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又一項挑戰世界難題、突破科技壁壘的超級工程——甬(寧波)舟(山)鐵路已於近日全面啟動勘察設計,標誌著這條世界控制因素最複雜、越海橋隧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鐵路正式上馬。
港珠澳大橋孿生“鐵路版”
同港珠澳大橋一樣,全長77公里的甬舟鐵路主體工程也採用“橋+隧”組合方式,並將在這兩個領域更進一步刷新世界之最:全長16.2公里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高鐵隧道;主跨1488米的西堠門特大橋,將成為世界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大橋。
二者不同之處在於,港珠澳大橋越海隧道全長6.7公里,屬於沉管公路隧道,而甬舟鐵路金塘隧道是鐵路盾構隧道,全長達到16.2公里,意味著全線的五分之一都將沉在東海海底。長度的簡單增加看似輕鬆,工程背後從量變到質變的難度跨越,則挑戰著科技極限。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意義重大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是浙江省“十三五”時期規劃建設的重大戰略平臺之一,以寧波舟山港、義烏陸港、甬金高速、甬舟鐵路為支撐,建成集江、海、河、鐵路、公路、航空等六位一體的多式聯運綜合樞紐和以綠色、智能、安全為特徵的集疏運體系。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建設,將義烏和舟山港連接起來。
甬舟鐵路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西起寧波東站,經寧波市鄞州區、北侖區,至舟山市金塘島、冊子島及本島定海區,止於舟山(白泉),依次穿越金塘水道、西堠門水道、桃夭門水道和富翅門水道。
據甬舟鐵路總體設計負責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張超永介紹,甬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是實現浙江省高鐵1小時交通圈的重大舉措,對加快舟山自貿區建設將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建成後不但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火車的歷史,而且從寧波到舟山只要30分鐘,從杭州到舟山只要80分鐘。同時,該項目的建設將使我國橋樑、隧道設計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世界級工程對應世界級難度
從構想走向現實,甬舟鐵路一直備受關注,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穿越金塘水道段。前期研究過程中,對該段究竟採用橋樑還是隧道方式過海,業內爭議較大,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通過全方位比選,推薦並評審通過了公鐵分建的隧道方案。
該方案中,鐵路單洞隧道全長16.2公里,海底盾構段長10.87公里,無論從水下盾構隧道長度還是盾構橫斷面規模來看,都屬世界鐵路之最,開挖的每一米,都將伴隨著世界級難度的技術攻關。
和世界上已建成的部分著名水下隧道橫向對比,金塘海底隧道難度可見一斑。
地質條件差。國內已建的廣深港獅子洋隧道(中國第一條海底高鐵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中國大陸第二條海底隧道),海中段均位於岩層,而甬舟鐵路隧道海中段位於岩土複合地層,國內尚無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施工經驗。
水壓超高。港珠澳大橋隧道沉管埋入40多米海底,相當於要頂住近10層樓深的海水壓力,甬舟鐵路金塘盾構隧道最大埋深達到78米,承受的海水壓力更高。曾因高水壓創造當時大直徑盾構隧道紀錄的南京長江隧道,一個指甲蓋面積大小的隧道就要承受6.5公斤水壓力,而金塘隧道同等面積要承受7.8公斤壓力。
防災救援難度大。英吉利海峽隧道、廣深港獅子洋隧道等隧道,採用一條線路、兩個隧洞設計,一旦出現災情事故,可利用兩個隧洞互相疏散。金塘隧道則採用單洞設計,且海中段長約9公里,無法設置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對隧道內的防災救援設計難度極大,要求極高。
海中對接難度大。金塘隧道採用兩頭盾構掘進,中途對接貫通的模式建設,寧波側的盾構機掘進長度約4920米,金塘側盾構機掘進長度約5950米,總掘進長度比廣深港獅子洋隧道多出了近2000米,盾構長距離相向掘進、海中對接、洞內解體,對接精度要求更高,技術更復雜,拆機與運輸更困難。
複合地層高水壓長距離掘進難度大。強度極高的破巖好比“鑽石層”,粘粉粒含量高的地層好比“年糕團”,軟硬不均的地層一方面快速磨損盾構機的刀具,另一方面又結成泥餅貼在刀盤上,大大增加了大直徑、長距離、高水壓更換刀具的風險和施工難度。
中國科技實力,Show Time!
