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人到五六十歲生病或壓力大,為什麼到了這就會好得快?

親密的依戀關係是家長教育的最好工具

因此要談到這個依戀問題,依戀在什麼樣的關鍵期呢?就在三歲之前在她完全不能動的時候。因此做爸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三歲之前,就他媽餵奶就行了,爸爸都不上手。錯了,沒事兒就抱抱他替他拍拍嗝,然後呢跟他哼哼歌兒,然後以後呢,把孩子抱在懷中,騎在脖子上玩兒一玩兒,剛才我講了有這個身體上的接觸。他能記住你身體的氣味,這就是一種天然的情感。

李玫瑾:人到五六十歲生病或壓力大,為什麼到了這就會好得快?

李玫瑾

3歲之前,儘量自己帶孩子,多陪陪孩子

以後他見到你就親,你就是打他,他也不會恨。相反,你從來沒抱過他,你也沒有在她生病的時候帶他去醫院。然後,你也沒有真的有愛的表現,到時候就是一臉的橫肉,那他弄不好,真拿刀子捅了你啊。

所以我講的這個依戀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起步點,剛才說了,這是老天的一個設計。他讓人在完全無能無助的情況下完全依賴你,你每一次的對孩子的擁抱,幫他收拾,你的哼哼,你跟孩子說話,都是一種快樂的來源,因此你就是孩子快樂的來源。這才能形成依戀,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有力的工具和基礎。

我們到五六十歲生病或壓力大,到了父母家就會好得快

那麼不光是你啊,我們到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啊,如果幸運的話,父母高壽的話,你到五六十歲如果我們壓力大,生個病,你到父母家去住兩天,你在那兒待著你會覺得好的快,為什麼?因為在那個地方你是完全放鬆的,只要你聞到他們的氣味,這都不是意識到的,你在這個地方一定是最放鬆的,因為這個讓你喚醒了早年的肌體的記憶。

李玫瑾:人到五六十歲生病或壓力大,為什麼到了這就會好得快?

情感撫養還包括話語

那麼我還講到,情感撫養不光是情感,凡是撫養過程當中有愛就一定是有話語的,愛的越多就一定話語越多。比如家裡養條狗,你進門的時候,那狗一定是過來表示歡迎你,它是嗚啦啦嗚啦啦亂叫,你怎麼辦?你想跟著它叫嗎?不會,你一定跟它說話,你過來,摸摸它腦袋,開始跟它說是不是想我啦?怎麼樣怎麼樣?貓也一樣。我們跟動物的愛都是通過言語來表達的,那麼人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