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OVP——什麼是OVP?

對佩戴助聽器的人來說,有兩個原因可導致聽自己說話的聲音增強:堵耳效應和助聽器的放大。

堵耳效應

如果用手指緊緊地堵住外耳道口並大聲講話,您會聽到自己的聲音變得嗡嗡響且不真實。這一現象稱之為堵耳效應。

堵耳效應是聲音中的低頻能量——被外耳收集進入外耳道內,當外耳道封閉時,大部分的低頻能量難以從外耳道口洩出,從而在外耳道中的軟骨部反覆振動,從而響度提升,使鼓膜振動,最後被耳蝸感知。

解密OVP——什麼是OVP?

對於助聽器的佩戴者而言,無論助聽器是否處在工作狀態,堵耳效應都是導致自己聲音聽起來嗡嗡響和空洞的原因。

針對此問題,過去的解決方法是採用開放式驗配,如在耳模或定製機上加大通氣孔,或用開放耳塞取代封閉式耳塞,讓自己講話聲的低頻能量通過開放的耳道洩出去,以便達到聽自己講話聲自然的目的。

但是,耳道開放越大,潛在的副作用也越明顯,如同時發出的聲音,未經放大的聲音和經過放大的聲音先後到達耳蝸,會降低聲音的清晰度,尤其在噪音環境下比較突出。其次,開放耳驗配增加了嘯叫的可能性,這對高頻損失嚴重的用戶顯然不適用。最後,對於聽自己講話聲不自然的問題,不是由於堵耳效應產生的,開放耳驗配也不適用。

助聽器的放大

另一個引起自己說話聲音增強的原因是當佩戴者說話時,助聽器對聲音的放大。在現實中,這個問題是通過降低增益來解決的,但這也降低了助聽器所有聲音的輸出,包括佩戴者的聲音和所有外部聲音。降低聲音的輸出會使可聽度降低,並可能降低言語可懂度。

解密OVP——什麼是OVP?

總而言之,臨床上,驗配師們常常難以判斷出用戶自己說話聲音怪異是由於助聽器放大還是由堵耳效應引起的,即使判斷準確,在實際應用中也會在聽聲自然和可聽度之間做一個折中方案。

現在,西嘉真我平臺原聲處理技術OVP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讓驗配師不再糾結,輕輕鬆鬆地讓助聽器佩戴者獲得聽聲自然的效果。

最新的處理方法——原聲處理(OVP)

在真我平臺NX中,通過複雜的技術——實時檢測佩戴者發出的聲音,結合原聲處理技術,解決了助聽器佩戴者聽自己說話增強的問題。

OVP的實現是因助聽器內有特定的硬件。首先,OVP需要雙耳佩戴具有方向性麥克風的助聽器。其次,方向性麥克風網絡需要一個高頻寬的無線連接系統(Ultra HD e2e)支持以保證助聽器之間語音檢測算法的快速數據、音頻傳輸。

要使用OVP,助聽器芯片——高級中央處理器必須在首次驗配之後進行一個簡短的校準程序。通過兩個助聽器之間的聲音路徑,這項操作可以讓助聽器將佩戴者的言語聲源從周圍聲音中區別出來。

這條路徑是由佩戴者的言語聲源、頭部獨特的特徵以及助聽器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解密OVP——什麼是OVP?

助聽器的前、後麥克風決定了拾取的聲信號具有時間差以及強度差。與周圍環境中的聲音相比,佩戴者發出的聲音在助聽器上會產生不同的方向。OVP正是利用這一物理特性來實現高度可靠的自我語音檢測,實際上,它不受佩戴者的聲音效果變化和音調質量變化的影響,如耳語、大喊、感冒等。

在校準程序完成後,當佩戴者發出的聲音被檢測到時,助聽器會激活一條自我語音處理的專用路徑,馬上且極大地改善了佩戴者對自我語音的感知質量。自適應壓縮系統實現了這一功能,以降低佩戴者發聲時助聽器的輸出。相反,當助聽器沒有檢測到佩戴者的聲音時,會立即恢復到周圍環境處理路徑。

解密OVP——什麼是OVP?

OVP通過自我語音處理專用的路徑解決了自己聲音的問題:當佩戴者講話時,一條路徑儘可能地提供最自然的音質,另一條路徑專注於接收外界聲信號。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它助聽器製造商提出一種類似於OVP的語音處理方案,僅有西嘉助聽器的真我平臺可以做到。

臨床研究表明,在首次驗配後,大部分存在自我語音問題的受試者,在助聽器OVP功能激活時對聽自我語音非常滿意。因此,OVP極大地降低了對自我語音問題的不滿意度和負面的第一印象。

那麼OVP應如何調試呢?請大家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