普搬到上屋場時,只有五間半茅草房,負債累累,以致將僅有的幾畝水田也當出去了。毛澤東的父親帶領全家,克勤克儉,已經置下了相當產業,按這樣發展下去,要不了幾年,上屋場毛家的經濟狀況就會相當可觀了。民國六年(1917年)到次年,毛澤東的父親把茅草房擴建成十三間半瓦房。可是三年之後,毛澤東卻把這份已頗像樣的家業一朝拋散了。

毛主席的豐厚稿費

毛澤東兄弟離家後,房子由附近農民彭桂禹等相繼佃居。1925年,毛澤東回鄉開展農民運動,在家住了大半年,除廣泛發動群眾外,他作出的另一個驚人之舉是,把鄉鄰欠了他家的錢財字據當眾燒燬。1927年毛澤東再度回鄉,只是匆匆路過,此後一別三十二年。1929年,毛澤東的家產悉數被國民黨當局抄沒。

老天似乎有意補償他曾作出的巨大犧牲和損失--他在晚年,除了顯赫的地位,還有了一筆數額較多大的稿費。這筆款的惟一來源卻是他的著述,因為他的菱有著驚人的發行數量,稿費當然也就相當可觀。

剛實現工資制時,毛澤東的工資僅二百多元,花銷之後所剩無幾。這除了家庭生活開支外,他在故鄉的親友來訪,包括遊覽、食宿、路費,都從他的工資中開支;臨走,他往往還要打發衣料或別的禮品,甚至給沒來的捎些東西。50年代,韶山、湘潭一帶親友,雖然他們不能“傍龍得雨”,謀個一官半職,但受毛澤東的物質饋贈頗多。毛澤東對伸手要官者毫無情面,而在經濟上給以資助卻一點也不吝嗇,這也包括對已逝去的一些老師、故交。

毛澤東的稿費雖然已達百萬,但他並不視之為私產,也不隨意開支。他全部交到了中共中央辦公廳的特別會計室。這筆鉅款用於這樣一些方面:一是給他買書,毛澤東的個人藏書數以萬計,晚年讀書興趣更濃,但他的視力下降,所以他的書必須印成大字本才看得清。買書、印書的錢就都從稿費中開支。有一次,他用自己的搞費印了一批書,給每個政治局委員發了一套。

他還曾用稿費退賠身邊工作人員的多吃多佔,數額達兩萬多元。20世紀60年代初,個別工作人員下去時收受禮品或白吃白佔,毛澤東一面進行整頓,一面派人去退賠。

(1951年11月15日,毛澤東瞭解到家鄉一些人生活困難,他開出這張禮單,支出自己的稿費,併購置一批布料幫助他們。)

險些之外,毛澤東的前妻賀子珍多病,毛澤東常派人四處打聽治病良藥,買好給她送去,用的也是稿費。另外,他對早年支持幫助過他的人也念念不忘,比如他的老師兼表兄王季範、他在北京大學當圖書管理員時曾幫過他的章士釗,過年了,他都要送點錢。齊白石老人也常收到毛澤東的禮金。

真正用於他個人生活開支的稿費相當有限,每年用於此的不足一萬元。他的伙食補助費由中辦負責人開條,經毛澤東批准後從稿費中開支。他宴請賓客,除了外賓,也不講排場,從來是四菜一湯,他自己點一個菜,再配兩素一湯。這筆費用也從稿費中開支。

毛澤東晚年,江青曾向他要錢,毛澤東從稿費中批了三萬元給她。毛澤東去世後幾年中,無任何人提起他的遺產問題。直到198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派人瞭解李敏的生活和要求,李敏說:“我沒有什麼奢求,如果可能,我只想要父親原來要給我的一份。”

(外交部在國外為毛澤東買了兩打帶過濾嘴的菸嘴,毛澤東囑工作人員,一定要從自己的稿費中支出。)

毛主席的豐厚稿費

毛澤東在1975年曾批給幾個子女各一份財產。數目與其稿費比少得可憐,僅是一臺20英寸彩電、一臺電冰箱和八千元現金,共計價值一萬餘元。李敏、李訥、毛岸青各得一份。1975年,中辦曾給賀子珍送去兩萬元,賀子珍用這些錢買了一臺彩電,一部錄音機,放在她的病房中。1984年賀子珍去世,上海市委老幹部處把賀子珍留下的三千元給了李敏。

毛主席的豐厚稿費

毛澤東可謂奮鬥一世,廉潔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