日本青函隧道是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53公里,建設週期17年。
英吉利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全長37公里,建設週期7年。
中國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技術最難的沉管隧道,全長5.6公里,建設週期9年;廣深港獅子洋隧道是世界行車速度最快的海底隧道,全長10.8公里,建設週期4年。
越是困難,就越能證明工程的巨大意義。表面上看是打通一座隧道,實際考驗的是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要想完成世界第一的金塘隧道,必須有世界一流的技術才行。
近年來,隨著南水北調穿黃工程、武漢長江隧道、南京長江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廣深港獅子洋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天津海河沉管隧道、武漢三陽路過江隧道、揚州瘦西湖隧道、廈門跨海地鐵隧道、蘭州穿黃地鐵、濟南穿黃地鐵、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等一系列水下隧道的建成和順利推進,給了中國人底氣和信心,敢於夢想更敢於建設16.2公里的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獅子洋隧道
廣深港獅子洋隧道,全長10.8公里,是我國第一座採用盾構法施工的最長、標準最高的水下鐵路隧道,也是世界行車速度目標值最高的水下隧道。在軟硬交錯的特殊複雜地質條件下,採用盾構機一次掘進長度超過5公里,且是水下60米進行盾構機對接,在世界隧道建設史上尚屬首例。
建設者破除超淺埋始發、穿越小虎瀝水道、帶壓開倉換刀、江中對接等被專家評為“不可接受風險”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完美呈現了一條“中國鐵路世紀隧道”。依託該項目形成的“獅子洋隧道複合地層盾構掘進姿態控制與對接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5年,廣深港客專廣深段獲國家優質工程獎。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隧道全長8.69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6.05公里,是中國大陸第一座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覆蓋層最淺的海底隧道,最薄處僅5.7米。該隧道由我國完全自主設計、施工,行車主洞開挖斷面面積達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設史上尚屬首例,其軟弱圍巖(俗稱爛泥巴)、富水砂層、風化槽群(囊)等不良地質段規模之大世界罕見。翔安隧道的建成,對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海底隧道建造技術,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起到里程碑作用。
南京長江隧道
南京長江隧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隧”,全長3930米,採用盾構工法施工,是世界上盾構直徑最大的隧道之一、在國內首次實現長距離穿越礫砂圓礫複合地層。
在施工中,建設者一舉攻克了六大世界級難題:“大”,使用盾構直徑超大,開挖直徑達14.93米,是世界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構機之一;“高”,指甲蓋大小的面積承受的水土壓力達6.5公斤;“深”,隧道最深到江底60米處;“薄”,江底盾構覆土厚度超淺;“長”,盾構水下一次掘進距離長,地質條件複雜;“險”,超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的設計理念和經驗在國內幾乎空白。該工程的完工,標誌著中國超大直徑盾構隧道的施工技術水準達到新高度,先後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魯班獎,兩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五項紀錄入選“中國企業新紀錄”。
揚州瘦西湖隧道
揚州瘦西湖隧道工程全長3.6公里,主體盾構段採用14.5米的世界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施工,是世界最大直徑單管雙層公路隧道。
施工中,盾構機穿越特殊的全斷面硬塑粘土地層,地層中近一半的超細顆粒直徑為5微米,僅相當於頭髮絲的十分之一,施工難度極大。建設者成功改造盾構機刀盤沖刷系統,對泥水分離設備進行創造性升級,攻克世界性難題,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工程下穿素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美譽的瘦西湖風景區核心區段,建設者有效保護了5A級風景名勝區,榮獲“全國建築業綠色施工示範工程”。
蘇通GIL管廊工程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單相長度達5.8公里,隧道盾構段長5468.5米,是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單體GIL最長的輸變電工程,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將大直徑盾構應用於GIL電力管廊建設。
該工程是華東特高壓交流環網合環運行的“咽喉要道”和控制性工程,盾構直徑12.1米,是長江大直徑、長距離隧道之一,也是目前國內埋深最深、水壓最高的隧道,具有工期緊、風險高、地質條件複雜、技術難度大等特點。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
拱北隧道是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核心控制性工程,全長2741米,由海域人工島明挖段、口岸暗挖段、陸域明挖段三種不同結構的隧道連接而成,是目前世界最大斷面公路隧道,下穿日均人流量超30萬人次的我國最大出入境口岸——拱北口岸,在類似泥潭一樣的高富水地質結構區,採用世界首創的“曲線管幕+水平凍結”施工工法,難度、規模和技術含量刷新數項世界紀錄,被譽為“地下神九”。
超級工程超乎想象,背後是超級創新和超級艱辛。作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甬舟鐵路不僅代表著中國鐵路隧道和橋樑建設的最先進水平,也是展示交通建設者們創新能力的超級舞臺,
橋隧聯通,碧海變通途。期待甬舟鐵路建成那一天,成為又一個最美地標!
閱讀更多 記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