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在一年一度的春節回家前,看到這部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長片」,思緒

特別複雜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老了,怎麼過?退了休,能幹什麼?

百歲人生,有可能兒女比父母還先走,怎麼辦?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活著的人怎麼獨自活著?

……

這部電影,沒有直接回答這些難以回答的問題,而是以質樸自然的紀錄片形式,將答案交給日常生活

導演陸慶屹,一個從貴州縣城闖蕩到北京的北漂,也是在豆瓣上頗具人氣的攝影師,人稱“飯叔”,他每年春節回鄉,有用相機記錄家鄉點點滴滴的習慣。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從2013年春節開始,他拍了四個春天,鏡頭瞄準的是遠在故鄉的年邁父母。他父親是個文藝溫柔的退休教師;母親是個心靈手巧喜歡唱山歌的“女漢子”。

本以為只是些平常的生活流,看著卻給人以極大的心靈衝擊和感動。

不只是看到一對老人,在浩浩蕩蕩時代背景下一幅幅歲月靜好的畫面,也看到了我們這代人內心隱隱的疼痛。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觀影最直接的第一感受,太羨慕大爺大媽了,簡直就是還原人類最古老的生命狀態,採山藥、薰香腸、澆花、弄草、祝酒,而且信手拈來就是一首歌,一支舞

陸大爺是物理老師退休下來,但“琴棋書畫”樣樣了得,二胡、小提琴、吹簫,寫春聯的書法字也非常優秀。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最關鍵是,這對老夫妻,一起勞作,一起歌舞,一起吹一支蒲公英,琴瑟和鳴

雖然兒女不在身邊,在漫長老去的歲月裡,兩人相依相隨,自得其樂

人類的藝術起源於生產勞動。

“采采芣苢,薄言採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這首《詩經》的《周南.芣苢》,是古代的勞動女子在採集野菜時唱的詩歌,以重複迭唱的手法,唱出了姑娘們內心的歡快淋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這首淳樸的民謠,唱出了古人勞動的自由和美好。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被大爺大媽“活成詩”的美好打動的同時,還有幾個忍俊不禁的淚點,就是前面說的“隱隱的疼痛”,但更是觸動

淚點一:自理。

大媽對兒子說:再怎麼有錢,都不要喪失生活的能力

大爺大媽,幾乎能做的都自己動手,用縫紉機給將來的娃崽做鞋,自己種菜、醃菜,做成特產給兒子帶回北京。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不知怎麼回事,聽到大媽這麼不經意的一句話,我竟然一陣鼻酸。

他們都七八十歲了,生命力還如此旺盛,我們遠在故鄉的父母何嘗不是這樣?

等我們老成這樣了,還能保持這樣的

生活自理能力嗎?

淚點二:送別。

四個春天,每逢春節,兒女們就像燕子歸巢,飛回家。

但短短的“鬧熱”後,又是長長的離別。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印象最深刻的幾幕:

大爺送大兒子去火車站,長長的火車站的階梯上,是大爺走下臺階的孤獨身影。

大媽在門口目送孩子們遠行時,說別攝了,別攝了,攝他們去,轉身一度哽咽,等他們走遠時,又回頭觀望。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這樣的情景,不正是我們漂泊異鄉人每次回家離別時的平常嗎?

但不看到這樣細微的呈現,我們是否又能深刻感知到父母送別時的複雜情緒

最催淚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一次全家戶外遊玩歸來不久,大姐病得倒了。

姐姐的離開,對兩位老人是心理的重創。原本非常樂觀,臉上掛滿笑容的他們,也漸漸笑容不在了。一度難以從悲痛中恢復,頓時也老了許多。

每逢過年過節,他們都給大女兒留座位擺碗筷;在她的墳邊種辣椒,防止牛過來吃草搗亂。

直至某天,拔草種菜小憩之間,在墳頭給愛跳舞的姐姐,放聲來上一段歌舞,山谷迴音,才漸漸放下心結。

淚點三:如歌歲月。

飯叔家,是一個有保存錄制影像的家庭,在大姐走後,兩位老人懷舊的情緒不斷湧現。

“我能陪你幾天算幾天”,大媽擔心她先走了,大爺怎麼獨自一人生活。

他們開始經常看年輕時的大合照,回放退休時最後一堂課的情景,

還有那些在山野裡、水溪邊的過去歲月,

以及春節舊視頻裡響起的歌聲。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像這樣全家一起歡度春節,是很不容易的!”

影片名為《四個春天》,看到的卻是跨越20多年的時光流轉,歲月變遷。

孩子們,從需要父母的庇護,到各自分飛,一年又一年,一晃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十年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然而,生活繼續。以歡笑開始,必以充滿希望的未來結尾。

兩位老人的生活態度,不斷感染著我們,他們結伴旅行,學彈鋼琴,開始會用手機微信語音,……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死亡,是每個人逃不開的最後歸宿,只有心照不宣地樂觀迎向死亡,這樣的人生,才會更加多姿多彩。

愛好攝影的導演,在影片展現許多震撼的畫面,不僅有煙花、峰巒、河流、山川的大畫面: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也有路邊的牽牛花、掛滿露珠的蒲公英、魚兒和繡球嬉戲等細節鏡頭之美……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從天井往上拍的藍天白雲”,更是不知道在影片展現過多少次,極具象徵意義


四個春天: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歲月如歌,活成一首詩。

導演說:「這個片子拍完了之後,我好像對父母的認識就變了。從製作的角度上來說,我跟他們拉開了距離,但在情感上我感覺更緊了。

有好多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在裡邊呈現出來,這些東西都是他們對世界的愛。」

無論什麼年齡,都依然要讓生命更加舒展,迎接一個又一個冬去春來



【文| 禾木兄 (衛星公號:禾寫電影)近期將推出全新人格IP欄目禾寫小師妹| 一起看電影

聯合知性美女主持人,舒緩語音主持,晚上九點半,目的是恢復電影的古老能力,讓電影成為連接人與人情感的紐帶,挖掘優質電影,以及激發你找到你最想一起看電影的人:佳人有約,死黨萬歲,青春不老……甚至幫你定製小禮物,送出小驚喜,體驗電影給生活帶來的美妙,和電影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